王霞
摘 要:當前很多農村學校都是寄宿制管理,出現了寄宿生人數多、年齡大小不一、自理能力不強、自覺性差等問題,進而導致農村寄宿制學校教學的難度越來越大。學困生群體,并不是存在著先天性的學習障礙,很多原因都是后天形成和演化而成的,所以,我們可以找到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來引導學困生重新愛上學習語文。
關鍵詞:學困生;語文;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3-009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059
為了讓學校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提高宿舍的管理水平,大多數寄宿制學校會安排在一些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邊緣,但是學生來源卻是農村地區(qū)。環(huán)境的改變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學習。脫離了父母的管束之后,如果學生們的自制力不強,就會受到一些不良思想因素的影響,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錯誤的行為習慣,不利于他們今后的個人人生發(fā)展。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施行,廣大教育教學工作者,新增了一個重要的教育教學任務,那就是要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學校得到最全面的發(fā)展,不容許任何一名學生脫離正常教學節(jié)奏,要竭盡全力消除掉一直存在的“學困生”群體,激發(fā)起他們學習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興趣與積極性,真正完成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本文將從小學語文教學入手,就如何提高學困生對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一)智力因素
在當前的小學生群體中,存在極少部分的學困生,因為與生俱來的智力問題,而影響到學習成績。他們天生就在學習能力上要比同齡的孩子差一些,不管是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還是在思維能力上面,都會出現反應比較遲鈍的現象。這類學困生,并不是不認真學習,相反,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是非常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也是很認真的;但是,因為他們的確受到自身因素的限制,所以,他們需要付出比正常孩子一倍甚至多倍的時間來學習,才能夠達到正常孩子的水平。在學習過程中,他們也會慢慢認識到這一點,如果教師們不能給予正確的引導和照顧,他們便會對自己喪失信心,逐漸偏離正常的學習軌道。
(二)非智力因素
絕大多數的學困生,并不是因為先天原因而落后于人的,而是在后天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了非常多的負面問題和影響因素。這類學困生不愿意在學習方面花時間、耗精力,不愿意付出辛苦去學習,也不愿意動腦筋去研究問題,所以他們的成績都比較落后。但是,這些學困生相對來說是非常機靈的,而且很多的學困生數學成績還是可以的,這就說明,他們并不是不具備足夠的學習能力,而是不具備學習的狀態(tài),不愿意學習,不用心學習。
(一)積極創(chuàng)設語文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永久動力。有了興趣,學生便會對語文知識充滿無限的渴望與向往;沒有興趣,即使外在環(huán)境提供再好的服務、再多的幫助,學生也不會在語文學習中取得預期的進步??v觀當前的語文學困生群體,很少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先天性原因或者不可逆轉的客觀原因造成語文學習中存在困難,更多的是因為他們對語文缺乏興趣,對語文知識沒有興趣,對語文教師也持反感的態(tài)度。筆者建議,語文教師要想成功激發(fā)起學困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就要想盡辦法來創(chuàng)設與學生有著緊密關系的學習情境,盡可能地多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教學當中來,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的機會,找準學生的興趣點。
(二)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注、關心、愛護
語文教師首先要端正自己對待學困生的態(tài)度,要用同等的方式來對待班級上的每一個學生,學困生由于自己在語文成績上面落后于其他同學,本身就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自卑心理,他們很在意教師對自己的看法,害怕受到教師的責備,他們不乞求得到教師的關注與表揚,而是只要求不要受到教師的苛責。這種心理就是語文教師與學困生親近的好機會,學困生的內心是非常脆弱與敏感的,語文教師要想真正深入到學困生的內心,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語文的勇氣,其實并不存在太大的難度,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熱愛學生,這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并沒有因為他們的成績差就放棄他們,而是同樣給予他們厚望,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自己的語文學習,深度挖掘他們學習困難的真正原因,對癥下藥,對他們要保持足夠的耐心與信心,幫助一次沒效果那就再幫助第二次,學生有了進步之后更要給予及時的表揚與肯定,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語文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傷害到學困生的自尊心,用教師的關心與呵護來喚醒學困生內心深處的學習動力。
(三)教法靈活,難度降級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整體的難度系數不大,學生整體缺少的是邏輯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不如跳離我們以往通過就題練法從而學以致用的模式,而選擇將問題轉化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的方法,從而解決同類問題。在這里以作文為例,大多數同學對于議論文的寫作會存在無從下手或者爛尾模式,大大影響了作文的得分。雖然從高一開始就進行了許多次作文講評,可是學困生作文成績不升反退,困于各種參考書上的作文指導中跳不出來,此時就可以將問題生活化。
(四)夯實基礎,步步為營
既然稱之為學困生,那么在語文學習中必定是存在一定問題的,那么想要他們的成績在一瞬間突飛猛漲,絕對是癡人說夢。同時在語文考試中,學困生必定有一兩處短板,得分偏低,這是老師和學生必須去接受的現實。那么是不是我們就沒有補救措施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可以從難度比較小的學生的“長板”出發(fā),如高考中占5分的默寫和6分的成語病句。每天占早晚吃飯空閑將小綠本看幾遍,在這里應以篇幅比較小的絕句和律詩為主。針對于詞,可以選擇當下流行的音樂進行配樂背誦,甚至可以作為每天午睡后的班歌,效果較好。而對于難度較大的文言文,則可以每天背誦一小節(jié),在上課前師生問好后就像唱山歌一樣,進行全班齊背、對背。通過以上的方法,學生在默寫這一專題平均分普遍提高,從而彌補了文言文專題嚴重丟分的落差。
總之,我始終相信,世界上沒有笨學生。我們雖然稱之為學困生,但他們只是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而不是因為智力方面的問題。所以作為老師,不論采取何種方式進行興趣的培養(yǎng),首先要明確的是一定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只有他們從內心中對學好語文有信心,才能提起學習語文的興趣。
[1] 陳智.淺談如何讓小學語文學困生重樹信心[J].小作家選刊,2013(10).
[2] 林勇強.學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對策[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5).
[3] 喬繼澤.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是轉化學困生的重要方法[J].科學教育,2007(5).
[4] 徐志梅.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