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理性精神是當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四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是實現“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的主觀要求。在推進新課程改革中,教師如何更好地將理性精神融入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顯得尤為必要。因此,文章作者結合教學實踐,從創(chuàng)設情境、善于留白、巧設問題入手,來探索培養(yǎng)高中學生理性精神的途徑。
關鍵詞:理性精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09-11
作者簡介:甘秀珍(1978—),女,福建尤溪人,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學教師,一級教師。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精神,既要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講授,還應關注課堂活動探究的過程,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提問題,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對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學活動的展開過程等都進行改變,讓理性精神更好地融入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理性思維
廣大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的空間和質疑的機會,將理性思維培養(yǎng)自然地融入高中思想政治的課堂教學中。例如,在教學《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這一課時,受到2016年文綜卷第39題的啟發(fā),我選用了抗美援朝戰(zhàn)斗英雄黃繼光的先進事跡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當通過多媒體展示黃繼光相關資料時,課堂的氛圍很快就“活”起來了,學生們開始暢所欲言……我首先肯定學生的發(fā)言,但不急于下結論,而是讓學生們跟我一起上網搜索網站上刊登的一篇名為《黃繼光血肉之軀為什么能擋住子彈?》的文章,結果可想而知,通讀全文,學生們再次肯定了黃繼光同志的壯舉:為志愿軍主力部隊奮勇前進、順利攻下美軍據點博取了寶貴時間。黃繼光這種顧全大局、不怕犧牲的精神讓我們深感敬佩,更值得我們去尊重、去禮敬,也使得學生對近年顛覆英雄、歪曲歷史的謠傳有了較為明晰、理性的認識。我接著提問:“為了不讓我們的歷史被曲解,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怎么做?怎樣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學生們紛紛慷慨激昂地表態(tài)。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和傾聽,辯證地分析他人的觀點??梢姡谒枷胝握n堂教學中,教師根據需要合理設置情境,激發(fā)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并啟發(fā)學生理性思維。
二、善于留白,激發(fā)思維活力
“留白”是教師根據需要,在課堂上留出部分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討論,從而展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進行《文化創(chuàng)新的途徑》的教學時,為了更好地突破“堅持正確方向反對錯誤傾向”這一難點,我充分利用教材探究中的三個觀點,在課堂教學中有意留白,騰出時間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觀點,進行自由辯論、合作探究。我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意圖是通過課堂辯論讓學生們深刻領會文化要發(fā)展就離不開創(chuàng)新,因此,既要處理好“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文化” “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這兩對“兄弟”的關系,還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守舊和封閉主義” “民族和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傾向,充分認識傳統(tǒng)文化的“兩面性”,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從總體上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基本原則。這些問題的討論本身就是辯證思維和理性精神的討論??傊?,不管學生選擇哪種觀點,教師都要為學生留出思考、交流、表達的時間,這樣學生們思想的馳騁才會有空間、有余地,課堂往往才會有創(chuàng)造性,從而才能激發(fā)廣大學生的大腦思維活力。
三、巧設問題,培養(yǎng)理性精神
問題是思考的動力,遇到了需要解決的問題,人的思維才會更活躍,思路才會更開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收集相關素材,巧設問題、層層推進,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精神。以《影響消費的因素》這一課的教學為例,在學生完成預習任務的基礎上,教師展開課堂探究:“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如何理解未來收入預期會影響居民的消費?并舉出實例?!庇袑W生就列舉未來收入包括工資、儲蓄存款的利息收入、債券股票等理財產品的預期收入、各種社會保險及商業(yè)保險的預期收益,甚至還包括古董字畫、金銀首飾等收藏品的預期收入等。于是我給予了積極肯定,并因勢利導提出問題:“請根據所學知識提出刺激消費的可行措施。”隨著課堂討論和探究不斷深入,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巧設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學生在問題探究中獲取知識,增強靈活、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知識的能力,形成嚴謹、辯證的理性精神。
教師在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一線高中政治教師,我們應該響應國家的號召,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著眼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在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不斷創(chuàng)新思路、積累素材,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設計安排合理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在各項教學活動中不斷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精神。
參考文獻:
[1]王愛琴.以成果展示為導向的課堂評價以“多彩消費”的課堂教學評價為例[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7):47-49.
[2]顧志芳.培育核心素養(yǎng) 提升教學品質[J].新課程(上旬刊),2016(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