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寒
摘 要:作文之于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在教學寫作、批改作文上,可訓練來訓練去,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就是不明顯。且越來越多的學生表現(xiàn)出“不愿意寫作”“害怕寫作”“厭惡寫作”的趨向。這是為什么呢?文章著重闡述讀者意識對于寫作的重要意義,力圖從培養(yǎng)讀者意識來改變學生對寫作的消極態(tài)度。
關鍵詞:讀者意識;寫作;意義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12-24
一、有利于學生選擇恰當?shù)膶懽鲀?nèi)容和表達方式
筆者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寫作時的讀者意識,就是要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充分考慮讀者的身份、閱讀習慣、精神需求、審美情趣等,努力在讀者的閱讀需要與自己的寫作內(nèi)容、表達方式之間找到最佳的契合點,使文章的內(nèi)容盡量地貼近讀者的生活,使文章的表達盡量地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易于讀者產(chǎn)生閱讀興趣。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習慣于向學生傳授大量的寫作技巧,其實考慮讀者的喜好就是實用的技巧。
例如,我們的新聞寫作,其實就是吻合了讀者的需求。凡是閱讀新聞的讀者,他們最關心的不是寫作技巧高不高超,語言表達是不是生動優(yōu)美,他們最關心的是信息,想在最短時間內(nèi)獲得最大量的信息。所以新聞的結構呈現(xiàn)倒金字塔:導語概括了一則新聞最主要的內(nèi)容,正文部分將重要的信息先說,次要的信息后說,看完主要信息后,讀者若還想了解些什么,則在往后閱讀中會繼續(xù)發(fā)現(xiàn)背景資料。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確保文章思想積極健康
寫作雖然是一種個性化的表達方式,但它又不能脫離社會現(xiàn)實,不受思想道德觀念的影響和制約。寫作在讓寫作者獲得表達欲望與精神滿足的同時,在客觀上也必然要求寫作有益于人類的精神生活。這也是寫作者在進行寫作活動時所必須擔負的社會責任。
我們提倡在寫作中樹立讀者意識,就是因為它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確保文章思想積極健康。文學即人學,學習寫作也是在學習做人。讓學生樹立讀者意識,就是讓他們在寫作中要考慮自己的作品是否能給讀者一些啟示、警醒或愉悅。
三、有利于學生在寫作過程進行換位思考,在生活中學會關心和理解他人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換位思考,有利于打破原有的立場和思維方式,進行客觀而全方位的思考,使文章的內(nèi)容更符合實際,表達更能適合讀者,思想更契合社會主流思想價值觀。同時,一個在寫作活動中會時時換位思考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在生活中能關心和理解他人的人。這樣的人,會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一個不以自我為中心,能顧及他人感受和利益的人,就是一個心智成熟和道德修養(yǎng)高的人。這樣的人,在人際交往中一定是受歡迎的,這樣的人在生活中的幸福指數(shù)一定要比常人高——這也就是寫作帶給人的滋養(yǎng)吧!
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力和后續(xù)的寫作熱情
讀者是作者進行寫作的強大動力。當學生寫出來的作品不再只有語文老師一個讀者,而有了許多同伴、家長、親戚甚至社會群眾閱讀時,寫作的推動力就大了。特別是作品寫出來后,能收到來自眾多閱讀者的贊美之聲時,寫作的后續(xù)熱情也將被調動出來。學生從讀者中看到自己寫作的意義,這樣他們就會覺得寫作是有意義的,從而變“老師要我寫”為“我要寫”。再往深里說,這種來自廣大讀者的正面肯定可能影響他們以后走上寫作之路,將寫作視為實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的一種手段和終生的事業(yè)。
反之,如果辛辛苦苦寫出的文章除了教師再沒人認真看,或不能吸引讀者的目光,得不到來自讀者的正面反饋,那么,學生面對寫作就會提不起興趣,他們會認為自己寫作是毫無價值可言的。想必這才是當下學生不愿意寫作、害怕寫作、厭惡寫作最大的原因吧?
總之,讓學生在寫作中樹立讀者意識,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自覺自發(fā)地選擇恰當?shù)膶懽鲀?nèi)容和表達方式,切實地感受到寫作的價值,樹立社會責任意識等都是大有益處的。教師們在寫作教學中不妨一試,或許會走出作文教學“山重水復”的困境,迎來“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周子房.寫作學習環(huán)境的建構[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2]榮維東.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學語文教學,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