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蕾
德育工作應該是所有學校工作的核心與重點,尤其是中職學校學生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現(xiàn)階段的中職生如何更好的適應社會?作者在實踐中探索出了學生自改、互改的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學分制的內涵
德育學分制就是學校針對學生的管理而制定的以“德育”為核心的考核、評價方案,它是依據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文明行為習慣、紀律表現(xiàn)等方面來記錄學生的德育得分,并制定一系列的考核制度。也就是把學生的德育活動制度化、學分化,通過學生、家長、老師一起努力來教育、提升學生自我道德素養(yǎng)。
踐行德育學分制的必然性
大多數中職生在德育方面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學習成績差感覺到職校來上學沒有什么前途,而放松對自我的要求,另一部分學生則是受到現(xiàn)階段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過早的染上了一些不好的惡習,甚至誤入歧途。
為更好的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學會做人的基本原則,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具備良好的職業(yè)情操,那么在中職學校踐行德育學分制就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
德育學分制的內容及實施辦法
(一)內容學校在制定德育學分制方案時,從學生的早操、出勤、儀容儀表、行為習慣、學習紀律、勞動衛(wèi)生、集體活動等多方面來制定相關的評分標準。
(二)實施辦法
1、學校可統(tǒng)一制定德育學分考核評價表。德育學分評價表上要有詳細的評價內容和評價項目,每天由各班的班干部、學生會的干部來填寫,班主任審核并簽字,要做到每天一記載、每周一匯總、每月一通報,并且把德育學分評價表張貼在教室的墻上,讓學生每天可以看見自己的得分情況,對學生起到了自我約束、自我監(jiān)督的作用。
2、德育學分的總分可以設為100分或者更多,基礎分為60分,按照考核表的內容進行加、減分的統(tǒng)計,可根據得分情況依次設置特優(yōu)、優(yōu)秀、合格、不合格四個級別,對于得分為100分以上的設為特優(yōu),95-99分為優(yōu)秀,90-94為合格.90分以下的為不合格。
3、每月在班會、學生大會上表彰德育學分較高者,對于學期德育學分總分達不到95分以上的學生不能評為“三好學生”、 “優(yōu)秀班干部”、“學習標兵”、“學習積極分子”等榮譽。
4、對于得分不合格的學生再次依據分值來制定相關的考核辦法。
(1)得分是80-89分,要求學生抄寫或背誦一篇學生守則,并簡單談談自己的認識。
(2)得分是70-79分,要求學生抄寫、背誦學生守則外,還要打掃學校的勞動衛(wèi)生。
(3)得分是60-69分,不僅在抄寫、背誦學生守則的量上增加,而且在勞動的量上也增加,還要面對全班同學以書面的形式深刻的談自己的認識。
(4)得分是60分以下,除了完成上述相應的要求外,要請家長到校進行交流,并根據其具體情況給予一定的紀律處分,還要對其學生暫緩畢業(yè)或不推薦就業(yè),直至該生能按照學校的要求達到規(guī)定的德育學分為止。
踐行德育學分制的效果
1、通過一系列詳細的德育學分制的考核、評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律意識,由他律變成自律,能夠幫助學生做到真正的自我提高。
2、學生、家長、教師的全體參與與介入,相互監(jiān)督。用事實說話,用數據來說話,公平、公正、客觀的評價每一個學生,能夠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時效性。
3、踐行德育學分制既讓學生明白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又給了學生改錯的機會,能夠真正的達到育人的目的。
4、踐行德育學分制能夠更好的實行對差生的轉換。讓這些經常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學生在勞動中去體會、在德育學習心得中去認知,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
通過建立彈性化的可增可減的德育學分評分規(guī)則,讓學生在自我審視、自我調整中形成責任,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歸屬感和榮譽感,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為學生將來踏入社會、適應社會提供了積極的影響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