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讓閱讀和寫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得到齊頭并進的有效訓練,必須把閱讀和寫作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在閱讀過程中適時穿插微寫作訓練,可以通過寫深化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并起到訓練學生思維的作用;同時把課文作為例子,探究讀寫結(jié)合點,讓學生跟著課文學寫作,這樣讓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比翼雙飛,從而達到高校課堂的目的。
關(guān)鍵詞:微寫作;讀寫結(jié)合;以寫促讀;以讀導寫;高效課堂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相信這是所有語文老師的共識。然而如何讓這二者齊頭并進,比翼雙飛呢,這卻是個值得探究的問題。現(xiàn)實中的語文課堂:或整堂的分析,或大量的表演,或熱烈的討論,或獨立的寫作……不同的形式卻有相同的弱點:將閱讀與寫作割裂,致使語文教學事倍功半,效果不佳。試想,指導學生讀了那么多好文章,討論總結(jié)了那么多寫作方法,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并沒有多少提高,何也?這正是不能學以致用的緣故啊。我們的課堂基本上給了讀和說,而寫的機會相對少得可憐。讀是必須的,但往往是教師在閱讀分析;說是不可少的,但往往是少部分同學有機會說。為什么一個班同樣的老師教,永遠只有少部分學生的語文能力強,因為這樣的課堂永遠只有少部分同學真真正正地得到了訓練。而要讓全體學生同時得到訓練,并能及時反饋,那就只有讓學生在讀的同時動起筆來,把語文的閱讀和寫作融合起來,以寫促讀,以讀助寫。
因此,我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立足讀寫融合做了一些嘗試。由于一節(jié)課時間有限,很適合做一些微寫作訓練。微寫作,顧名思義,是一種微型寫作活動,它可以覆蓋課文學習中的一切內(nèi)容,它可以出現(xiàn)在課堂閱讀教學的任何一個時間段中:課始、課中或課末。它形式短小,可以是幾句話;及時寫作,寫在當下;集中攻關(guān),有效針對學生寫作中的疑難。它與課文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血肉相融,能有效地深化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能從課文中吸取寫作的經(jīng)驗和方法。
課始寫。教學《斑羚飛渡》時,我讓學生看標題,推測課文會寫些什么內(nèi)容。學生寫道:斑羚為什么飛渡,怎樣飛渡,飛渡的結(jié)果。這其實是訓練學生審題,訓練結(jié)構(gòu)篇章,訓練寫作思路。學生寫了之后再讀課文,看到課文結(jié)構(gòu)、思路與自己的設(shè)想不謀而合,必然產(chǎn)生進一步探究課文的興趣和熱情。
課中寫。教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學到敘事部分的結(jié)尾屋破漏雨時,讓學生設(shè)想:長夜漫漫,杜甫卻徹夜難眠,在這個又冷又濕的晚上,他會想些什么呢?讓學生補寫出杜甫的綿綿思緒:個人經(jīng)歷、百姓命運、國家遭遇。這樣學生就更能理解下文的抒情緣何而發(fā),也更能觸摸感受杜甫這個偉大而苦難的詩人身上寄居的高貴靈魂。
課末寫?!短焐系慕质小烽喿x教學結(jié)束后,我讓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寫一寫由牛郎織女的故事想到些什么。學生的答案不僅豐富多彩,而且閃耀著思想的火花。有的由牛郎織女想到孫悟空大鬧天宮,想到天上的蟠桃、美酒;想到了《寶蓮燈》中的陳香的父母,《帝女花》中長平公主與周世顯,真愛經(jīng)得住任何打擊,受得起任何考驗。
所以閱讀教學中適時的寫不但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而且還可以充分訓練學生的思維。
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而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語文教材中選取的課文在思想、內(nèi)容、表現(xiàn)手法上有很多可取之處,完全應(yīng)該成為學生寫作的優(yōu)秀范文。
我在教學《走一步,再走一步》前,先讓學生寫了一篇記事的作文,題目為:《那一次,我真……》教學課文時,我即針對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設(shè)計了三個微寫作訓練。
學寫開頭。學生習作呈現(xiàn)的開頭大多是空話套話,比如這一類的“在我的腦海中有許多往事,有的是高興的,有的是悲傷的,還有的是后悔的,它們就像天上的星星數(shù)也數(shù)不清,其中最讓我……” 這樣的公式化的開頭顯得千篇一律,讓人望而生厭,實則反映了學生思維的惰性,缺少了文章最可貴的真性情。針對這種情況,我讓學生研讀課文的開頭:“那是在費城一個酷熱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那股灼人的熱浪?!?我問學生可不可以簡化為:“有一年夏天?!睂W生思考后發(fā)現(xiàn)破折號后面的內(nèi)容不能省略,它突出強調(diào)了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巨大,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與文章主旨密切相關(guān)。學生與自己習作的開頭對照,加以修改,不再寫廢話套話。
學寫結(jié)尾。本次作文從篇章結(jié)構(gòu)看,有兩種傾向。其一,全篇只有記敘,沒有抒情議論。沒有對事件的思考或?qū)κ录?nèi)涵的挖掘。其二,雖有敘有議,但議論要么與事件脫節(jié),要么顯得膚淺。例如:一個學生寫了他小時候爬窗戶摔骨折的事,結(jié)尾這樣議論:“那一次我真的很后悔,我以后再也不做危險的事了?!贬槍@兩種傾向,教學課文時,師生共同總結(jié)出兩個要點:1.故事的意義來自于故事,不能脫離事件空發(fā)議論。2.故事的意義可能是多方面的,提煉的時候要抓住最主要的、最有價值的、能給人啟迪的方面。學習了課文的結(jié)尾議論之法后,那位寫爬窗戶摔骨折的同學結(jié)尾的議論修改為:“那一次冒險摔得我痛徹心扉,真的讓我后悔自己的莽撞。此后每當我想草率行事時,我都會告誡自己:沖動是魔鬼。我深深地記住了:做事之前一定要考慮后果?!边@個改動比原來的議論成熟了許多,顯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也提升了故事的價值。
學習詳略處理。針對部分同學記流水賬,詳略不當,重點不突出的問題,我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的敘事部分,看課文略寫什么,詳寫什么,學生發(fā)現(xiàn):故事的起因,即同伴玩彈子游戲厭倦提出爬懸崖的建議略寫,而爬懸崖遇險、脫險的過程則詳寫。詳寫“我”爬懸崖的動作、心理,而其他伙伴的表現(xiàn)則略寫。更詳寫了父親如何指導鼓勵“我”爬下懸崖,因為文章最后的議論即主旨正要從這里生發(fā)。這樣學生明白了詳略處理的原則,再來對照自己的習作并加以修改。
通過寫來促進讀,通過讀來指導寫,讀寫結(jié)合,不僅能欣賞好在哪里,更要研究如何才能寫好。我想這樣的課堂,這樣的教學才是高效的。
參考文獻:
[1]黃桂林.于永正老師課堂教學藝術(shù)研究——課堂練筆的藝術(shù)[J].特級教師家園,2006.06.07.
[2]余永海.語文課堂的新生[J].寫讀創(chuàng)語文教學網(wǎng),2016.10.31.
作者簡介:
羅國華,四川省彭州市,彭州市致和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