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班級管理的有序展開對高效的教學活動的進行有著重要意義。當今小學班級管理仍然面臨著眾多問題和挑戰(zhàn),根據各種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措施是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從班級的管理出發(fā),淺談小學班級管理所面臨的阻礙及其應對措施,從而全方面提高小學班級管理效率,營造出良好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 班級管理 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191-02
一、班級管理的概念
在研究小學班級管理之前,我們了解班級管理的概念是必要的。什么是班級管理?對于班級管理的概念,只有一個模糊的界定,還沒有完整的學術性定義。實現教育目的可以采取班級管理的方式,而班級管理也是狹義教育的一種。
根據各個學者的研究成果,綜上所述,可以將班級管理的概念概括為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針對不同小學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及手段,來進行班級秩序的維護、學生間的矛盾的協(xié)調與控制等管理班級內一些事務及規(guī)劃的活動。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缺乏班級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
經過幾百年的時代變遷,班級授課制也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改革創(chuàng)新,對于班級管理的研究也在不斷實踐。但是,在如此長的時間里,人們并未研究出班級管理工作的理論基礎,而是只將班級管理工作的研究單純的停留在實踐層面,依賴于教師多年的工作經驗,并未有相應的理論性總結。那么新入職的教師該如何順利進行班級管理工作?并且對于新入職教師來說,就算學習了有關的班級管理知識,也很少會真正運用于教學實踐當中。
2.教師忽視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在教師的班級管理過程當中,經常出現教師違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做法。如果運用不正確的班級管理方式,不僅會阻礙學生身心及其全面的發(fā)展,還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甚至影響學生對學習的消極心理。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認為,教學應該根據兒童的心理成熟機制來進行,一旦沒有依照此項原則,那么教學將無法正常進行。并且這只是最基本的教學界限,只單單做到這一點,教學也是無法展開的。教學如果能激發(fā)有待成熟的兒童心理機制那么教學將順利展開,也就是“兒童的實際發(fā)展水平與潛在發(fā)展水平之前的差距——最近發(fā)展區(qū)”。
3.小學生普遍缺乏集體意識
目前的教育重在遵循保持學生的個性,追求個性的張揚?,F代素質教育學生觀中所要求的發(fā)展學生個性、保持學生的獨特性,成為了學校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重點。然而在過于發(fā)展彰顯個性的培養(yǎng)后,將教育走向另一個極端時,片面強調個性從而導致小學生集體意識的缺乏。
隨著國家計劃生育展開,家庭中有獨生子女的現象逐漸普遍。只有一個孩子,使全家傾其所有,如此孩子恃寵而驕,從而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較為強烈。將這些自我意識帶入班集體中,顯然不利于學生在班集體中與同學間的相處,這種影響較為普遍時,甚至不利于班集體整體意識的形成和班級管理的順利有效進行。所以,這要靠老師抓住適當的時機,對學生進行集體意識的教育與培養(yǎng),來彌補家庭教育所不能達到的缺陷。所謂“潤物細無聲”,只要老師做到誨人不倦,耐心傳授,教師的班級管理工作也會事半功倍。
三、應對班級管理常見問題的有效策略
1.運用多種管理方式,優(yōu)化班級管理
班級管理的單一化,沒有看到學生的獨特性,不能達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運用多種班級管理方式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來作出相應的管理措施,達到班級的有效管理。教師大多數在管理教學中,運用常規(guī)管理以及平行管理,特別是常規(guī)管理。要想得到班級管理的優(yōu)化,必須將常規(guī)管理、平行管理、目標管理和民主管理根據班級管理的實際情況的需要來運用。在班級管理中,要求教師充分采取民主管理和目標管理的相應措施。在常規(guī)管理中恰當投入民主管理,例如由學生們參與班干部的競選與投票。而教師也要恰當運用民主管理,不要走向極端民主化,把教師班級管理指導權利與學生民主權利相結合。
2.教師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做好教學示范者
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三觀整體上還未形成完整的意識,就猶如一張白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將在教學實踐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品質的形成。要想要求學生如何去做,首先自身就要做到示范性作用,并且學會自律。在班級管理實踐中,教師的能力、品質和修養(yǎng)是教學活動的關鍵所在。
“教育是一門藝術”,那么教師不僅是藝術的制作者也是藝術的傳播者。要想班級管理能有效進行,教師首先要學會自律,并且在教學的同時,進行自我的管理,緊跟時代的步伐,順應社會、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做一名合格且優(yōu)秀的教師。
3.了解學生,關愛學生
小學生不僅是小學教育的教育對象,更是教育的主體。由于學生的獨特性,眾多教育主體之間又存在著各種差異。小學班主任要了解各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是做好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首要條件?,F代素質教育觀要求小學班主任要尊重學生,將學生看作一個完整的人,關愛學生,關注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用真心感化學生,營造良好和諧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只有真正做到用心善待學生,學生才能理解老師及家長的教誨。這樣教師的管理工作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結論
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門教師永久研究的課題。目前面對眾多班級管理的難題,需要老師擁有堅持不懈的研究精神,運用多種教學管理方式,適應學生的不同需求;運用敏捷的教學嗅覺,適時而教,把握小學生受良好教育的時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理解學生,做到用心教學。這樣,才能將今后的班級的管理與教學順利展開。
作者簡介:
孫倩(1981.1-),女,吉林省白城市人,大專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