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提出使得在教育教學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是使用各種方法盡可能地提升其教學效果。本文重點探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其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以便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新課程教學;小學語文;有效性;策略
教育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學的要求有所提高,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使用各種教學手段進行教育教學,讓教師能夠使用較少的時間、精力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使用較好的教學策略,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其教學效果。教學中教師要能夠真正激發(fā)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將知識內(nèi)化為自身的知識體系。
一、 教學目標的合理設定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目標是其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教學目標一般分為兩類,其中一種是即時的目標,這種目標是學生在課堂學習時就應該達到的學習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確定恰當?shù)慕虒W目標一方面體現(xiàn)出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鉆研,教師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開展。新課程教學理念下,教師在對教學目標進行確立時,除了注重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設定外,還要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提升。但是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中要避免為了符合新課程教學理念而制定的教學目標,要能夠真正從學生實際進行出發(fā),從長遠的角度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以此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 關注學生自身需求
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往往僅僅重視課堂教學形式,教學也主要是以教材為主。教師在教學中往往處于絕對的領導地位,學生僅僅機械的接受知識內(nèi)容,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內(nèi)容。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通過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氛圍,真正了解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學習到相關知識內(nèi)容。在教學中要注重將教材中枯燥的文字轉(zhuǎn)化為學生比較容易理解的內(nèi)容,豐富學生以往的知識結(jié)構(gòu),也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能夠消除學生學習疲勞的現(xiàn)狀,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例如,在學習《初冬》的相關知識時,除了可以利用課堂的形式學習教材中的內(nèi)容,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初冬的感覺,可以帶領學生觀察清晨中的霧,通過學生的親身體會更好地理解教材中對于霧的描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真正了解學生需求,讓學生的疑惑、需求得到滿足,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的好奇心,才能提升教學有效性。
三、 創(chuàng)設和諧課堂氛圍
不管在任何時候,良好的氛圍都能夠使得人們的思維保持最佳狀態(tài)。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學有效性,要注重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可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對學生進行鼓勵式教學,體驗到在學習中成功的喜悅。此外,教師還要能夠讓學生感覺到對自身的重視。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對于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討論,要能夠尊重學生自身對問題的看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不要僅僅固定知識的學習,還要注重生成性問題的應用,在教學中要能夠應用動態(tài)的觀念進行教學。還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是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相互學習的方式不斷完善自身知識結(jié)構(gòu)。教師要注重對教學氛圍的把控,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能夠發(fā)揮自我潛力。
四、 多樣化教學方式的應用
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對小學語文教學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為了更好地提升其教學效率,在教學中要能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相關知識內(nèi)容,讓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將學習的知識內(nèi)容納入到自身知識結(jié)構(gòu)中。在學生學習中最為重要的是學習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設計難度適宜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學習。例如,在學習《守株待兔》的相關知識時,讓學生根據(jù)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發(fā)散思維,提出問題:如果你是文中守株待兔的鄰居,你看到他每天如此,你會給他說些什么呢?通過這個問題的引入,讓學生進行思考如何進行應對這個問題,也就形成了相互套路、相互合作的氛圍。又如在學習《狼和小羊》的相關知識內(nèi)容時,學生在學習課文中的相關內(nèi)容之后,讓學生為了更好地融入到學習內(nèi)容中,可以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表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融入到角色扮演中,也能夠深刻體會教材中對角色的描述。
五、 增強教學互動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能夠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來更好地提升其教學有效性。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師生之間地位是平等,在互動過程中注重一定的層次性,從最簡單知識的互動逐漸過渡到較為復雜的知識內(nèi)容。此外,教師還要能夠注重教學的靈活性,通過互動性更好地提升教學有效性提供相應的保證。在教育教學中還可以應用多媒體的方式來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通過多媒體圖文聲視的方式?jīng)_擊學生各種感官,以此更好地加強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
六、 結(jié)語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提升其教學效率,要能夠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教學中;為學生設置適宜的教學目標,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需求,激發(fā)學生好奇心,不斷完善學生自身知識系統(tǒng)。在教育教學中要能夠注重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設,以此激發(fā)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教學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還需要教師不斷探索提升教學有效性的措施,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莫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13(04):24-28.
[2]涂小梅.略論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策略[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6(S2):133-134.
[3]石勝麗.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25(05):126-130.
[4]王益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04):38.
[5]周衍宗.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導學:七年級上旬,2014(9):21-21.
作者簡介:
藍建峰,小學二級教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廣西河池大化縣板升鄉(xiāng)弄郎村弄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