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理念全面實施以來,越來越多新興的教學模式被運用到初中生物教學活動當中,這些方法能夠有效地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真正為初中生營造良好的生物課堂,讓學生在科學有效的教學活動下更好發(fā)展和成長?;咏虒W形式正是新課改實施以來重要的教學形式,主要就是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師生間的教與學相結合的形式,構建教育性、創(chuàng)造性以及生活性和趣味性的學習活動,以此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水平、探究學習能力等,為初中生未來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互動教學;初中生物;有效實施
一、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模式的價值以及意義分析
(一) 滿足初中生物新課改的要求
對于新課改的主要要求就是讓實際教學活動,合理的運用新型的合理的教學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進而轉變傳統(tǒng)人才培養(yǎng)形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習慣,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形式下更好地發(fā)展,推動初中生學習水平的提升。而對于當前的初中生物教學來說,要充分的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學習方式的運用,這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所在。而對于教學內容來說,也要發(fā)生一定的轉變,要從以教材為中心的課本教學向以人為本的理念轉變,注重活動項目的開展,將知識以及現(xiàn)實生活等進行良好的結合,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從實際生活角度來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這對推動初中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極大的幫助。新課改也促進了教學形式的改革。教學方法從以往填鴨式轉變成以提升學生能力為目標的互動式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展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對增強學生自主探究水平有一定的幫助,對初中生未來長遠發(fā)展也有極大促進作用。
(二)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互動教學是當前教學活動中必要的教學模式
生物學科屬于實驗性科學,其中包含很多實驗、觀察以及操作和思考等內容,而在這樣的學習過程當中必須要開展合理的互動性教學活動,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學生要想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就必須要動手、動腦。而對于互動教學能夠有效的展現(xiàn)生物學知識中的科學性,也能滿足學生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此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知識學習的興趣,并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和學習習慣,對增強學生整體學習水平有著極大的幫助。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其性格活潑、好動,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并且也比較喜歡探索,而互動教學正能符合學生的興趣以及動機等,這對拓展學生個性化發(fā)展也有一定的幫助。所以在實際的教學當中,要求要良好的運用互動等形象和直觀的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進而更好地豐富學生的情感與經驗,降低掌握知識的困難度。
二、 科學借助啟發(fā)策略,營造合理的互動教學氛圍
在實際的生物教學當中,有很多教學選擇運用啟發(fā)教學策略,有效地把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內容進行有效結合,進而讓初中生能夠通過實際生活內容來更好的學習和掌握生物知識,再借助引導或是點撥等形式,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以及拓展。例如,在開展《細菌和真菌》一課時,教師可以科學的借助啟發(fā)式教學策略,根據(jù)教學內容提出不同的探索性問題,以此來發(fā)揮其啟發(fā)的價值,通過讓學生分析什么是細菌、什么是真菌,之后再讓學生探究細菌和真菌形成的過程,之后再借助教學課件等教學設備,來向學生展現(xiàn)出不同的有關細菌和真菌的圖片,來讓學生進行辨別,并讓學生回想實際生活中可能會接觸到的細菌或是真菌,這樣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參與到本課知識的學習當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究和學習的興趣,對增強學生整體學習水平也有極大的幫助。
三、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 科學設計情境教學,為互動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
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應合理的借助情境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并且在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也要更好的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學生制定符合其認知目標、學習內容的教學活動,進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能夠相互作用新舊知識,進而形成有機聯(lián)系的認知結構體系。教師也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實驗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直觀的狀態(tài)下進行觀察、演示以及動手參與到實驗當中,更好地了解生物形態(tài)結構以及生理過程和現(xiàn)象等,而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能夠產生較多疑問,并且也能產生尋求答案的沖動,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探索。
(二) 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新,是開展互動教學活動的關鍵
互動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注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對于傳統(tǒng)的教材知識點相對比較密集,話題也相對較少,這使得學生很難參與到課堂討論活動當中,也很難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而對教材進行科學的創(chuàng)新,是改革教材的有效形式。應建立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和把握未來發(fā)展知識體系以及活動體系的有效策略,而一般的教材在編定后,在一定時間內都會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可是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在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固定的教學內容已經很難滿足學生未來發(fā)展需求,因此教學內容必須要進行創(chuàng)新,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在實際教學當中,要對生物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整合,并借助互動教學模式來開展更具科學性、合理性的生物教學活動,進而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與時俱進的生物知識,真正為初中生未來穩(wěn)定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 注重教學效果的反思,是開展互動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在教學后對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就是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通過對整個教學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效和價值進行判定,其中包括學生所獲得的發(fā)展以及教師自己價值感受等。對于學生獲得的發(fā)展主要就是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fā)展以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式等進行分析;而教師自身價值感受就是考察教師自己在教學當中對于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情況的了解,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對整體教學情況進行分析,明確其中的不足,并制定完善的教學策略,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互動教學活動,并增強學生生物學習水平,促進初中生穩(wěn)定發(fā)展。
四、 結束語
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要科學的運用互動教學方法,教師應結合當前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科學有效地將互動教學模式滲透到實際教學當中,明確互動教學對生物教學活動開展的意義,并制定更為科學的教學策略,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初中生未來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中華.淺談互動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5(33):445.
[2]王連民.互動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實施[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27):181.
作者簡介:
林梅,福建省福清市,福建省福清新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