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飛
引言:設計藝術理論是藝術設計實踐的理論基礎,對藝術設計實踐起指導作用。因此,設計實踐課的教師應該重視藝術設計理論,要與我們的日常教學結相結合,從而增強學生藝術設計的本領與技巧。
1 設計藝術理論在藝術設計中的關鍵地位
在世界藝術教育史上,有兩大重要理論問題,一直受到學界的關注,那就是藝術教育理論與藝術實踐理論。在我國先秦時代,儒家著作《論語》說:“志在道,據(jù)在德,依在仁,游在藝?!贝嗽捀爬ê涂偨Y了藝術實踐的基本理念,并且對藝術創(chuàng)造上的各種要素作了順序上的排列,就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是注重精神上的回歸和堅持,這是對形而上學理念的直觀化,而“道”的涵義,可以解釋為永遠不變的“理念實體”或是“客觀原則”,因此只有做到把握與領悟“道”的內(nèi)涵,才可做到遵守“德”,而后達到“游在藝”的精神層面的自由,即是自在自由的審美心理,使用“物我兩忘”的藝術意境,進行文藝活動的創(chuàng)作。因此,我們要問,什么才是藝術踐行里的“道”,這就形成一個核心理論論題。從整個人類文藝創(chuàng)作發(fā)展歷史來看,藝術創(chuàng)作理論可以說是對藝術鑒賞、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整理總結,也是藝術或者藝術設計實踐理論的重要要素,其中蘊藏的理論上的價值,被認為是正確認識藝術創(chuàng)作理論和藝術設計實踐理論的關鍵。
設計藝術理論在藝術設計實踐中起到關鍵作用。學生可以在其中充分理解藝術行為的基本原理與概念,從而提升個人的藝術修養(yǎng),形成完美的藝術觀念。
藝術設計教育課程不僅能讓我們在掌握藝術設計的基礎上把握現(xiàn)代藝術的本質(zhì)及其風格演變的歷史,還能教會我們設計、文化等方面的知識、為我們的藝術設計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習和生活中應用設計藝術,既能夠提高個人審美能力還能營造藝術的生活氛圍。在教學過程中將設計藝術理論應用在設計實踐中,能夠充分發(fā)揮出設計藝術的美感作用。
作為藝術設計教學的第一實踐者,藝術設計師為了有效的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應該注重掌握設計藝術理論,使理論與實踐能夠相互融合貫通。學習藝術設計的學生也要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努力學習藝術設計理論,為將來更好的應用做基礎。
2 中外各種藝術理論家對藝術設計實踐的指導
我國很早以前就有思想家對中國藝術美學這個問題,進行過理論探討與研究,對后來的中國美學藝術的發(fā)展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孔子,他老人家提出的“克己復禮”思想。出自論語,此話闡述了關于社會道德及理性思考的美學觀點。
蘇軾最早提出文人畫的概念,隨即受到許多文人雅士的青睞,紛紛加入其中。中國畫家也在自己的山水、人物、動物畫中,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畫家也不再只是畫家,還是大詩人與文學家、思想家,畫家的地位也就得到提升。
近代學界泰斗蔡元培倡導“教成健全人格”與“以美育代替宗教”、“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文化教育事業(yè)始終要走自己獨立發(fā)展的道路,正是因為奉行他的他的教育宗旨,我國才得以培養(yǎng)出一大批像是林風眠、張玉良、劉海粟這些享譽國內(nèi)外的大師,從而有利地提升了我國設計藝術文化的底蘊與境界。
縱觀西方設計史,可謂群星璀璨,各顯神通。最先是席勒,在他的《審美書簡》里,率先提出很多前所未有的理論觀點,在西方美學教育發(fā)展史上起到啟蒙作用。當時席勒明確提出藝術美學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完整、無缺憾的性格”,而后他在《審美書簡》的里,明確提出美育的內(nèi)在根本,通過當時文明社會與古代希臘文明社會之間的文化狀態(tài)的比較,宣傳他堅持始終以歷史人文的觀點為第一出發(fā)點,對1789的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進行反思與批判,主要在精神文明方面上。席勒還提出,1789年的革命沒有成功,因為沒有實現(xiàn)人民全部解放的社會夢想,假如想要真正實現(xiàn)人民獨立自由,不是“戴著鐐銬唱歌跳舞”,經(jīng)濟、政治層面的大革命不是靈丹妙藥,只有通過審美教育。席勒提出,“我們應把美學的問題放置在自由前面”。所以,席勒得出自己的結論,一個在美學意境上的理論,就是“人們應和美一起玩樂”,因為“只有人們在所有的意義上是獨立的人的時,他才能玩樂;只有當人們玩樂時,他才可以被稱為是完全的人”。正是扎根在藝術史和人類學的整體分析上,藝術和自由的命題關系——席勒才得出了這個結論。
在1851年,有一位著名的藝術理論家應邀前去參加在英國舉辦的萬國工業(yè)博覽會,當他看到被稱為工業(yè)博覽會中最杰出的展品“水晶宮”時,他沒有對其進行任何褒獎,而是實事求是地指出“水晶宮”的設計理念完全背離西方傳統(tǒng)設計理論,沒有任何人文關懷在里面,是對傳統(tǒng)藝術的最大污蔑。正是這位藝術的獨到的觀點,改變了西方藝術設計理論的進程。
荷蘭著名的建筑師雷姆,親手設計了西雅圖圖書館。他的設計理念是:消除形式化的東西,追求理性意義上的支持。在開館的當天,就有26000人前來參觀。實現(xiàn)都市建筑空間技術與媒體虛擬空間技術的首次結合,真正實現(xiàn)真實的空間與概念上的空間的緊密結合,由此可見,將設計藝術理念應用于設計實踐之中深受群眾的喜愛。
3 設計理論與教學實踐
設計藝術理論是對設計藝術實踐的概括總結,對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起到指導作用。設計藝術理論能使畫家清楚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理清思路。事實證明,每一場關于藝術理論的進步,都會帶來相應的藝術設計的創(chuàng)新。在flash動畫設計教學中,假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沒有任何想法,那就必須要增強他們在設計藝術理論上的學習,以此在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zhì)增長他們的見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歷史文化知識,拓寬自身在藝術上的創(chuàng)作視野,從而實現(xiàn)學生不再簡單地認為動畫作品就是幾張圖片的切換。只有通過以上的訓練,才能使學生們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高質(zhì)量、符合時代審美趣味的作品。
藝術理論是設計課程教學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藝術專業(yè)科目的總結與概括。人們表達感情的主要形式是通過一系列的肢體運動來實現(xiàn),最近有多家動漫游戲軟件公司,為了提高玩家的真實感受,在其基本的動作操作中,提出一些近乎苛刻的操作要求。例如同樣一個簡單的向前奔跑的動作,這家公司就會加上快速滾、預備跑、狂奔、加后翻等動作。最后成功設計出一系列新穎、流暢的動作,深受玩家的喜愛。這就是成功實現(xiàn)藝術設計的典范之作,設計藝術理論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隨處可見,在設計實踐中的應用更是涉及甚廣,融匯藝術設計理論就能夠游刃有余的在設計實踐中增加設計藝術感,從而為的產(chǎn)品添增靈氣。
包豪斯設計學校,是世界上最早推行這種藝術設計改革的德國學校。當時的校長格羅佩斯就曾聘任過當時在藝術設計領域內(nèi)達到頂峰的專家們,比如說蒙克、保羅.克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為包豪斯設計學校藝術設計專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為現(xiàn)代設計教育培養(yǎng)了眾多的設計精英。
4 當代設計藝術理論在新時代的發(fā)展
我國當代的設計藝術理論要想在新時代中發(fā)揚光大,繼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一條必經(jīng)之路?!拔幕浴笔俏覀兠鎸Ψ此妓囆g史時,應該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從文化性的角度考量藝術,這才能認清藝術現(xiàn)象。文化是歷史民族的瑰寶,越是富含歷史人文精神,越有自身獨特魅力。縱觀當代藝術設計史,它可以說是一種文化創(chuàng)造活動,所以從文化性來定義設計,才可能說清藝術設計的特點。因此為了完善藝術設計理論,使其更好地為藝術設計實踐服務,就應讓藝術設計加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文底蘊,使其成為通俗易懂的文化,符合國際性的設計標準。
總結:設計教學在我國還未受到重視,發(fā)展水平處于起步階段??墒菍W生們卻很喜歡這門課程,卻在學習過程中忽視藝術設計理論。設計行為應是實打?qū)嵉哪X力勞動。是有意識地進行精神創(chuàng)新的藝術實踐行為。對于理論的研究,學校應該加大投入力度,使得各大院校的專業(yè)教師都擁有較高的藝術設計理論。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們也要重視對藝術設計理論的學習,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
(作者單位:河南藝術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