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君
2018全球最潮最酷的健身方式是什么?馬甲線?步數(shù)打卡?不!正確答案是plogging!
Plogging是“jogging”(慢跑)和瑞典語“plocka upp(撿拾)”組成的復合詞,意思是跑步撿垃圾。
這項運動看上去沒那么時尚,甚至有些臟兮兮的,但是你一定無法想象它的火爆程度。
Plogging在國外社交媒體上有自己的標簽及眾多相關帖子。許多外國跑友在上面打卡記錄,成為一種流行趨勢。
那么,到底是誰想出了這個點子呢?
Plogging 的開創(chuàng)者是一個名叫阿爾斯特朗(Erik Ahlstrom)的瑞典大叔。過去他長期住在瑞典北部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小鎮(zhèn),2016年搬到了斯德哥爾摩,剛到就被那里的垃圾遍地驚呆了:“那么多垃圾,沒人撿的話,一塊垃圾可能要在那兒放個幾星期?!?/p>
雖然對大城市的環(huán)境污染倍感失望,Erik大叔還是想著“說不定可以做點什么呢”。因為平時也有跑步的習慣,所以他就叫上了跑友們一起,嘗試著邊跑步邊撿垃圾:“即便只清理一小塊地方,我心里也能舒服多了?!?/p>
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一簡單的嘗試就成了一種習慣。到2016年,其他人也參與進來,plogging成為正式的運動項目了。出門就帶上垃圾袋和手套,也漸漸成了他們的運動標配。每次跑完步,大家還會打開垃圾袋比拼一下,看誰收獲最大。
后來,有跑友把這些“曬垃圾”的照片發(fā)到網上,收獲了一大波網友點贊。Plogging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甚至成為熱門社交活動。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和泰國都有許多人發(fā)起這項活動。就這樣,Plogging真正變成了一種運動!
跑跑停停影響減脂嗎?錯!這種健身方式要比一般慢跑消耗卡路里多多了。因為plogging需要彎腰,撿拾垃圾時也需要手臂力量。撿垃圾的動作類似健身中最常練習的基本功深蹲。除了用到雙腿肌肉之外還順便帶到核心肌群,讓運動效果更加顯著。如果撿垃圾的時候,有意識地換用不同的手去拾撿,也可以訓練手臂肌肉。
況且plogging不需要特殊裝備,只要在平時慢跑衣著之外多帶個袋子裝垃圾,頂多再戴副手套避免臟污即可,幾乎人人都有能力參與。
如今在瑞典不只慢跑人士習慣撿垃圾,就連媽媽推嬰兒車出門散步也會隨身攜帶垃圾袋,順手撿垃圾。甚至還有人邊約會,邊撿垃圾……看起來確實也是別樣的浪漫。
雖然跑友們在回收垃圾上已經有較大收獲,但是在人類產生的垃圾面前卻微不足道。瑞典的跑友泰希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是這樣說的:我經常慢跑,也喜歡親近大自然。當我在森林或海島上看到垃圾時,總覺得傷心又有點生氣。當我聽說plogging的時候,就知道可以通這種自然的方式做一些令人激動的事。把垃圾撿起來,扔進最近的垃圾桶很容易,卻讓你覺得你正在做什么了不起的事!
Plogging雖然聽起來不夠高大上,卻是最酷的運動。因為,它不僅是讓人“成為更好的自己”,也可以讓世界“成為更好的世界”。
(墨晗摘自中國日報雙語新聞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