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在新課程標準的倡導下,學校、老師開始逐漸重視課外閱讀,并努力創(chuàng)設(shè)條件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但是幾年下來,由于學生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及其他原因,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不僅如此,由于過度片面地強調(diào)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許多教師忽略了課內(nèi)閱讀,使語文課堂變得膚淺、空洞,學生興趣不足,課堂氣氛沉悶,教師束手無策。當然,我并不是否定課外閱讀的益處,課外閱讀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文化素養(yǎng),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課內(nèi)閱讀都沒有做好,沒有掌握學習的方法,就去追逐更廣闊的知識海洋,這樣即使花費了很多的精力,也常常收效甚微。因此,如何抓好課內(nèi)閱讀教學,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導,提高課堂的實效性,是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的。我想針對這個問題,談一下我的粗淺認識。
關(guān)鍵詞: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要求;查閱資料;幫助學生解惑;提升理解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體地位;營造閱讀氛圍;采用各種方法;激發(fā)閱讀興趣;耐心指導;推薦書目;向課外閱讀延伸
一、 指導學生做好預習,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 明確預習要求,不能空泛而談
有些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其中一條經(jīng)常是:預習第××課。僅此而已,這樣布置作業(yè)是不科學的。怎樣預習?預習到什么程度?預習哪些內(nèi)容?學生不得而知,很多學生只是把課文馬馬虎虎地讀幾遍,認為這樣就是預習課文了,殊不知這樣做,根本沒有達到預習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明確預習要求。譬如:要求讀幾遍課文,學會哪些生字新詞,借助學習工具弄懂不理解的詞,找出形近字、多音字、標出自然段序號等等。這樣學生才能按照要求,腳踏實地地進行預習,真正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 指導查閱資料,幫助學生解惑,提升理解能力
教師在教學每節(jié)課前,都要認真?zhèn)湔n,不僅備教材上的內(nèi)容,也要因課文內(nèi)容的不同,指導學生查閱相關(guān)資料。比如學習三年級上冊的《吹泡泡》一課,就有必要讓學生查閱作者冰心奶奶的個人資料、她的著作有哪些以及本文的寫作背景等。這樣,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時才更容易、更深刻。
(三) 通過預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預習課文,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習二年級上冊的《動物過冬》一課,如果單單講解課文中提到的小燕子、喜鵲、青蛙、螞蟻是如何過冬的,學生的知識面就比較窄,而且興趣點也比較少,有些同學心中的疑惑也不能解決。相反,如果課前布置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了解各種動物的過冬方式,然后在課堂上,同學們互相交流,這樣就大大拓寬了知識面,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自然也就調(diào)動起來了。
二、 抓住課堂的寶貴時間,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一) 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閱讀氛圍
課堂上,教師如果過分強調(diào)自己的地位,而學生僅僅是課堂教學的配合者,那么學生就成了課堂上的看客,當然會在閱讀中迷失了自己。好的閱讀課堂,教師的作用就是引導和指導。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引導學生進入良好的閱讀狀態(tài);另一方面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進入有效的閱讀情景。比如精美的課件、輕松的音樂、活潑可愛的動畫制作等等,都會引導學生對課文產(chǎn)生思想或情感上的共鳴,才會閃現(xiàn)更多的閱讀靈感,激發(fā)出更多的閱讀智慧。
(二) 耐心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學生的朗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的指導,很多內(nèi)容,都是學生通過朗讀理解出來的,所以老師要通過范讀、指導語氣、語調(diào)、輕重音等,幫助學生讀出感情,在有感情朗讀的基礎(chǔ)上,加深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 降低對學生的要求,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就感
每個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不必要求答案都是統(tǒng)一的,都必須達到一定的高度,只有學生說出的意思符合,就可以了。讓孩子們都有成就感,才會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欲望。
三、 采用各種方法,激發(fā)閱讀興趣
(一) 創(chuàng)造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張口大聲讀
平時在課堂上,總有些孩子因為不善言辭或膽小內(nèi)向等原因,不敢舉手發(fā)言,所以我就每天早晨抽出十分鐘作為晨讀時間,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機會——那就是大聲齊讀。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在其他孩子們聲情并茂的朗讀中,這些羞怯的孩子也會張開嘴,大聲地朗讀起來。久而久之,也就克服了弱點,成為自信開朗的孩子。
(二) 開展演講比賽,提高閱讀水平
我經(jīng)常組織學生開展演講比賽,學生們積極主動地選材,選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閱讀的過程。當他們選定了合適的主題,便要充滿熱情地練讀、背誦、再練習、再背誦。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理解能力、朗讀水平都得到了提升,這對于以后的學習是絕對有益的。
(三) 推薦書目,向課外閱讀延伸
在語文教參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推薦的書目,這是非常有益的資料,作為教者,一定不要忽略了。我通常在講完課文后,會把這些書目及時地推薦給學生,使他們增加課外閱讀量和知識點。而且我還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會,請同學們把這段時間所讀的好的課外書介紹給大家,講講書的梗概內(nèi)容。這樣大家都有所收益,而且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概括能力等等,真是一舉數(shù)得。
每一節(jié)閱讀教學,都蘊含著教師的智慧和學生的努力,重視課內(nèi)閱讀,會讓學生的閱讀能力逐漸提高,走向成熟。課內(nèi)閱讀猶如一縷陽光,讓智慧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田生根、發(fā)芽,長成參天大樹。
作者簡介:
付云霞,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市湯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