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靖
從我家到學校有一條約五百米的小路,小路不寬不窄,上邊鋪著最常見的地磚,兩邊種著最常見的樹,整條小路看起來就是普普通通的,和其他的小路沒什么兩樣。
路上時而熙熙攘攘,時而空空蕩蕩,人來人往間,卻有那么一個人格外引人注目。
那是一個小男孩,個子矮矮的,看起來很干癟,特別是兩只胳膊,瘦得只剩下了皮包骨,就像兩枝干枯的樹枝。他的臉總是臟兮兮的,眼睛就像一灘死水,暗淡無光,看了讓人莫名心慌,可又說不出為什么。
他總是沉默地跪在天橋下邊,低垂著頭,一動不動,面前放著一個有缺口的破碗,里面有幾枚硬幣。路上的叫賣聲也好,來來往往的行人也好,都不能引起他一絲興趣,他就像一根木頭似的立在那里,對什么都沒有興趣。
聽同學說,他是被人販子拐來的,被迫跪在那兒討錢。又聽說,曾經(jīng)有人為他報了警,但那天過后,不知道為什么,他又在那兒了。
他一直待在那里,無論春夏秋冬,無論嚴寒酷暑,都孤零零地跪在那兒。
每天上學,我都要從他面前走過,可從未聽他說過一句話。他是那樣迷茫,又是那樣無助。看到他的樣子,讓我總是覺得這條路好長好長。
深秋的一天,大雨傾盆,一滴滴雨水從空中飛速而過,撞到屋檐上、欄桿處、地上,迸濺出一朵朵水花。路上變得滑溜溜的,人們匆匆忙忙趕著自己的事情。很快,路上變得靜悄悄的。
我舉著傘在路上走著,卻突然停下了腳步,眼前還是那個小男孩,依舊跪在那兒,皺巴巴的褲子被雨水淋透了,頭依舊半垂著,赤裸著上半身,隱隱約約地顫抖著……
出乎意料的是,我看到他身旁多了兩個女孩,一個為他舉著傘,一個蹲在他旁邊,手里拿著面包和紙巾,正不停地與他說著什么。看那女孩嘴角的弧度,似乎在勸他,讓他和她們一起到路邊去避雨,又似乎是在勸他吃點東西。女孩不停地說著,頭不停地擺動著,神色激動。
小男孩滿臉慌張,警覺地看著她們兩個,始終一動不動。最后,一個女孩忍不住了,伸手把男孩從地上拽了起來,想把他拽到屋檐下。男孩不肯,固執(zhí)地不愿走,拉扯間,女孩的頭發(fā)、衣服都濕透了,但她始終不愿松手。
經(jīng)過一番掙扎,男孩最終被女孩拉到了屋檐下。大雨依舊下著,似乎更猛烈了。豆大的雨滴打在周邊的建筑物上,發(fā)出噼里啪啦的聲響。
站在屋檐下,男孩終于抬起了頭,直愣愣地盯著雨滴從空中滴落,一滴一滴。他那雙灰蒙蒙的眼睛里,偶爾間似乎有一絲光亮閃過。
看著這一切,我感到既悲痛又溫暖……
今年,是我高中的最后一年了,我依然在那條路上走著,生活于我而言,充滿了無限的美好與幻想,我為自己的未來拼搏著。而男孩也依舊在那,身子半裸地跪著,頭永遠地垂著。生活于他而言,似乎充滿了未知和殘酷,他只能倔強地跪在那兒。
可是,看到他的碗里時不時出現(xiàn)的面包和水,我又感受到,生活于他而言,似乎又有了一些改變。
恍然間,我意識到,那條路啊真的很長,于我,亦于那個男孩……
(作者系貴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