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練習是鞏固學習效果的方式之一。結合自己的實踐,對小學語文的練習,我從課前練習、課堂練習、課后練習三方面進行層次設計,力求形式多樣化,具有實效性。小學語文層次練習的設計,對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心智水平,非常重要。
【關鍵詞】
課前分層練習 課堂分層練習 課后分層練習
“星級標志”“版塊壘分” “自助餐”
【正文】
練習是學生獲取、鞏固和應用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練習,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對小學語文的練習,我從課前練習、課堂練習、課后練習三方面進行層次設計,符合學生不同認知水平,展現個性發(fā)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量及解題能力來自行完成,可做多種選擇,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樹立信心,以達到較好的教與學的效果。
一、課前分層練習
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也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不能兼顧所有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分層布置相應的練習是有必要的。課前分層練習,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預習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我在課前分層練習中,運用“星級標志”(☆)的形式。
1.生字詞。一星級(☆),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詞并組一個詞,能把生字詞讀正確;二星級(☆☆),熟讀生字新詞,把生字新詞抄到練習本上標注拼音,并一字組三詞;三星級(☆☆☆),積累生字詞的多音字、形近字,或相同部首的字并組詞。
2.重點句子。一星級(☆),在練習本中摘錄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并多讀幾遍,要求讀正確;二星級(☆☆),在課文中勾畫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并批注原因;三星級(☆☆☆),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點句,并做旁批。
3.質疑提問。一星級(☆),課后練習的提問;二星級(☆☆),圍繞課題提問;三星級(☆☆☆),根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有價值的問題。
4.預設題。預設題是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圍繞課文知識點和各個層次的學生實際,精心設計的有層次的問題。例如,預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預設的問題是:一星級(☆),“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分別是誰的語言?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二星級(☆☆),巴迪的父母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評價,他們是從哪個角度去衡量的?三星級(☆☆☆),如果只有“精彩極了”鼓勵式的愛或者“糟糕透了”嚴厲式的愛,巴迪的寫作之路有什么不同?這樣的分層練習,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難易程度,讓他們通過預設的問題再讀課文找出問題的答案,來提高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記得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給他的學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勞動的現成大廈,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磚的工作,同他一起來建造大廈,教他建筑?!敝R只有通過學生的自主建構才能真正長久地儲存于學生的大腦之中,才真正是學生所掌握的。課前分層布置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預習中找到能夠做的事,學得主動,學得積極,知識掌握扎實,智力得到開發(fā),能力得到培養(yǎng),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課堂分層練習
課堂練習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它既是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尺碼,又是教師教學效果的反饋。課堂練習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各有所獲,設計的習題達到復習所教的內容,促進所學知識的理解,那就要教師精心設計。在課堂練習的設計中,我采用“版塊壘分”的分層形式,既能很好的為課堂教學服務,又能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所謂課堂分層練習的“版塊壘分”式,即三版塊滿50壘分,第一版塊是走進課本,壘10分;第二版塊是走出課本,壘20分,第三版塊是感悟生活,壘30分。設計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既可滿足優(yōu)等生的要求,又可使中下等生練有所得,不同層次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同時,學生們又具有好強的心理,往往會知難而進,滿足自己探索和發(fā)展的需要,主動探究更高要求的練習,獲得更大的提高。
例如教學《怒吼吧,黃河》時,我設計的分層練習是:第一版塊走進課本,(一)根據課文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的黃河 ()的號子()的月光 ()的窯洞()的聲音 ()的朝陽()的油燈(二)結合課文的具體事例,光未然和冼星海是怎樣的人?第二版塊走出課本,《黃河大合唱》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經過你知多少,了解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的特殊形式。第三版塊感悟生活,你怎么看待釣魚島和南沙群島的問題?這樣的課堂分層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很好的訓練,使全體學生通過練習拓展學習空間,各有收獲,達到朱熹所言“圣人教人,各因其才,大以大成,小以小成?!?/p>
三、課后分層練習
學生完成作業(yè),是學生應盡的義務,也是老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途徑。但總有個別學生拖欠作業(yè)(通常都是一些學困生),與其說懶,不如說無奈。因為他們做不完,不會做,他們就像一頭被強行拖著走的牛,哪還有什么學習的動力與興趣可言呢?如何使課后練習不成為學生的負擔?那就要對課后的練習分層布置。我根據班里的實際情況,在課后分層練習中使用“自助餐”,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難度不同,類型各異的練習,把“被動做題”變?yōu)椤拔乙鲱}”。
“自助餐”的菜譜有:營養(yǎng)價值高的操作實踐題,使學生能夠學有所為;青菜類的基礎題,確保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甜品類的額外題,豐富學生的學識。例如我在布置《夏日絕句》這首古詩的課后分層練習時,“自助餐”的菜有:必吃的“青菜”(必做題)——背誦并默寫古詩;可吃的飯后果“甜品”(可做題)——找找讀讀抄抄學過的愛國詩;想吃的營養(yǎng)(選做題)——寫一寫有關的名人愛國故事。
課后分層練習實踐時,學生有的只選擇必做題,認為選做題是給優(yōu)秀的學生做的,自己沒有能力做選做題;有的學生只選擇選做題,認為只有做選做題才能顯出自己聰明,能力比別人強。針對這樣的現象,我首先解釋必做題與選做題不同的效果,及時提出只有一起做才能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并對不同等級的要求也做了解釋,允許學生選擇不同等級的要求,不允許學生單調地選擇作業(yè)內容。我并不指定由哪些人完成哪類難度的作業(yè),相信學生自己會挑選在自己能力范圍的作業(yè),即便有的學生選擇了超越自己能力范圍的作業(yè),我也只是鼓勵他去問比自己能力強的同學或提醒他與別人合作,在別人的帶領下,相信他的能力會更上一層樓。在這樣相對自由的空間里做作業(yè),會非常有興趣,會堅持到底,會隨時審度自己在這項作業(yè)中的能力地位,既而自己選擇調換作業(yè)難度或繼續(xù)克服此項作業(yè)的難度,會團結合作,會有自知之明,會不斷地自我調整和自我超越。
小學語文層次練習的設計,是一個提高和拔尖的過程。學生學習層次的不同,注定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的面是不一樣的,因此,語文的層次練習需要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層次練習的設計不只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更應該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跨學科的魅力所在,使學生在“廣”的基礎上享受語文“深”帶來的樂趣?!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樂學是教師教書育人的一種高水平境界,也是學生學習所要獲得的根本。
【參考文獻】
《也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課前預習》——陳德廣
《小學語文課堂練習之我見》——劉永芳
《分層設計小學中年級語文作業(yè),提高作業(yè)的有效性》——王茹蕾
單位地址: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城中山實驗學校 余雪梅
郵政編碼:517400
聯系電話:13553217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