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軍
[摘 要] 隨著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QQ微助教工具在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由于信息化教學在職業(yè)學校中關注度較高,而提升教學信息化能力至關重要。基于此,在QQ微助教形式下,采用文獻查閱法、調查分析法及舉例論證法,結合本校計算機網絡專業(yè)教師信息化能力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中職專業(y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呈現的現狀。然后,基于發(fā)展的角度,闡釋提升中職專業(yè)教師信息化能力的措施,為中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專業(yè)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 鍵 詞] QQ微助教;中職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1-0160-02
自教育部提倡中等職業(yè)學校信息化教學后,信息化教學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與重視。對信息化教學,其主要利用現代教育信息資源、技術等,在在線環(huán)境中所進行的一場活動[1]。在實際的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教師信息化能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信息化教學能力成為中職教師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而如何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師信息化能力,這成為當前亟須解決的問題?;诖耍疚膹腝Q微助教角度,展開提升中職專業(yè)教師信息化能力的實踐研究。
一、當前中職專業(y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
根據對本校計算機網絡專業(yè)教師信息化能力的調查與分析,大部分教師的信息化技能的掌握程度都處于初級階段,其現狀為教師信息化能力標準并不明確、教師對網絡空間利用程度不高、教師自身專業(yè)與信息化融合能力不強及教師對信息化培訓評價比較缺乏,以下是具體的內容:
(一)中職教師信息化能力標準并不明確
目前,中小學各城區(qū)的信息化水平推動快,且教師信息化能力有明確的標準。而與中職院校相比,它們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2]。據調查分析的結果顯示,大部分中職院校教師信息化能力只是參照中小學信息化能力的標準,其相關標準尚不明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手段更新意識,嚴重影響了中職教師信息化能力的發(fā)展與應用,不利于教師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
(二)教師對網絡空間利用程度不高
據調查顯示,中職教師平時工作比較繁忙,88%的教師為了教學設計才會利用網絡查找資料,以便課程學習與輔助教學。而90%的教師與他人QQ、微信交流能力較強,雖然網絡資源使用意識程度較高,但對信息化教學意識的增強,其所發(fā)揮的作用有限??傊處熇镁W路資源進行學習與教學,其利用程度并不高。例如,雖然有20%的教師有教學空間,但只是一個月或偶爾一次運用,在利用過程中,僅限于布置作業(yè)、上傳資料等,其他方面應用甚少,對所取得的效果不甚滿意。
(三)教師自身專業(yè)與信息化融合能力不強
基于新媒體時代,隨著“互聯(lián)網+”的應用,QQ微助教工具運用得越來越多。然而對中職教師運用情況的調查顯示,不足9%的教師會運用到微助教,有時運用可達22%,在比賽中運用占60%,有10%的教師一直在使用。這是由于教師信息化能力水平較低,不能將其與學科教學進行充分融合。有些教師對計算機專業(yè)本身感興趣而使用,大部分教師迫于競賽、公開課等教學才使用。在調查中可知,計算機專業(yè)教師信息化能力一般,對信息化融合處于初級狀態(tài)。
(四)教師對信息化培訓評價比較缺乏
目前,大部分教師已熟知信息化教師設計流程,同樣也認為,信息化應用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有利[3]。然而,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師培訓時間有限,并且每個院校的指標有限,大部分教師參與的機會相對較少。另外,當前中職院校教師信息化培訓相對單一且傳統(tǒng),還沒有后續(xù)評價系統(tǒng),可以利用的網絡資源參與評價較少,導致教師應用信息化能力教學存在困難,其主要表現在教師自身搜索能力有限、對信息技術手段應用有限及教學設計不合理等。
二、基于QQ微助教提升中職專業(yè)教師信息化能力的措施
進入新時期以來,通過對中職專業(y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的分析可見,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師信息化能力有待提高,而提高中職專業(yè)教師信息化能力所涉及的因素有許多,基于發(fā)展的角度,其針對性的措施為明確中職教學信息能力培養(yǎng)政策、充分利用中職院校網絡硬件、加強教師信息化培訓能力、建立虛擬化學習社區(qū)及健全信息化教學常態(tài)機制,具體內容如下:
(一)明確中職教學信息能力培養(yǎng)政策
當前,中職院校教師信息能力培養(yǎng)相關政策并不明確,而中職院校應以實際情況,結合地區(qū)經濟情況,合理制訂符合中職教師信息化能力的標準與相關政策[4]。例如,對教師信息化發(fā)展各階段的規(guī)劃需明確、適當延長教師參加實踐培訓時長、教學考核方面確定標準等。另外,相關部門可根據教師信息化能力,與其職稱、考核獎勵等方面進行掛鉤,促使教師認識到自身專業(yè)的不足,幫助教師明確自身的信息化提升方向,為其以后發(fā)展信息化教學而不斷努力。
(二)充分利用中職院校網絡硬件
對中職院校而言,信息化基礎建設對教師的信息化至關重要,而信息化硬件作為基礎條件,教師在提升自身信息化能力時,需借助媒體、微課等設施與系統(tǒng),將信息化教學落到實處,促使信息技術與專業(yè)融合。由此,中職院??筛叨戎匾曅畔⒒ㄔO,通過設置專項資金,為信息化平臺與建設打下基礎。例如,對網絡平臺的建設,包括教師的教學服務系統(tǒng)、共享與管理系統(tǒng)等。另外,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包括多媒體教師的建設及改造等。
(三)加強教師信息化培訓能力
目前,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化教學的不斷推進,對中職教師而言,信息化應用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其具體措施為:首先,加強學校院長、信息技術管理人員等培訓,為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奠定基礎。其次,通過建立相關的專家培訓隊伍,加強對教師信息化教學培訓,使教師集中時間、全身心投入知識與技能的系統(tǒng)學習中[5]。最后,加強教師信息化培訓后期測評,以此檢驗教師信息化培訓后的成果,增強教師教學的時效性。以上培訓可分為集中、網絡及日常培訓。其中,集中培訓可聘請相關專家,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提升;而網路培訓,可利用QQ、微信等工具,選擇優(yōu)秀的課程資源分享給教師,教師通過網絡獲取相應的學習資源;日常培訓可要求教師采用信息化教學方法進行課件設計,將信息化考核放入日常生活中,加強教師對信息化教學能力。
(四)建立虛擬化學習社區(qū)
在日常的信息化資源搜索過程中,由于網絡上資源比較多,在實際篩選過程中教師處于迷茫狀態(tài),并且在篩選過程中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而所取得的成效甚微,這是由于教學資源未充分整合。由此,通過利用QQ微信等工具,搭建信息化虛擬學習社區(qū),把信息化資源匯集起來,引導教師建立學習型微博,形成線上線下交流學習共同體,在此環(huán)境中教師通過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利用QQ微助教系統(tǒng)等,對信息化知識進行儲備與學習[6]。另外,通過將信息化資源進行共享,建立示范性虛擬仿真中心,為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礎的同時,方便教師隨時隨地學習。
(五)健全信息化教學常態(tài)機制
信息化教學是一項系統(tǒng)化工程。健全信息化教學常態(tài)機制,可通過系統(tǒng)規(guī)劃形成信息化整體合力[7]。另外,通過完善信息化教研制度,開展信息化教研教改等活動,鼓勵教師進行信息化課程建設,從而將信息化教學趨于常態(tài)。此外,學校應該對信息化師資隊伍進行常態(tài)化建設,通過培養(yǎng)其領軍人物或建設教學團隊,加強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引領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成長,為中職院校學生教學效果提升提供幫助。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QQ微助教提升中職專業(yè)教師信息化能力的實踐研究,了解了當前中職專業(y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提出了提升中職專業(yè)教師信息化能力的措施,即明確中職教學信息能力培養(yǎng)政策、充分利用中職院校網絡硬件、加強教師信息化培訓能力、建立虛擬化學習社區(qū)及健全信息化教學常態(tài)機制,為中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專業(yè)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劉芙.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培養(yǎng)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10):161.
[2]鄧清亮.中職教師信息化能力建設的培養(yǎng)[J].決策探索,2017(10):70-71.
[3]王燕麗.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yǎng)策略[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4(32):75-77.
[4]付云.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與培訓課程開發(fā):以廣西為例[D].廣西師范學院,2013.
[5]幸聰.“互聯(lián)網+”時代下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策略[J].信息與電腦,2016(1):241-242.
[6]朱婷婷.試論中職教師信息化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4(1):79.
[7]李春燕,張翼然,周麗娟,等.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狀及對策探討[J].職教論壇,2014(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