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惠梅
【摘要】學生接受教育的開端就是小學,小學語文在小學教學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小學語文是讓學生了解語言的基礎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良好互動也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師生互動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意與學生話語溝通,確保學生能夠理解講述的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師生互動;話語溝通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言具有多樣性,小學語文就是讓學生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學科,讓學生學好語文的前提就是教師要與學生進行話語溝通,展開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與學生溝通過程中,才會知道學生的想法,知道學生可能對哪個知識點不是很理解,著重講解學生不理解的點,達到教學目標。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意義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大多都是教師講述的,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與學生互動必不可少。小學生表達問題的能力有限,有時這節(jié)課上的知識點可能沒有完全消化理解,但是自己又沒跟老師說,導致后來的課程可能會出現(xiàn)跟不上的時候。例如小學生在學習拼音的時候,可能有哪個拼音沒學好,就導致語文課本中文字上面的拼音拼讀不出來。以人教版語文課本為例,《樹和喜鵲》這篇文章,如果哪個學生sh這個拼音沒學好,那這篇文章靠自己通讀可能會吃力,此時,小學語文課上教師與學生進行良好的語言溝通顯得十分重要,在溝通中可以知道學生對課程的理解程度,有哪些理解不好的地方及時加以引導,讓學生更好地消化理解知識內(nèi)容。
課堂上的主體就是教師與學生,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興趣是他們學習的動力,因此,小學語文課堂上應該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讓學生對這門課產(chǎn)生一定興趣,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師生關(guān)系也對學生學習知識有著直接影響,假如課上師生關(guān)系不和諧,那學生自然不愿意上這門課。所以,小學語文課堂中構(gòu)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也至關(guān)重要。此時,教師與學生良好互動有利于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的構(gòu)建。教師在講述知識過程中,與學生互動交流,讓學生課上敢于說話,敢于對不理解的問題進行提問。這樣,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也理解了課上所學,在與教師互動的過程中,也學會了怎樣與他人溝通互動。小學語文教師在課上與學生進行良性互動,可以幫助學生良好發(fā)展,也為以后講解知識做鋪墊。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沒有良好的溝通互動的原因
(一)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
我國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一般都是以老師講為主,學生在臺下聽,這種模式雖然保證了課堂紀律,但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數(shù)心智尚未成熟,自身缺乏思考的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靠自己的思路來給學生講課,學生只能在按照老師設計好的方法進行學習,沒有自己的思考,難以對這門課產(chǎn)生興趣,也就沒有了積極性。教師主導的課堂,不與學生進行話語溝通,課上沒有互動,教師不知道學生對課程的真正理解程度,也就不知道哪些部分應該著重講解,學生學習效率低下。
(二)對小學語文教育的特殊性認識不足
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活潑,好奇心強,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此時,小學語文教師不能為了維持課堂秩序而不去與學生溝通。小學語文教育不同于其他時期的教育,小學期間正是為學生以后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打基礎的時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小學語文教育的特殊性,多與學生進行話語溝通,課上有效互動,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為學生以后學習做鋪墊。
三、小學語文師生互動溝通的途徑
(一)利用角色扮演進行話語溝通
小學老師想要與學生進行溝通,必須構(gòu)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才能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老師與學生進行話語溝通少不了運用好的技巧。老師要了解學生內(nèi)心所想,需設計一些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案,達到師生之間有一個良好的話語溝通。比如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驚弓之鳥》這篇課文主要是想讓學生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這時期的小學生已經(jīng)對拼音有了一定概念,這時候教師可不必過于注重課文的朗讀,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扮演。《驚弓之鳥》這篇課文中,有魏王還有更羸這個射箭能手,還可以讓一名學生扮演鳥,這樣在學生角色扮演中,學生自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更透徹了,老師在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中與學生互動溝通,學生在與老師的溝通過程中學會了知識,也得到了樂趣。這樣有利于課堂整體效果的提升,通過角色扮演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課上認真聽課,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在學生討論時進行話語指導
小學語文課本非常多樣化,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話語溝通十分關(guān)鍵,在與學生的溝通中,知道學生內(nèi)心的想法,因材施教,換位思考。小學教師應該把握住小學語文教材多樣性的特點,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全方位了解學生,盡自己所能幫助學生學習,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的本領,也在與學生的互動中達到自身教學目標,一舉兩得。教師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要想學生所想,學生在學習完一篇課文后,要求他們對這篇課文進行討論,比如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中《中彩那天》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父親中了一輛嶄新的奔馳汽車,但是孩子在他的臉上絲毫喜悅之情都沒有見到,后來聽到他母親的講述,才知道這輛汽車不是屬于自己家的,而是屬于父親的一個同事,因為當時父親買彩票的時候同事讓幫忙捎一張,時間過去很久了,那位同事已經(jīng)不記得彩票的事了,但他的父親良心上還是過意不去,在汽車與道德面前選擇了道德,而且他的父親覺得打電話通知他同事的時候是家里最富有的時刻。學完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有的同學會感覺父親的同事都忘記這回事了,那汽車就留在自己家里就好了,而有的學生會認同文中父親的做法,把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還回去。這時老師對學生進行話語指導,告訴學生怎樣的做法才是正確的,教導學生不屬于自己的東西要還給別人,不要在金錢面前失去道德,在學生自己討論差不多的時候,教師對其進行教導,與學生良性互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教學目標。
(三)創(chuàng)造表達機會,鼓勵學生發(fā)言
在小學生上課的過程中,有很多學生不敢說出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想法,可能是出于害羞,也可能是膽怯。此時,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先找出課文中的難點重點,引導學生主動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問題。例如,在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有一篇文章是《少年閏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朗讀這篇文章,然后給學生留出幾個問題,在《少年閏土》這篇文章里,課文主要記述了“我”和閏土的哪幾件事,閏土對你們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讓學生在文章里找出描寫閏土外貌的句子。鼓勵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回答,讓學生踴躍發(fā)言,充分提供給學生表達機會,學生憑借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表達出自己所想所感,鼓勵學生積極動腦思考。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揮出其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對語文課堂有一定興趣,敢于和老師溝通,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憋在心里,也不敢說。教師在課上提問的時候,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展開不同問題的提問,盡量鼓勵到每一個學生,教師對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有著直接影響。課堂上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的建立也尤為重要,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式對學生日后學習都會有重要影響。因此,小學語文在教學時,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并在課上多進行提問,多留給學生一些表達機會。
四、結(jié)語
小學語文課堂是一個可以啟發(fā)學生智慧的場所,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多和學生話語溝通,其蘊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課上,一味按照教師的想法教學,只會讓學生產(chǎn)生思維定式,因此,在課上與學生進行互動也少不了,教師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才會明白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而加以引導。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姚露.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探析[J].未來英才,2017(17).
[2]賓敬禹.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探析[J].小作家選刊,2017(16).
[3]羅謀兵.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探析[J].讀與寫,2017(1).
[4]董娜.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探析[J].山海經(jīng)(故事),2017(4).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