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下所有兒女一樣,我從小就被父母寄予美好的期望:他們給我取名“玉娥”,希望我像寶玉一樣美麗溫潤。在20年的從教之路上,我始終牢記“玉雖有美質(zhì),在于石間,若無良工琢磨,與瓦礫無別”。于是,我和我的學生不斷自我打磨,努力“潤澤以溫,仁之方也”。
創(chuàng)意“仙”行——用愛心呵護孩子全面發(fā)展
活動對于一個班級而言,就好像一根紐帶,沒有這個紐帶,班級如同一盤散沙,不可能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常規(guī)活動長期有——不斷激勵促進步。
“愛的三部曲”,增加班級凝聚力。每學期初,我們班通過“愛的三部曲”,讓孩子感受到身邊有可愛的同學和可親的師長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良好的班風逐步形成。
“榮譽護照”,記錄成長的腳步。我們班每個孩子都有一本“榮譽護照”。每天,我們都會將孩子在學習、禮儀、環(huán)保和鍛煉4個方面的表現(xiàn)以積分的形式記錄在“榮譽護照”上,并以此為依據(jù),每周、每月、每學期評選出各類班級之星。作為全班學生學習的榜樣。
隨著孩子好習慣的養(yǎng)成,我們的評比也不斷完善升級。由原來我一人評價變成了學科教師、班級小干部和我共同參與,被評為“班級之星”的同學還能擔任班級“小導師”,幫助他人進步。榮譽制度式評價雖然只是一項常規(guī)評比,但它不僅激勵學生,也約束著學生,讓孩子在學會自我管理的同時,也在學習管理他人。
實踐活動時時有——動手動腦促成長。
我結合學校活動安排,組織開展班級活動,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個性,班級凝聚力增強了,學生有著強烈的歸屬感。
我?guī)W生參觀長江日報社印務中心,了解報紙的產(chǎn)生過程,親眼見證白紙如何印上鉛字,學習用儀器精準校對;我?guī)W生相聚益海糧油公司,了解食用油的制作過程,組織烘焙比賽;我?guī)W生走進城市規(guī)劃展示館,回顧城市的發(fā)展歷史,講述城市的故事;我?guī)W生步入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尋春的腳步,賞十里桃花;我?guī)Ш⒆酉蚓频甏髲N學水果的花式切法,學習制作水果拼盤……在活動中,他們真切感受事物,開闊視野,勤于思考,不斷提高實踐技能。
創(chuàng)意活動經(jīng)常有——培養(yǎng)情趣促發(fā)展。
清晨合影,培養(yǎng)時間觀念。工作日的早上,我會早早來到教室和早到的孩子合影,然后上傳至班級相冊。孩子們也會早早到校,美好的一天就在“拍照、交作業(yè)、讀書”中有序開啟。
“魔力手環(huán)”,激發(fā)運動潛能。我賦予一個普通手環(huán)以非凡魔力,告訴學生“魔力手環(huán)”能幫助勤勉的人成為運動健將。孩子們信以為真,班級體育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好爸爸證”,拉近親子關系。邀請爸爸參加親子游戲,共享親子時光,孩子為爸爸頒發(fā)“最佳爸爸證”。在這個活動中,孩子知道珍惜,懂得感恩,學會表達愛,也悄悄拉近與父母的心。
個人專輯,珍藏美好記憶。給孩子們送禮是我們班特有的活動。每名學生學期末獲得一份個人電子相冊,畢業(yè)時獲得一套專享版明信片??吹轿揖贫傻亩Y物,孩子們愛不釋手,珍藏于心。
共情“仙”行——用同理心搭建家校合作之橋
老師和家長的相遇,是為了共同呵護孩子的美好童年。在這場相遇中,如果老師與家長因理解而合作,因合作而成長,最終必定會達到共贏的理想境界。
家長講壇——上講臺展示,教育觀念改變教育行為。
小霏是我們班的“超能”女孩,成績優(yōu)異,才藝出眾,還是作文競賽和體育比賽的獲獎“專業(yè)戶”。這樣一個優(yōu)秀的中隊長卻在一次區(qū)優(yōu)秀學生推薦中落選了,原因是她不愛參加班級活動。
小霏媽媽開始不以為然,認為孩子成績優(yōu)秀就行。恰逢班級開展家長講壇,我邀請她給學生講一個繪本故事,親自感受集體活動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第二天,她給我打電話,說自己觸動很大,覺得集體活動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今后一定支持孩子參加。從那以后,小霏積極參加各項集體活動,最后以最高票當選學校大隊長。
家長學?!堖M來對話,在傾訴與傾聽中獲得自我覺醒。
在和家長的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最苦惱的是不知如何與孩子交流。一位好家長不只是通過讀書、聽講座修煉而成的,更需要經(jīng)歷體驗和交流的過程,實現(xiàn)一種內(nèi)心的自我覺醒。為此,我借助家長學校為家長和孩子之間搭建了一座溝通的橋梁,讓家長傾聽孩子的心聲。當爺爺聽到孫子“放學時,我最怕爺爺闖進隊伍把我拉走”的錄音,當媽媽看到女兒“我一直很努力,可是奧數(shù)成績就是提升不了,請媽媽幫幫我”的求救信,當爸爸收到兒子“請您少喝酒,多陪陪我,再等我就長大了”的愿望卡時,都流淚了。這些純真的話觸動了家長的心,激發(fā)了大家分享、交流的欲望。大家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不斷提升教育理念,學習教育方法。
親子活動——走出去體驗,在親密接觸中增進彼此感情。
為了增進親子關系,創(chuàng)造家長與孩子親密接觸的機會,我還組織了不少親子活動?!坝H子背背團”“媽媽抱抱我”“全家總動員”“爸爸帶我跑”等特設的親子游戲讓家長和孩子在歡笑中拉近了距離,不少家長感覺自己是一個超齡兒童,同時,父母更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天。
引領“仙”行——用協(xié)作心分享智慧育人經(jīng)驗
傳授技巧,打造團隊文化。作為武漢市功勛班主任劉紅工作室的成員和學校名優(yōu)班主任工作室的骨干,我深深感到一個人的成長不僅需要自己的努力,更需要專家的引領和團隊的合作。因此,我也樂意充分發(fā)揮骨干班主任的示范引領作用,指導老師設計班隊會、參加德育競賽、分享育人經(jīng)驗……我和我的同事在交流中不斷思考,在碰撞中相互啟迪,在分享中努力收獲,在幫扶中共同成長。
作為教研組長,我不僅帶領組里的老師研討語文教學,還積極開展德育備課,學習育人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分享帶班經(jīng)驗,探討熱點問題,籌劃德育活動……年級德育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我注意協(xié)調(diào)正副班主任關系,調(diào)動所有教師參與德育活動,齊抓共管,讓“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落到實處。
傳播經(jīng)驗,助推同行發(fā)展。除了幫助本校班主任,我還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經(jīng)驗和更多校外老師分享交流。近年來,我被學校聘為暑期青年骨干教師培訓班指導老師,被湖北省第二師范學院教科院聘為湖北省楚天中小學卓越班主任高級研修班培訓課程建設委員會指導專家。2015年,我受邀為荊門市小學班主任培訓班學員作專題講座,為湖北省第四屆楚天中小學卓越班主任高級研修班授課。2016年,我受邀為全省新進教師進行班主任培訓,和武漢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師范生分享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我還受邀參加全省師范生聯(lián)盟慕課拍攝,主講《班級活動的創(chuàng)意與實施》,獲得專家和師范生的廣泛好評。
研學“仙”行——用求知心探索育人新思路
勤于鉆研,提升育人水平。作為一名有著20年教齡的班主任,我深知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隨學生發(fā)展的腳步。為此,除了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我還積極參與湖北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課題《小學“色彩德育”研究》和學?!笆濉闭n題《小學德育備課制的有效性實踐研究》,對德育的內(nèi)容和形式及評價方式等進行了深入有效的研究,這兩項課題都如期結題。在校本課程創(chuàng)建中,我也擔任了課題組成員,和老師自主開發(fā)了《光影秀》校本課程,并已投入課堂實踐。我執(zhí)教的研究課《一個人的樂隊》在全校展示,并接待了國培校長培訓班和英國、法國教育交流團。我個人還申報了武漢市德育課題《小學家長學校班本化活動實踐研究》,正在深入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
這些年來,我多次參加省市區(qū)骨干班主任高級研修班,還隨武昌區(qū)教育局代表團參加全國德育大會,并在湖北省第三屆楚天中小學卓越班主任高級研修班的培訓中獲得“優(yōu)秀學員”稱號。在后期的自主研修中,我堅持參加每月一次的網(wǎng)絡研討,并撰寫教育敘事。我還通過教育云平臺、微信朋友圈、QQ空間、“班主任之友”網(wǎng)站等網(wǎng)絡平臺發(fā)表文章,與更多的專家、老師、家長、朋友、學生交流探討。我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撰寫的德育論文、案例、教學設計也在各級比賽中獲獎。
敢于嘗試,形成德育新經(jīng)驗。信息化時代,網(wǎng)絡技術廣泛應用,我也不斷嘗試,努力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的優(yōu)勢,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為了方便交流,我建立班級QQ群和微信群,開通了班級空間,取名為“我們在一起”,寓意我和家長、學生都是大家庭中的成員。在群空間中,我堅持反饋一日常規(guī)和綜合表現(xiàn),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及時解決問題;我堅持報道特色活動,讓家長足不出戶就能全方位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真切感受孩子繽紛的校園生活;我堅持公示各項安排,通過黑板報、告知單、空間日志等多種途徑讓家長對學校工作了如指掌;我堅持拍攝學生成長瞬間,用照片見證他們的成長;我堅持定期和家長面談,通過交心談心、答疑解惑共同探討教育教學好方法……我們班還建立了班級公眾號“武小一葦杭之”,推送育兒文章,展示班級文化,為家校開辟更廣闊的交流空間。
網(wǎng)絡媒體還成為師生、生生、家?;訉W習的平臺。指導學生戴紅領巾、整理書包、學習廣播操……微視頻是絕好的老師;展示學生優(yōu)秀作業(yè)、精彩表演……美篇、初頁等APP當仁不讓;制定班級規(guī)章、商量班級活動,這些參與度高的事都可以通過網(wǎng)絡會議高效完成。
芝蘭玉樹,玉汝于成;教育如斯,生命如斯。我愿帶著一份自信與超脫和我的學生一起努力打磨,創(chuàng)造教育奇跡。
責任編輯 劉玉琴
兼職校對 汪 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