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勝 李青芳
【摘要】加強對少年兒童革命傳統(tǒng)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引導少年兒童銘記革命歷史,崇尚革命英雄,繼承革命事業(yè)是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增強未成年人愛黨愛國的社會主義情感的重要舉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新時代對“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最好詮釋。少年兒童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逐漸形成的年齡階段,加強對少年兒童革命傳統(tǒng)教育是培養(yǎng)少先隊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革命傳統(tǒng)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
少先隊組織的任務就是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育人,為下一代鑄魂添翼。這是少先隊組織和少先隊工作的戰(zhàn)略意義和歷史定位。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加強對少年兒童革命傳統(tǒng)教育,自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共產主義信仰,堅定社會主義道路,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zhàn)略任務。
一、講述英雄故事,培養(yǎng)革命氣質
純粹的共產主義理論是枯燥的,是少先隊員很難理解的。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少先隊組織要經常性地開展講故事活動。把具有鮮明主題的革命傳統(tǒng)中的英雄人物故事融入到書本、融入到隊會和講故事活動中來。近年來,因多種原因,學校教育中革命英雄的故事已經很少學習了。學生崇拜的對象逐漸變成了各種明星,模仿他們的行為,模仿他們的處世態(tài)度。而現(xiàn)在所謂的明星常常表現(xiàn)出散漫的人生態(tài)度,散發(fā)著資本主義自由化的言論,對少年兒童的世界觀形成極具危害。少先隊就是要把這種影響奪回來,為孩子們講英雄的故事,讓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和劉胡蘭等英雄人物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和驕傲,培養(yǎng)孩子們堅定的革命英雄主義的理想理念,對孩子們強調“愛祖國、講奉獻”的革命傳統(tǒng),培養(yǎng)孩子們“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素質。
二、學唱紅色歌曲,體驗革命浪漫
現(xiàn)實中兒童歌曲本來就不多,優(yōu)秀的兒童歌曲就更少之又少,而流傳至今的革命歌曲都是優(yōu)秀的作品,如《閃閃紅星》《共產兒童團歌》《歌唱二小放牛郎》等是革命歌曲中的精品。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革命者遠大的革命理想和浪漫主義情懷,能夠深刻打動人的心靈。少先隊組織要經常教孩子們唱革命歌曲,在平時唱,在活動時唱,在升旗時唱,在開會時唱,讓優(yōu)秀的革命歌曲占據(jù)校園主陣地,讓孩子們在學唱紅色歌曲潛移默化的受到革命教育,感受偉大的革命精神,體驗革命者的共產主義理想。
三、編排革命短劇,體會信念堅定
語文課本中蘊藏許多革命傳統(tǒng)故事,是編排革命戲劇的好腳本,像《英雄的雨來》《小英雄王二小》《十六年前的回憶》等,短劇能很好得讓演員步入到戲劇角色中,更好得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少先隊經常排演一些革命短劇,讓少年兒童走進革命前輩的心中,體驗先輩們堅強的革命意志,感受先輩們堅定的革命信念。
四、弘揚雷鋒精神,提升道德情操
雷鋒精神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袄卒h”二字,已成為人們心目中熱心公益、樂于助人、扶貧濟困、見義勇為、善待他人、奉獻社會的代名詞,少先隊組織要持續(xù)開展學雷鋒活動。通過弘揚雷鋒精神,美化、凈化學生的心靈,凝聚學生團結互助、奉獻愛心的思想品質,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少先隊要始終堅持以學雷鋒活動為主體,堅持校園文化建設等主題活動開展與學雷鋒活動結合起來,建設學雷鋒文化長廊和雷鋒紀念室,制作學雷鋒活動圖文展板。引導學生在學雷鋒活動中深入社區(qū)、工廠、敬老院等開展各種“學雷鋒”活動,實踐“我的中國夢”,尋找身邊的道德榜樣,激發(fā)學生的正能量,在校園中形成“人人學雷鋒、天天做雷鋒、時時有雷鋒”的良好氛圍。
加強對少年兒童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終是為了指導少先隊員的行為,并通過日常習慣表現(xiàn)出來。因此,少年兒童要在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自覺行動和行為習慣。相信通過鮮明主題的少先隊活動,多學科交叉的課堂引導,少年兒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一定能取得實效,能夠為實現(xiàn)中國夢提供人力支撐,能夠為祖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出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澤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報,2007-04-03.
[2]臧萬學.活動道德教育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
作者簡介:薛永勝(1973.10—),男,漢族,安徽定遠人,本科,安徽滁州市瑯琊區(qū)工農小學,中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德育教育;李青芳(1982.01—),女,漢族,安徽滁州人,本科,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區(qū)紫薇小學,中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