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磊
【摘要】當今高中生的生命教育課程在現(xiàn)實情況下極度缺失,而高中歷史作為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其中有很多地方可以穿插進行生命教育。而教師則應在歷史課堂中穿插進行生命教育。
【關鍵詞】高中歷史;生命教育;滲透策略
當今社會,國家的基本國情發(fā)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不管是學校還得家庭,甚至是社會,都對下一代的教育嚴之又嚴。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的學習壓力與日俱增,每個人都承擔著考學的壓力,對名校的渴望使得學生和家長太過注重學習成績和學習教育,而忽視了最根本最必要的生命教育,素質(zhì)教育也難上加難。高中生因為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壓力或是其他各種原因,讓他們體會不到生命的意義及其重要性。再加上當今高中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受到家里萬千寵愛于一身,比較容易產(chǎn)生自我甚至是自私冷漠的情感性格,個性十分明顯,但缺少顧全大局的個性。高中生是青春期中特征最明顯,最容易兩極分化的時候,這些高中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又處于青春期這樣一個尷尬的年齡段,身心都承受著十分矛盾的壓力,矛盾使得他們?nèi)菀桩a(chǎn)生十分痛苦的情感變化,再加上個別家長過于極端:對待學生重學習,輕交流,使得現(xiàn)在高中生出現(xiàn)問題事件屢見不鮮。有數(shù)據(jù)表明,當今青少年犯罪的幾率大大增加,犯罪年齡也逐漸變小,自殺率也同樣是觸目驚心。導致這些的一大原因就是教師作為傳到授業(yè)解惑的人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高中學習階段,能夠給學生一個好的正確的方向,使得學生以后的人生之路不會走錯,這在高中生群體中很有必要。而教師具有專業(yè)思維和專業(yè)能力,想比各種人士,教師就是充當這個指路人最好的人選。生命教育是一個學生必須接受的最基礎,最根本的教育,指讓高中生真正了解生命的含義與內(nèi)涵,知道生命的可貴與獨一無二,并且培養(yǎng)與提高他們分析與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從而最終讓他們得以健康快樂健全善良的成長。高中,正是一個可以初步形成自己人生觀,價值觀的時間段,是一個人一生的黃金階段,學生在這個階段有很強的塑造能力即可塑性。而歷史課又可以給他們充分自己思考的時間。下面,筆者從立足歷史教材、實現(xiàn)理實一體、整合多種教育資源三個層面,論述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滲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從課本出發(fā),尋找穿插點
因為是在高中歷史課堂中,所以一切的出發(fā)點必須是歷史。而歷史課本中有大量的事實案例可以給同學們進行擴充講解。比如南京大屠殺,可以給同學們觀看有關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播放幸存人的回憶視頻和感想,讓他們知道死亡數(shù)量巨大的大屠殺對于人類進展史是一種怎樣的毀滅。通過幸存人口的回憶,讓他們知道生的可貴,對和平的渴望。在備課時就要深挖課本,熟讀課本,并且在課前一定要查閱大量的影音資料,制作好課堂視頻。讓同學們在課堂上就要受到強烈震撼,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在講解有關歷史的時候我們就要讓學生知道,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借鑒歷史,不要重蹈舊轍。并且知道生命的價值和它的意義,讓學生的靈魂受到洗滌。
二、實現(xiàn)理實一體
理實一體化,顧名思義,就是教師要在高中歷史課堂中滲透生命教育的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讓他們切身感受,自我表達??梢耘e一些反面歷史案例,讓學生們從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給同學們講解長征的艱苦,那么多人因為食物不足而犧牲,但意志仍存。為了生,為了祖國最后的勝利,吃樹根,啃皮帶,條件艱苦卻不言苦,吃盡苦頭,受盡折磨,為了最終的勝利,那么多的革命先烈壯烈犧牲。還有那些戰(zhàn)友在只有一個生存機會的時候所體現(xiàn)出的革命情誼,生之恩,無不讓人為之動容。所有這些經(jīng)典細節(jié),需要教師在課前搜集相關視頻資料,或是讓同學參觀烈士紀念碑,或是采訪家中老人有關艱苦歲月的看法,讓學生們深切了解現(xiàn)在的和平年代來之不易,我們的生命是上萬人的生命換來的,我們必須好好珍惜。之后可以布置相關作業(yè),比如寫觀后感或是主題班會或是自由即興演講,加深同學們的思想體會。
三、整合多種教學資源
新課改指出,教材是主要的教學載體,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教師必須要整合書籍、多媒體、社會等多種資源。只要有利于最終的教學目的,我們不妨都可以進行嘗試。向他們宣傳正確積極的價值觀,并告訴他們要成為一個有自己的自主思想,不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的人。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我們必須要努力珍惜并為之奮斗。
總而言之,歷史課堂是生命教育的一個良好載體,歷史極其豐富多彩,內(nèi)容精妙,很多歷史事件,歷史小故事都可以拿來當做模板,讓學生學習歷史的同時,了解生命,了解活著的意義,了解每個人都生命都只有一次,何其可貴。生命教育,不能僅僅拘泥于政治語文課堂,應該貫穿于各個科目,比如說歷史。高中生情志發(fā)展處于矛盾階段,個性易沖動,做事易莽撞,很少思前想后,往往會做出一些悔恨之事。這些,不僅要追究父母的家庭教育缺失,老師學校也有義務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讓他們在動蕩的青春期可以盡量理智開心的度過,并且逐漸長成一個完整的人。并且在歷史課堂上,學生的活躍度相對較高,課堂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學生往往會踴躍發(fā)言,這種群體效應在生命教育的渲染度上來說很起效果。在高中歷史課中,生命教育不僅可以開展,而且很有開展的必要,對高中生的高中生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一種人生的指引,最大程度的保護他們免受不良信息的侵擾和高強度學習的精神折磨。這種教育很有必要,可以大面積開展。
參考文獻
[1]江鳴.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的幾點嘗試與探索[J].學周刊,2018(03).
[2]汪強.探求有效途徑構建高中歷史有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7(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