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麟亞 任紅兵 楊燕 楊濤
[摘要] 目的 分析標準體系跟蹤評價對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方法應用情況。方法 選定2015年5月受調對象第三方實驗室、企業(yè)檢驗部門、政府檢驗機構,使用問卷調查及質量控制方法,觀察并分析結果情況。結果 企業(yè)檢驗部門評分明顯高于政府檢驗機構(P<0.05)。93.8%(991/1 056)的調查對象認為現行標準體系可以完全滿足或基本滿足工作需求。50.7%(535/1 056)受調對象認為樣品前處理方法最需修訂;第三方實驗室、企業(yè)檢驗部門、政府檢驗機構檢驗項目需增加的建議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92.4%(976/1 056)受調對象指出需要增加快速檢驗方法。結論 GB 4789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標準體系整體評估良好,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檢驗方法;標準體系;跟蹤評價;食品微生物學
[中圖分類號] R1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2(a)-0017-03
Tracking Assessment of Standardized System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 Method
ZHU Lin-ya, REN Hong-bing, YANG Yan, YANG Tao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Chongzhou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Chongzhou, Sichuan Province, 61123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acking assessment of standardized system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 method. Methods The third-party lab, inspection department of enterprises and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of governments in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urvey objects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the questionnaire and quality control method. Results The score in the inspection department of enterprise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t of inspection institutions of governments(P<0.05), 93.8%(991/1 056)of the survey objects supposed that the current standardized system can totally meet or basically meet the work demands, and 50.7%(535/1 056) of the survey objects supposed that the pretreatment method of samples needed to be revised, the difference in the suggestions needed to be added between the thre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92.4%(976/1 056) of survey objects pointed out the rapid test method needed to be increased. Conclusion The tracking assessment of standardized system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 method is good,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Test method; Standardized system; Tracing assessment ;Food microbiology
全球性食品安全問題日漸突出,控制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控制被納入重點項目。為確保食品安全,需建立食品中的微生物限量,同時健全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方法體系。GB 4789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構成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不可或缺一環(huán)。參照衛(wèi)辦監(jiān)督函〔2012〕913號[1]要求:“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總則、培養(yǎng)基和試劑的質量要求、各類食品檢驗的采樣方案及各項微生物檢驗方法構成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方法體系。其融入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方法體系以問卷調查形式跟蹤探究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方法體系,并對系統(tǒng)做出系統(tǒng)評估,利用跟蹤獲得相對客觀的評價結果,以此引導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方法標準體系優(yōu)化工作開展。結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與2015年5月對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方法標準體系跟蹤評價研究情況,現將具體研究作下述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5年5月開始該次問卷調查,跟蹤評估對象中西部省份22個,檢驗人員分別來自第三方實驗室、企業(yè)檢驗部門、政府檢驗機構,調查輻射范圍省及直轄市19個。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 128份,因為一些原因而終止調查72份,回收調查問卷1 056份。第三方實驗室檢驗人員調查問卷5.3%(56/1 056),企業(yè)檢驗人員調查問卷45.8%(484/1 056),自政府檢驗人員調查問卷48.9%(516/1 056)。
1.2 方法
①問卷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形式開展研究,通過現場調查及郵件等實施具體工作。問卷調查由3個部分構成:分為是調查對象信息、GB 4789標準體系技術評價,開放性問題。在調查對象信息中,其包括對象姓名、學歷及人員類別等。在GB 4789標準體系技術評價中,標準完整性評分、標準合理性評分、標準可操作性評分、標準整體滿意度評分替代方法存在性工作需求滿足性原因及快速檢驗方法增加必要性等;在開放性問題中,標準實施問題及意見。②質量控制。服用上級安排,協助實施下列任務:組織調查培訓省份,安排工作任務。需各省編制具體調查方案,組織調查人員開展培訓工作,為確保數據錄入無誤,采用雙人錄入。利用電話咨詢及現場督導等方式解決調查中出現問題,保證方法真實,數據有效。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做統(tǒng)計學分析,將該次研究數據輸入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中,以(%)表示計數資料,并予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調查對象對標準整體評價結果
低頻幾乎不用及一年1~2次;中頻半年及兩月各1~2次;高頻為每月及每周1~2次。第三實驗室低頻10.6、中頻14.2、高頻74.9、完整性平均分4.15、合理性平均分4.31分、可操作性平均分4.16分、滿意度平均分4.12分,企業(yè)檢驗部門低頻6.5、中頻8.1、高頻84.9、完整性平均分4.27分、合理性平均分4.24分、可操作性平均分4.15分、滿意度平均分4.27分,政府檢驗機構低頻8.0、中頻14.8、高頻77.0、完整性平均分4.04分、合理性平均分4.09分、可操作性平均分4.08分、滿意度平均分4.10分。第三方實驗室、企業(yè)檢驗部門、政府檢驗機構的完整性平均分、合理性平均分、可操作性平均分及滿意度平均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可操作性評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標準體系內容評價
2.2.1 GB 4789中增加快速檢驗方法必要性調查結果分析 92.4%(976/1 056)受調對象認為需要GB 4789中增加快速檢驗方法,第三方實驗室、企業(yè)檢驗部門及政府檢驗機構的受調對象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認為有必要增加快速檢驗方法的調查對象中,81.1%(792/976)認為國際組織認可的快速檢驗方法適合納入國家標準體系,選擇了解15.3%(149/976),不適合納入人群3.6%(35/976)。適合納入理由中與實際接軌53.5%(424/792)、滿足工作需求81.3%(644/792)、完善標準體系59.6%(472/792)。22.9%(8/35)受調對象認為存在商業(yè)品牌問題,71.4%(25/35)認為不適合作為強制方法。
2.2.2 GB 4789對滿足基本工作需求性調查結果分析93.8%(991/1 056)受調對象認為現行標準體系符合工作需求,各結構調查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認為基本滿足和不能滿足工作需求的調查對象中,16.0%(115/719)認為某種特定微生物檢驗方法不足,18.5%(133/719)認為檢驗方法可操作性差,56.1%(403/719)認為檢驗時限長。64.5%(260/403)認為在食源性疾病等應急檢驗任務檢驗時限過長不符合工作需求66.0%(266/403)認為在食源性疾病等保質期較短的食品檢驗時限過長不符合工作需求,13.2%(53/403)認為GB 4789檢驗檢驗時間過長,不符合需求。
2.2.3 標準體系完整性調查分析 第三方實驗室、企業(yè)檢驗部門及政府檢驗機構需要增加檢驗項目建議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4 現行GB 4789標準體系修訂標準調查結果分析50.7%(535/1 056)受調對象認為需修訂樣品前處理方法,實質更細化,以方便操作。第三方實驗室、企業(yè)檢驗部門及政府檢驗機構的檢驗人員意見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①逐步完善微生物檢驗方法標準體系。調查需要增加檢驗項目時發(fā)現,政府開始傾向對寄生蟲及病毒檢驗的重視。②逐步完善微生物檢驗方法內容。由于GB19298—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2]已制定銅綠假單胞菌限量值,所以需要相應檢驗方法。從近年來本地區(qū)發(fā)生的副溶、沙門、金葡等突發(fā)事件來看,為了盡快查出病原體,標準的檢驗方法及使用很有必要;在主動監(jiān)測任務中,動物性水產品存在創(chuàng)傷弧菌污染的情況,這就需要制定創(chuàng)傷弧菌的標準檢驗方法。2015對微生物檢驗方法年標準整合中陸續(xù)出臺包括菌落總數測定、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及乳酸菌檢驗等在內11項標準,以較好優(yōu)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方法。③定位快速檢測方法。按照AOAC、ISO等國際組織要求,食品微生物檢驗方法標準體系根據需要需要將快速檢驗方法納入其中,說明,檢驗人員需求快速檢驗方法。當前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SN/T標準體系包括一些快速檢驗手段,如,分子生物學快速檢驗及酶聯免疫快速檢驗,于進出口食品快速檢驗應用較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120規(guī)定[3]:“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在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國家規(guī)定的快速檢測方法對食品進行抽查檢測。”根據法律規(guī)定,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于抽查中考慮指定快速檢驗方法,開展現場監(jiān)管;所以有必要迅速定位快速檢測方法[4]。
從該次調查情況來看,調查對象具有較高頻率的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方法標準,整體評價良好。從中可見,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方法體系很有必要。
綜上所述,各部門及檢驗機構都迫切需求快速檢驗方法,這就要求國家管理部門于國家標準體系中定位微生物快速檢驗方法,為具體工作提供引導。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食品標準清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衛(wèi)辦監(jiān)督函(2012)913號.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A/OL].(2015-04-25)[2016-09-08].http://www.gov.cn/zhengce/2015-04/25/content_2853643.htm.
[4] 田靜,劉秀梅,任雪瓊,等.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方法標準體系跟蹤評價[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17,29(3):351-355.
(收稿日期:2017-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