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闖
摘 要:隨著《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發(fā)布,"陽光體育運動"的落實行動越來越得到全國各高校的重視。各中學開始對體育教學思路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并對自身的教學培養(yǎng)模式展開重建。本文就"陽光體育運動"的背景下的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意義作出討論,并根據(jù)當下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對體育教學改革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陽光體育運動;中學體育教學;改革
引言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年輕人將會成為祖國建設的中堅力量,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因此,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的競爭力,但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卻不盡人意。據(jù)相關報道,在第二次國民體制檢測中,我國青少年的肥胖問題和視力問題已經(jīng)成為近5年來影響青少年健康的最大問題。與此同時,青少年的肺活量水平也在進入新世紀以來逐年下降。其速度、力量、爆發(fā)力水平也是每況愈下。
1陽光體育運動教學的概述
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教育局以及相關部門在2006年出臺了教體藝[2006]6號《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這份文件的出臺有利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重新建立并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一年之后,教育部以及相關部門再次聯(lián)合出臺了關于全面啟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表明在2007年4月29日起,為了鼓勵學生積極鍛煉,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深入地開展陽光體育運動。
2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意義
2.1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
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的最大目的就是增強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所以,陽光體育有效保障了青少年每天不少于一小時的鍛煉時間,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優(yōu)質平臺,使得學生在體育課數(shù)量很少的情況下滿足自身的鍛煉需求。同時,陽光體育運動涵蓋范圍廣、涉及數(shù)量大,通過其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可以有效的激勵和吸引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因此,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對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的提升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
2.2有利于學校體育目標的實現(xiàn)
“我國現(xiàn)階段學校體育的總體目標是: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質,使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有良好適應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學校需要留給學生充足的鍛煉時間才能保證學生的體質建設,但想要增強學生的體質僅僅是靠每周的一兩節(jié)體育課是遠遠不夠的,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為學生有效提供了課外的體育活動實踐。陽光體育運動與學校體育有明顯的的目標一致性,因此,陽光體育運動的有效落實也促進了學校體育目標的實現(xiàn)。
2.3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體育運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長期進行體育鍛煉,必然會形成穩(wěn)固的條件反射”。好的身體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鍛煉出來的,只有規(guī)律、持久的運動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陽光體育運動要求青少年每天至少鍛煉一小時,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后,運動就會成為青少年的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而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這對學生以后的健康生活以及祖國的建設都有著重要意義。
3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體育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
3.1教學投入不適應
陽光體育運動相關政策的發(fā)布到如今已經(jīng)十年有余,按照正常的發(fā)展,中學體育教學應當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與陽光體育運動的完美融合。然而,我國的部分學校欠缺對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因此對陽光體育運動的投入也十分欠缺。例如有的學校認為陽光體育運動只是為了保證學生每天1個小時的鍛煉時間,沒有對學生的運動技能進行正確的指導,也沒有對學生所需要的運動設備進行準備;更有甚者只是對學生的思想上進行陽光體育運動的引導,在校內沒有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3.2 教學模式不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需要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目前我國大部分學校的體育教學模式過于死板和無趣,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技能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隨著陽光體育運動的不斷深入,部分學校也開始逐漸針對陽光體育運動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一些有利于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新的教學模式出現(xiàn)在了體育教學當中,但從總體上來講,教學模式的落后仍舊影響著陽光體育運動的全面落實。
3.3 師資力量不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需要
師資力量的的不足嚴重阻礙了陽光體育落實工作的進程,這種現(xiàn)象在農(nóng)村學校中更為嚴重。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校過于注重對教師綜合素質的選拔,忽略了對教師的技能水平深度的評估,這就致使體育教師對于運動技能沒有達到相應的規(guī)范程度去指導學生。師資力量不足一方面增加了現(xiàn)有體育教師的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影響了教師對陽光體育運動的精力投入。
4針對以上問題的改革措施
4.1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
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主導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對運動技能的培訓,忽視了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運動精神的理解以及學習態(tài)度的調控。體育教學應當是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的雙重教育。因此,新教學理念要求學生和教師要相互配合,形成一個“雙中心”的教學觀。體育教學是非常復雜的,教師和學生在整個系統(tǒng)中屬于合作共生的關系,雙方都不能脫離對方而獨立存在。體育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的體質發(fā)展,還需要使得學生的“德、智、體”全方位發(fā)展。
4.2豐富體育課教學模式
傳統(tǒng)體育教學是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和技能,沒有主動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受到抑制。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多采用問題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思考,教師則由以前的傳授轉變?yōu)橹笇?。其次,在教學手段上,要嘗試運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技術,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加教學信息量,豐富學習內容;另一方面又可使課堂妙趣橫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組織形式上,可以嘗試建立不同的興趣小組分組教學,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某一興趣小組,以彌補目前體育項目學習的單調性和局限性的缺陷。
4.3建立科學的體育考核評價體系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評價是為了評價而評價,只注重最后結果,忽視了學生的發(fā)展性評價。因此,我們要嘗試建立一種新的更為科學的、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的新評價體系。新的評價體系要關注學生在參加“陽光體育運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體育品質和發(fā)展素質,并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體育品質的自然發(fā)展。新的評價體系應淡化分數(shù)意識和競技意識,注重學生體育發(fā)展的過程性評價。評價應該做到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體育理論知識評價與運動技術和技能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終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
結束語
陽光體育運動是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戰(zhàn)略舉措,它的實施是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的必要途徑。因此,學校要正確認識到中學體育學校改革的重要意義。及時發(fā)現(xiàn)在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豐富體育課教學模式,建立科學的體育考核評價體系,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得到全方位的改善,讓體育課也成為學生真正喜歡的課程。
參考文獻:
[1]吳潤平.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現(xiàn)狀與模式構建[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35(05):100-103.
[2]肖傳菊.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改革探析[J].青少年體育,2014(04):32+102.
[3]陳曉利,游貴兵,高衛(wèi)民,郝宏鐘.“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改革探究[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27(05):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