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迎新
編者按:4月8日至11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海南省舉行。碧海連天遠,瓊涯盡是春。中國南海上的這顆璀璨明珠,正以開放的姿態(tài)歡迎人們的到來。
在中國之南,有一種物質(zhì),無論風(fēng)吹還是浪蝕,無論黑暗還是光明,無處不在,隨時可見。常年累月,它以昂首挺立的威武雄姿成為海南最鮮明的象征和標志。在它的身上,幾乎融匯了海南人所有的品格和特質(zhì)。
它,就是椰樹。
椰樹,是剛性的
相傳很久以前,椰樹不高,沒有葉子,也沒有果實,被稱為“怪樹”。在海南島西部,有一個叫“駱王”的部落首領(lǐng),驍勇善戰(zhàn),攻無不克。但是,在一次打了勝仗后的慶功宴上,想篡奪越王王位的奸臣盛財,趁駱王酒醉,把他的頭割了下來,掛在樹上,準備第二天召集臣民,威嚇大家屈服。
不料椰樹竟然在一夜之間長成四五丈高,葉長丈余,頭變成了椰子。第二天,來到樹前的盛財大驚失色,嚇得一病不起,不久便死去了。后來,為了紀念“駱王”,人們把椰子樹稱作英雄樹。
與之類似,還有一個傳說。相傳之前五指山一帶有個黎族村寨,村寨里有一個名叫龍果的人,多次帶領(lǐng)黎族人民擊退了倭寇的侵犯。
敵人賊心不死,集結(jié)了大批人馬抓龍果,龍果得到消息,轉(zhuǎn)移了出去,無計可施的敵人就把黎王抓了起來,嚴刑拷打,追問龍果下落。然而,黎王是個硬漢子,死不開口,敵人一怒之下,就把黎王的頭砍下來,掛在“怪樹”上。
剛一掛上,“怪樹”突然長高,敵人十分惶恐,就用亂箭射黎王的頭。不過,總是射不中不說,樹上插滿的箭怎么也拔不下來。后來,黎王的頭就變成了圓圓的椰果,箭就成了樹葉。
之后,龍果率領(lǐng)黎族人民,最終打敗了侵略者。為了紀念黎王,人們從樹上摘下椰果當作種子,種在自己的房前屋后。代代相傳,椰樹遍布海南島。
實際上,傳說之所以賦予椰子如此剛性的定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海南的歷史上,外族進犯不在少數(shù),椰樹如同海南的衛(wèi)所、烽火臺,在抗擊侵略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侵略者看中了海南豐富的資源,瘋狂的掠奪連帶著血腥的屠殺,使海南飽受摧殘和蹂躪,廣大軍民以不同的方式抗擊日寇。
此時,椰樹它那昂然屹立于天地之間,拒敵于千里之外的氣概和形象,不斷鼓舞著軍民浴血奮戰(zhàn)。除此之外,椰樹有時成為民眾制造武器的原材料,充當起抗爭的工具;有時,椰樹和椰子為饑寒交迫的人們提供食物……
人們常說,對生存條件從不苛求、生命力極強的椰樹,就是始終醒著的士兵,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捍衛(wèi)著一方土地和百姓的平安和尊嚴。
椰樹,是詩性的
椰樹的美無與倫比。高高挺立的樹干,撐起一方天空,遮天勃發(fā)的綠葉,拂去天宇的塵埃,細浪如吻,猛浪如虎,鷗鳥飛翔,白帆點點。在這里,老者愜意遠眺,中年們疾步奔走,青年們歡呼跳躍,頑童們嬉笑玩耍,好不愜意。
其實,站立在那的椰樹,本身就是一首詩。一棵棵椰樹,就像一個個站立著的漢字,連綴成一首生長在大地上的詩,如果再加上藍天白云或者沙灘海水做背景,那詩就更有了畫意,有了樂感,有了無窮無盡的韻味和內(nèi)涵。
于是,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紛至沓來,迫不及待地伸展所有的感官,盡情地擁抱和品味良辰美景。因此,古往今來,佳句不斷,詠頌連連。
唐代詩人沈佺期,在《題椰子樹》一詩中寫道:“日南椰子樹,香裊出風(fēng)塵。叢生調(diào)木首,圓實檳榔身。玉房九霄露,碧葉四時春。不及涂林果,移根隨漢臣?!贝藭r,風(fēng)姿香裊的椰子樹,成了詩人借物抒情的依托。椰子樹,欣然容納了遠離京師、得不到賞識的苦悶詩人。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為了種植椰子樹,竟然在山中筑室居住,并作詩“山中故人應(yīng)大笑,筑室種椰何時還?”對于椰子制作出的酒,蘇東坡更是喜愛,有詩《椰子冠》為證:“天教日飲欲全絲,美酒生林不待儀。自灑著疏邀醉客,更將空殼付冠師?!?/p>
其子蘇過也不甘落后,作詩“椰酒醍醐白,銀皮琥珀紅。傖獰醉野獠,絕倒共鄰翁。蒔芋人人送,囷庖日日豐?!痹娙擞H睞于椰子酒,還把與當?shù)匕傩盏那檎x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明代鐘易則注意到了椰樹無所畏懼的姿態(tài),贊道:“老干蒼皮更不群,亭亭枝蓋自清芬。別來不為風(fēng)狼藉,只為長天掃白云?!痹谠娙说难劾?,椰樹高潔優(yōu)雅,也卓而不群。
現(xiàn)當代眾多杰出人物也紛紛潑墨歌詠。郭沫若《詠椰子樹》寫道:“獨立無枝挺碧空,一頭鳳尾嘯熏風(fēng)。成林竟作撐天柱,墜地渾疑擲彈筒?!币恢嫣斓暮肋~英雄氣慨躍然紙上,生動如畫。
無疑,椰樹的詩性飽含極具深度的美感,為椰樹增添了思想和文化的含量,擴展了其本就具有的豐富生命力,超越時空。
椰樹,是深情的
椰樹被很多人稱為“渾身都是寶”,海南本土名士丘濬,就曾在《南溟奇甸賦》中以“一物而十用其宜”,高度評價椰樹的用途和價值。
說到椰子肉、椰汁,可謂家喻戶曉,老少皆宜。這其中,“椰樹牌椰汁”“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作為國宴飲料的佼佼者,椰樹牌椰汁不僅讓數(shù)億人品嘗到清冽甘甜的海南椰汁,還成就了一家本土民族企業(yè),為數(shù)萬人提供了直接或間接的就業(yè)崗位,貢獻了特別的經(jīng)濟和社會價值。
而椰子一直都被當作是藥材來源,不僅能治療發(fā)燒感冒等疾病,還能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曾記載道,“椰子肉甘,平,無毒;椰子水甘,溫,無毒;椰子殼能治梅毒筋骨疼痛。”
由于耐酸堿的特性,椰子外殼可以制成家居用品。據(jù)古籍《粵東筆記》記載,在唐玄宗元年,一個叫李得裕的人被貶官后,居住在崖州,即今天的海南。百無聊賴之際,他將椰殼鋸開制成瓢、勺、碗、杯,當作吃喝用具,別有一番風(fēng)味。
實用的椰子外殼還可以被精心打磨成造型古樸的椰雕手工藝品。在古代,海南的官員就經(jīng)常拿椰雕向中央進貢,因此椰雕也被稱為“天南貢品”?,F(xiàn)在,集紀念性、民族性、地域性、藝術(shù)性和實用性于一身的椰雕手工藝品,也成為海南省特有的旅游紀念品。
此外,椰樹干的外層可制成烏黑堅硬的“豪豬木”。在東南亞,這種不怕白蟻的硬木常被用來建筑“柳屋”,利用其纖維,也可被用來做衣服或造紙,甚至是床墊等。
椰樹的樹齡接近一百年,民間盛贊“一人栽樹,四代享?!薄6?,同一棵椰子樹,花蕾、花朵、新果和老果可以同在,一年四季花開花落,果實不斷,可謂“四世同堂”。
椰樹毫無保留,連一絲一毫都奉獻給了栽植它的人們。與此相應(yīng),栽植它的海南人與它一般無二,大多善良淳樸、熱情好客、意志堅強??梢哉f,椰樹的性格就是海南人的性格。
民族是有圖騰的,一個地方也會有屬于此地獨有的圖騰。椰樹,就是海南的圖騰。不同的是,成為圖騰的椰樹,不在神壇之上接受煙火的祭拜和供奉,而是身在民間,扎根土地,融于生活,和普通百姓以及眾多的生靈融為水乳,成為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員。
(責編 余亞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