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征華 趙清霞
【摘 要】 以江西省50家農民合作社為研究對象,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各指標的權重計算得出了無形資產的綜合評價值。再利用多元回歸分析,探討無形資產對合作社財務績效的影響,結果顯示合作社無形資產與合作社財務績效顯著正相關,且不同種類的無形資產對合作社財務績效的影響程度不同。由此,從不同方面對合作社財務績效的改善提出了相應政策建議。
【關鍵詞】 無形資產; 農民合作社; 財務績效; 層次分析; 多元回歸分析
【中圖分類號】 F321.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8)08-0085-05
一、引言
農民合作社是我國農業(yè)新型經營主體之一,大力發(fā)展農民合作社有助于推動我國農村土地適度規(guī)模經營,提高農業(yè)生產效率,增強我國農業(yè)市場競爭力。然而,由于我國農民合作社起步較晚、缺乏經驗,隨著市場化的發(fā)展,競爭日益激烈,農民合作社的經營績效整體并不高。如何提升農民合作社的經營績效,促進農民合作社的持續(xù)發(fā)展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無形資產作為企業(yè)的特殊生產要素,相較于作為一般生產要素的有形資產,能為企業(yè)帶來更大的增長潛力,創(chuàng)造更多的超額價值。企業(yè)擁有的無形資產的質量和數量是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對于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未來長久發(fā)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諸多有關企業(yè)績效的成果已經對企業(yè)無形資產進行了深入探討。然而,在眾多關于合作社績效影響因素的研究中鮮有關于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的研究。那么,無形資產是否的確能提升農民合作社績效?各種不同形式的無形資產對于農民合作社績效的影響是否存在差異性?這些問題的解決,將成為我國農民合作社提升其績效的重要參考依據。因此,本文基于調研獲得的一手數據對農民合作社的財務績效以及無形資產的作用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論對提升農民合作社績效促使合作社實現持續(xù)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二、文獻回顧與假設提出
(一)農民合作社績效測量
績效的測量方面,國外更加偏向于使用財務比例分析法。選用此種分析方法的關鍵在于財務指標的客觀性。Barton et al.[1]、Keeling[2]都以資產收益率、資產回報率等財務指標作為合作社績效評價指標。Sexton et al.[3]從分配、規(guī)模、技術和價格的效率四個方面來測量農民合作社的績效。Hilmer et al.[4]表示,在研究績效時除了財務績效還應考慮到非財務績效。
國內學者的角度和方法各式各樣:徐旭初等[5]考慮到了成員、組織與社會三個方面,從行為績效和產出績效兩個方面來對合作社績效進行評價;李婉紅[6]從農民合作社的經濟效率和社會效率兩個方面評價;張靖會[7]從帕累托效率的角度出發(fā),成立了一套包括需求表達、締結成本、供應決策、融資機制、產品供給、激勵約束等角度指標對合作社績效進行衡量;趙佳榮[8]為合作社構建了經濟、社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三重績效模式”;陳共榮等[9]將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應用到了農民合作社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中。
(二)農民合作社績效的影響因素
國外學者[10-12]認為農民合作社的產權屬性、組織結構以及外部環(huán)境等是合作社績效的主要影響因素。國內學者徐旭初[5]認為內部治理機制對農民合作社績效有著顯著影響。黃祖輝等[13]則利用Bootstrap-DEA模型測量合作社的純技術效率,指出合作社負責人的企業(yè)家才能和社員的人力資本與合作社績效的關系。許馳等[14]的實證表明:理事長人力資本正向影響合作社績效,而且各理事長人力資本因子對合作社績效的影響存在差異。
(三)無形資產與績效
Chansa et al.[15]引入了平衡計分卡來研究無形資產對企業(yè)經營績效的影響。結果顯示學習與成長因素能通過改善企業(yè)的內部流程來對其外部結構產生影響,從而最終影響到企業(yè)經營績效。王化成等[16]實證表明了無形資產不能顯著地影響企業(yè)當期經營績效,但是對后期經營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說明了無形資產投資效益具有滯后性。而任海云等[17]在研究研發(fā)投入對績效的影響時,發(fā)現公司的研發(fā)投入能顯著提高公司當期業(yè)績,并不存在滯后性。謝馨萍[18]實證分析了30多家通信制造類公司無形資產對其績效的影響,結果證明不管是無形資產的絕對量還是無形資產的增量都與績效有顯著正相關關系。
農民合作社不同于企業(yè),但仍是經濟組織,提高財務績效是其經營目標之一。然而,目前國內學者較少關注無形資產的財務績效問題。黃杰等[19]提出商標建設是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提升產品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戎承法等[20]提出了無形資產對合作社能否獲得信貸有較大影響,而合作社信貸可獲得性與其盈利能力具有較強相關性。
鑒于此,本文提出假設1: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與其財務績效呈正相關關系。
在研究無形資產對企業(yè)績效的影響時,有不少學者開始打開無形資產這一暗箱,不再把無形資產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而是將無形資產進行細分以探討不同類別的無形資產對績效的影響。Grimaldi et al.[21]利用層次分析法來分析無形資產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并不是所有的無形資產都能夠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提高公司績效。王航宇[22]以2011—2014年間我國滬深兩市旅游板塊的32家公司為樣本,研究旅游行業(yè)的無形資產對企業(yè)績效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種類的無形資產對企業(yè)績效的影響具有差異性。馬玉[23]研究發(fā)現技術類無形資產能提高企業(yè)績效為企業(yè)績效帶來正面效應,而權利類無形資產給企業(yè)績效帶來的是負面效應??梢姡煌N類的無形資產對于企業(yè)的價值不同,對于企業(yè)績效的貢獻率也有所不同。而關于農民合作社的無形資產,彭云山等[24]從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特征判斷合作社的無形資產應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專有技術、“三品一標”等。戎承法等[20]將商標、品牌、示范社等級等列為合作社無形資產來研究其對合作社信貸可獲性的影響。
鑒于此,本文提出假設2:農民合作社不同種類無形資產與其財務績效正相關且存在差異性。
三、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2016年2月實地調研的江西省10個地區(qū)的農民合作社,共回收調查問卷86份,剔除一些無用數據后,最終選取了50家農民合作社的數據。
樣本分布如下:撫州2個,贛州7個,鷹潭2個,吉安4個,九江5個,南昌10個,萍鄉(xiāng)2個,上饒3個,新余3個,宜春12個。
(二)研究方法
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包括“三品一標”、商標、專利及非專利技術、合作社示范級別在內的合作社無形資產評價指標體系,根據專家組的打分來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最終得出各個合作社無形資產綜合評價值。以江西省50家農民合作社樣本為研究對象,探討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對其財務績效的影響以及合作社各類無形資產對其財務績效貢獻率的差異。使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以層次分析得出的無形資產綜合評價值和各項無形資產為自變量,農民合作社財務績效指標為因變量,分別構建多元回歸模型。
(三)變量設定
根據研究內容,參考關于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方面的已有文獻,最后構建了包括“三品一標”、商標、專利及非專利技術、合作社示范級別在內的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評價指標,如圖1所示。
在文獻回顧的基礎上,根據本文的研究內容,選取無形資產的綜合評價值(I)以及各項無形資產(Ii)作為自變量;銷售凈利率能夠很好地體現盈利能力和經營業(yè)績,所以本文選取銷售凈利率(Y)這項農民合作社財務績效指標作為因變量;考慮農民合作社其他因素對財務績效的影響,選取年末資產(X1)、成立年限(X2)、農民合作社控股類型(X3)作為控制變量。
四、實證分析
(一)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評價
1.權重確定
通過專家訪談對各指標權重進行設定,按照兩兩指標對比的原則,并按1—9標度法進行對比賦值,得出各指標間的關系。根據上述指標權重對比值構建相應的判斷矩陣,然后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當CR<0.1時,即認為通過了一致性檢驗。本文通過Matlab軟件得出判斷矩陣的CR=0.0273<0.1,說明設定的指標權重對比值組成的矩陣具有相對一致性。其次通過上述判斷矩陣和Matlab軟件計算出了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各指標的權重如表1所示。
2.評價結果
運用線性加權法,按照公式1計算出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綜合評價值(因篇幅所限,計算結果不在此處列示,若有需要可與作者聯系)。
式1中:Si表示第i個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的綜合評價值;n表示指標個數;Wj表示第j個評價指標的權重(由前面的AHP法得到);Xij表示第i個農民合作社第j個評價指標的原始數據值(無形資產中有j指標的賦值1,沒有的賦值0)。
(二)無形資產與財務績效的實證分析
1.模型設定
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上文中的變量設定,為研究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對合作社財務績效的影響以及各類無形資產對其財務績效貢獻率的差異,建立如下回歸模型:
其中:Y為銷售凈利率,等于合作社當年實現盈余除以合作社當年實現收入;I為層次分析法得出的無形資產綜合評價值;X1為當年年末資產,等于合作社年末總資產的對數;X2為成立年限,是指合作社自成立至今的年數;X3為合作社控股類型,根據合作社領辦主體確定其控股類型,0=非企業(yè),1=龍頭企業(yè)或公司負責人;Ii表示各項無形資產(0=無該種類無形資產,1=有該種類的無形資產),其中I1為商標,I2為“三品一標”,I3為示范社級別,I4為專利及非專利技術。
2.結果分析
利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模型1的模型擬合度R2為0.77,調整后的R2為0.75,模型2的模型擬合度R2為0.876,調整后的R2為0.855,說明兩個模型的解釋力度均較高,兩模型的回歸結果分別見表2、表3。
表2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無形資產對應的回歸系數為正值,且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說明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對其財務績效的影響顯著為正,這一研究發(fā)現驗證了假設1。這一結果的可能原因是無形資產具有排他性、獨占性,在農民合作社之間難以復制和模仿,使得農民合作社具備了獨特的能力以形成自身的競爭優(yōu)勢。所以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的研發(fā)和積累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合作社的財務績效。
從表3中可以看出:(1)商標、“三品一標”、示范社級別和專利及非專利技術類無形資產對應的回歸系數均為正值,其中商標、示范社級別和專利及非專利技術對于農民合作社財務績效的回歸系數經檢驗是顯著的?!叭芬粯恕钡南禂惦m然為正數但是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三品一標”類無形資產對合作社財務績效的影響并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現階段的合作社基本都取得了“三品一標”的認證,從而導致無法發(fā)揮其排他性的特點。調查的樣本數據基本上支持了這個解釋,合作社基本都具備“三品一標”這一項無形資產。(2)在模型中,標準化回歸系數0.382>0.224>0.182,因此,不同種類的無形資產對合作社財務績效的影響程度不同,按照重要性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影響農民合作社財務績效的無形資產因素依次為專利及非專利技術、商標、示范社級別。
五、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了農民合作社無形資產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各指標的權重計算得出了無形資產的綜合評價值。
運用多元回歸分析,探討無形資產對合作社財務績效的影響,結果顯示合作社無形資產與合作社財務績效顯著正相關,且不同種類的無形資產對合作社財務績效的影響程度不同,按照重要性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影響農民合作社財務績效的無形資產因素依次為專利及非專利技術、商標、示范社級別。
(二)政策建議
1.增加專利及非專利技術的投入
無形資產對農民合作社財務績效產生正向促進作用,對于農民合作社而言,應當增加無形資產投入,同時加強對已有無形資產的保護。合作社可以通過技術轉讓、專利權收購等方式從外部直接獲得無形資產,但是對于諸如核心技術、服務創(chuàng)新等則需要自身培養(yǎng)積累。挖掘無形資產的價值創(chuàng)造能力,避免大材小用甚至是棄之不用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使得無形資產利用效率達到最大化。
2.培植特色品牌
充分發(fā)揮商標管理的作用,將那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農副產品作為重點發(fā)展對象,引導其進行商標注冊,努力培養(yǎng)合作社的本地特色地域商標,提升合作社的特色產品的競爭力。不斷刷新農民合作社以及附屬成員的運營理念來進一步拓展商標品牌的建設道路。推進合作社下屬的農副產品構筑集成化的銷售網絡,通過為合作社提供完整的設計、查詢、申請商標注冊的成套服務,指導合作社正確使用商標,保護商標專用權等,激勵合作社打造品牌。
3.積極評選示范合作社
現階段我國農民合作社的數量急劇增長,然而質量卻良莠不齊,且大多數規(guī)模較小,競爭力弱。在這個背景下,我國農民合作社的發(fā)展必須堅持質量高于數量的方針,著重于成功個案示范效應的打造,發(fā)揮示范導向作用,擴大合作社的影響力,帶動提升合作社的財務績效,最后實現合作社的整體跨越。
【參考文獻】
[1] BARTON D G,SCHROEDER T C,FEATHERSTONE A M.Evaluating the feasibility of local cooperative consolidations:A case study[J].Agribusiness,1993,9(3):281-294.
[2] KEELING B,JENNIFER J.Cooperative performance and board of director characteristics: A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C].Selected 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Providence Rhode Island,2005.
[3] SEXTON R J,ISKOW J.Factors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emerging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J].Giani Foundation Information Series,1988,41(6):39-42.
[4] HILMER F,TRICKER R.The company director's manual[Z].Sydney:Prentice-Hall,1990.
[5] 徐旭初,吳彬.治理機制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績效的影響——基于浙江省526家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0(5):43-55.
[6] 李婉紅.農村專業(yè)經濟合作組織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7] 張靖會.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效率評價體系:基于供給機制視角的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2(2):12-17.
[8] 趙佳榮.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三重績效”評價模式研究[J].農業(yè)技術經濟,2010(2):119-127.
[9] 陳共榮,沈玉萍,劉穎.基于BSC的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會計研究,2014(2):64-70.
[10] COOK,MICHAEL L.The future of U.S.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A neo-institutional approach[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5,77(10):45-76.
[11] HENEHAN B M,ANDERSON B L.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boards of directors[C].Kansas City:the NCR 194 Committee meeting,1999.
[12] KRASACHAT W,CHIMKUL K.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in thailand:An accounting-base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M].Productivity,Efficiency,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Physica-Verlag HD,2009:255-266.
[13] 黃祖輝,扶玉枝,徐旭初.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1(7):4-13.
[14] 許馳,張春霞.理事長人力資本對福建林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績效的影響研究[J].林業(yè)經濟問題,2016(1):14-18.
[15] CHANSA-NGAVEJ C,CHAREONSUK C.Intangible asset management framework: an empirical evidence[J].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2010,110(7):94-112.
[16] 王化成,盧闖,李春玲.企業(yè)無形資產與未來業(yè)績相關性研究——基于中國資本市場的經驗證據[J].中國軟科學,2005(10):120-124.
[17] 任海云,師萍.公司R&D;投入與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滬市A股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數據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24):89-93.
[18] 謝馨萍.無形資產與企業(yè)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以制造類上市公司為例[J].科技資訊,2010(25):164.
[19] 黃杰,張穎,陳慈,等.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商標建設相關問題初探[J].農業(yè)經濟問題,2011,32(7):81-85.
[20] 戎承法,胡乃武,樓棟.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信貸可獲得性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我國9省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調查[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33(10):32-41.
[21] GRIMALDI M,GRICELLI L.Intangible asset contribution to company performance:the "hierarchical assessment index"[J].Vine,2009,39(1):40-54.
[22] 王航宇.我國旅游企業(yè)無形資產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6.
[23] 馬玉.基于IT業(yè)的無形資產與經營業(yè)績的相關性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4] 彭云山,曾祥超.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無形資產及其核算[J].農村財務會計,2008(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