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喜
摘 要: 一體化教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構建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突出學以致用。本文結合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檢修項目一體化課程的教學實踐,對一體化教學的背景、重要性、實施流程做了比較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 一體化教學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檢修 應用效果
每個汽修企業(yè)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可以很好地完成企業(yè)分配的任務,希望自己的企業(yè)擁有素質好、能力強、技能硬的實用型人才。為了適應當今企業(yè)的需求,改變以往的職業(yè)教育教學理念,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當前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一體化教學的應用給課堂注入了新活力,不僅充分發(fā)揮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一、一體化教學的背景
進入20世紀以后,職業(yè)教育訓練大大滯后于職業(yè)技術的變化,部分職業(yè)院校還是沿用以往的職業(yè)教育模式。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對于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并沒有給予高度的關注,學生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并不會積極主動地對相關問題進行探索與思考。這種填鴨式教育往往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一些學生覺得上課沒意思,覺得老師講的聽不懂,什么也沒有學到。出去工作的學生,經企業(yè)反饋則是學生不會動腦筋去想,缺乏積極性,怕吃苦。同時,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教材內容陳舊,或和實訓設備脫節(jié),匹配不上,這對上課教師和學生都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不利于學生學習和教師授課。
二、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性
以往的教學模式與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需求已經脫節(jié),難以適應實現職業(yè)技術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所以,構建一個符合職業(yè)教育目標要求的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職業(yè)為本位的教學體系顯得極為重要。一體化教學體系可以幫助職業(yè)技術學校實現以上人才培養(yǎng)需求,具體來說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內容中:(1)實現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在以往的教學模式當中由于理論教師與實踐教師對教學重點的把握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必然導致學生接受的教學存在明顯的不同步性,必然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存在較大的疑惑。而通過一體化教學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一體化教學當中理論教師與實踐教師必須通過合作同步實施相關內容教學;(2)有利于“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當前階段“雙師型”教師是職業(yè)教育教師最重要的發(fā)展趨勢,通過一體化教學,理論教師與實踐教師可以獲得綜合性發(fā)展,從而滿足“雙師教學”對教師的能力要求,實現“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3)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與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在以往的教學模式當中,學生只能通過機械記憶等方式進行學習,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而在一體化教學模式當中,學習過程充滿趣味性,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其次,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強調學生理論基礎的發(fā)展,還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更加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對學生能力成長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一體化教學在《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檢修項目一體化教程》課程教學中的實施過程。
筆者主要以本院校汽修專業(yè)課程改革《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檢修項目一體化教程》課程教學中的一個典型工作任務“起動機不工作故障的診斷與檢修”為例,分析基于任務驅動的一體化教學法實施過程。
(一)課前準備,組織教學。
1.教師考勤,檢查儀容儀表,著裝工作服。
2.合理有效地進行分組。分組時充分考慮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根據性別比例、興趣傾向、學習水準,交往技能、守紀情況等合理搭配,在尊重學生意愿和發(fā)揮學生最大優(yōu)勢的前提下進行分組,小組人數一般是6人—8人,每組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能力盡量平衡。
3.強調安全注意事項。
(二)任務描述,導入新課。
維修前臺接收了一輛行駛10萬公里的桑塔納2000故障車輛的維修任務,車主講述在起動發(fā)動機時,將點火開關轉至“起動”檔位,起動機不運轉。作為維修人員的你在技術人員或班組長指導下對起動機進行檢查,維修時間為1天,作業(yè)過程需要填寫維修工程記錄與維修工單。
(三)任務分配,明確工作任務目標。
1.工作任務:起動機不運轉故障的診斷與檢修。
2.工作任務目標:(1)獲取相關專業(yè)知識,打下理論基礎,通過講師講解、小組討論、查閱維修手冊及其他相關資料,完成對圖1工作頁的填寫。(2)制訂對“起動機不運轉”故障的診斷及檢修計劃。
(四)制訂計劃,做出決策。
1.小組成員合作,組長組織分工,明確組內成員的工作內容與職責。
2.查閱相關信息和資料,完成對工作頁的填寫,擬定并編制出故障檢修的計劃方案,教師巡回指導。
3.各小組展示計劃方案,派代表講解本組診斷思路。
4.修改完善本組施工計劃方案。
5.準備方案實施的工具材料。
(五)任務實施。
1.教師進行必要的示范講解,再次檢查著裝,強調人身安全,工具設備安全。
2.各小組根據計劃方案及維修手冊進行施工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各小組活動,并做出相應記錄,以作小組評價參考。某小組對起動機不運轉進行的故障診斷樹如圖2所示。
(六)任務評價。
1.各小組成員進行自評和互評,并各寫一份工作小結。
2.教師根據各小組完成任務的情況給予肯定的評價,并點評各組的操作過程,記錄需要提升的新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實現有效的學習提升。
3.按照5S的標準對場地歸位整理,提高學生素養(yǎng)。
四、結語
一體化教學實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教學從“知識的灌輸”向“知識的轉換處理”轉變;教師從“單一型”向“雙師型”轉變;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向“主動實踐、手腦并用的創(chuàng)新者”轉變;教學組織形式由“固定單一的教室授課”向“靈活多變的車間實習”轉變;教學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體、網絡化、現代化教育技術”轉變,從而以“一體化”教學模式體現職業(yè)教育的實踐性、開放性、實用性,進而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趙志群.職業(yè)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fā)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姜志.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探析[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3(4).
[3]劉子龍,龍清宇.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檢修項目一體化教程[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