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fā)展,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思想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接受和應用。為了更好地適應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將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出發(fā),結合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內容和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以期能夠可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措施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教學中基礎性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提升學生的語文基礎和綜合素質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在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制約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本文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出發(fā),從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結合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索,并提出相關的有效策略,以期可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制約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首先,一些教師受到長期傳統(tǒng)教育教學觀念和應試思想的影響,其對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有所忽略,其教學依然采取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而忽視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故而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不甚理想;其次,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留給學生獨立閱讀的時間不足,導致學生的閱讀不夠全面和深入,有時甚至會出現(xiàn)學生閱讀不完相關文本的現(xiàn)象。再者,在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過程中,還存在著閱讀課堂氣氛沉悶乏味,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不高等問題。還有就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有些教師對學生的閱讀缺乏有效監(jiān)督和督促,有時會出現(xiàn)在閱讀課上學生開小差的現(xiàn)象;此外,在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過程中,還存在著教學模式單調機械,缺乏有效閱讀教學模式的問題。
二、 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
眾所周知,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性階段,其身心發(fā)展特點決定著其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這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為了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了能夠使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夠更加具有針對性,能夠讓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對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分析和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小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充滿熱愛和關注,其好奇心、求知欲以及表現(xiàn)欲都十分強烈,但是其對于機械重復的問題容易失去興趣。其次,小學階段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其形象思維比較強,而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則不足。此外,小學生還有著對事物缺乏持續(xù)的專注度的身心發(fā)展特點。
三、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措施
(一) 革新教學觀念,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地位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要革新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將學生放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體地位。教育部門和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師資培訓,通過針對性的培訓,使其學習和理解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相關教學理念,從而在教學中能夠真正革新其自身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能夠以學生為本,從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出發(fā),在教學中切實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
(二) 給學生留有足夠的閱讀思考的時間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過程中,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地位,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為學生留有足夠閱讀思考的時間。由于小學生的知識基礎相對薄弱,在實際的閱讀中會遇到一些不認識和不理解的文字和詞語,故而教師留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是十分必要的,以便讓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利用字典或其他工具書,自行查找和解決相關生詞,從而提升學生對閱讀工具的使用,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留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思考時間,還可以讓學生能夠進行獨立思考,避免速食閱讀的現(xiàn)象,避免出現(xiàn)學生雖然讀完了相關文本內容卻幾乎無收獲的現(xiàn)象。
(三) 創(chuàng)設有效閱讀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有效閱讀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形象思維豐富、感官比較敏感的特點,在實際的教學中借助多媒體等手段來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草船借箭》相關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電影《赤壁》中的相關片段,利用感官刺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熱情,進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四) 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方式構建開放課堂,提升學生閱讀參與度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來構建開放式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閱讀參與度。比如在《晏子使楚》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讓學生扮演相關的角色,在小組內進行分角色朗讀。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表現(xiàn)欲強烈的特點,從而調動其閱讀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閱讀主體作用,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五) 合理布置閱讀教學任務,加強對學生閱讀的督導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還要通過合理布置相關的閱讀教學任務,來加強對學生閱讀的督導。比如在《烏鴉喝水》相關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讓學生將烏鴉喝水的情境畫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度,還可以通過布置的任務來加強對學生閱讀的督導,從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四、 小結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要革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在閱讀教學中切實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相關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通過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情境,開展小組合作交流以及布置相關教學任務等形式,來切實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閆冰,張蕾.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35):325-326.
[2]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3]嚴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
[4]姚秉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學,2014.
作者簡介:
楊曉蕾,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長豐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