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權利意識不斷增強,作為人的一項基本權利,性權利日益受到重視。當下中國對男性性權利的保護存在滯后與不足,有待完善。其問題主要體現在刑法的強奸罪,猥褻兒童罪等之中,刑法修正案(九)加強了對男性性權利的保護,是立法進步的表現。在依法治國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對男性性權利的保護有新的要求。
關鍵詞:男性;性權利;刑法保護;人權
中圖分類號:D924;D9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8)08-0189-01
作者簡介:戴忠岐(1970-),男,漢族,江蘇人,本科,江蘇吳派律師事務所,律師,研究方向:刑法、合同法、知識產權。
(一)女性對男性的性侵犯
我國現行刑法規(guī)定,女性不能構成強奸罪的直接正犯,僅構成本罪的教唆犯和幫助犯。在現今社會,性活動更加開放,女性作為正常的生理主體,性侵男性完全是現實存在的問題。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國刑法第4條規(guī)定了適用刑法人人平等的原則,當男性被女性侵犯,由于女性不能單獨作為強奸罪的主體,就不能通過刑法懲治犯罪,保障男性的性權利,男女在法律面前就不能得到平等的對待。
(二)同性之間的性侵害
隨著性觀念發(fā)生變化,性行為的方式也變得多樣化,同性之間的性侵害愈演愈烈。2017年8月,陜西男大學生猥褻男同學獲刑兩年,同月,大連駕校男教練性侵男學員被拘15日,此類案件不勝枚舉。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不同程度上承認同性戀行為,我國直到1997年刑法修改,取消雞奸罪,同性性行為方實現非刑事化。
(三)男性被性侵的危害
在我們的傳統(tǒng)觀念里,男性是性行為的主導者,男性被性侵顯然是不可思議的,甚至戲謔為是獲利的一方,這種觀念極其愚昧。由于同性之間特殊的性行為方式,更容易感染性病、艾滋病等。截止2017年3月31日,全國報告現存活HIV感染者/AIDS病人691098例,第一季度新增32083例中,同性性傳播8103例,占比25.3%。同性性侵不僅增加了男性感染疾病的風險,并造成相應的心理疾病。對兒童而言,傷害更是終身的,歪曲了兒童對性的理解與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造成心境與情緒障礙,易產生報復社會的扭曲心理,危害社會和諧穩(wěn)定。
(一)我國大陸刑法對男性性權利的刑法規(guī)定
由于我國刑法未采用男女均可作為強奸罪的主體和對象,所以強奸罪的對象只能是女性,男性不在強奸罪的對象之列。強制猥褻兒童罪中的“猥褻”指摳摸、指奸、雞奸等手段,男性強奸女童構成奸淫幼女,按強奸罪加重處罰,強奸男童則按本罪處罰,女性強暴男童亦不能按強奸罪論處,因女性非強奸罪的直接主體。
(二)外國及其他地區(qū)的男性性權利的刑事立法
在一些西方國家中,女性可以作為強奸罪的單獨主體,男性亦可構成強奸罪的犯罪對象,肯定了男女雙方享有平等的性權利。1994年英國修改《1956年性犯罪法》第一條規(guī)定,“一男子強奸婦女或其他男子的,構成犯罪”,明確了男子也可作為強奸罪的犯罪對象;《意大利刑法典》“609-2性暴力”規(guī)定:“采用暴力或者脅迫手段或者通過濫用權力,強迫他人實施或者接受性行為的,處以5年到10年有期徒刑”,即承認了女性可作為強奸罪的直接正犯;1997年《俄羅斯聯邦刑法典》規(guī)定了同性性交可構成性暴力犯罪;1998年《德國刑法典》修改1975年刑法典中的“強迫婦女”為“強迫他人”;以及美國的“違反天良罪”等。
(一)性犯罪刑事立法去性別化
刑事立法及修改過程中,應當正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基本原則。第一,應修改刑法典中強奸罪的犯罪主體及犯罪對象,把強奸罪的對象由“女性”修改為“他人”這一具有中性范疇的表達,從而擴大強奸罪的對象。第二,修改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條第二款引誘幼女賣淫罪為引誘兒童賣淫罪,第二款的規(guī)定是為保護國家對社會風尚的管理秩序和幼女的身心健康權利,但是對幼男卻無此規(guī)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應因性別差異而使刑事立法存在差異,應將幼男納入此罪的保護范圍之列。
(二)確立強奸行為方式的多樣化
隨著性行為的方式變得多樣化,強奸罪的性行為方式不應局限于傳統(tǒng)的男女性交,應把雞奸、指奸、肛交、口交納入其中。一是以性器進入他人性器、肛門或口腔之行為;二是以性器以外之其他身體部位或器物進入他人之性器官或肛門之行為。”[1]國外及其他地區(qū)通過擴大性行為的外延規(guī)制現實中的多樣性交行為,以達到刑法規(guī)范的條件充分保護性權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立法為我國的現實社會現象制定合乎中國現狀的規(guī)范,保護我國公民的性權利,促進我國的法治進程。
法律必須是穩(wěn)定的,但不可一成不變。[2]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男性性權利的保護有新的要求,男女性權利的平等保護是社會立法發(fā)展的趨勢所在。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對男性性權利的保護有利于促進法治社會的發(fā)展,有利于保障人權,符合當今時代的主題。
[1]趙秉志,周加海.臺灣地區(qū)現行刑法典修正內容簡介[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3(4).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M].鄧正來,姬敬武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