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琴,付淑珍*,胡杰茜,曾志紅
(浙江龍泉市人民醫(yī)院,浙江 麗水 323700)
糖尿病是慢性終身疾病,對糖尿病患者而言,積極控制血糖并使其達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是糖尿病治療的主要目標。然而在控制血糖過程中,低血糖事件是糖尿病治療中應特別注意的問題[1],低血糖發(fā)作可能導致患者發(fā)生心血管事件、腦損傷、甚至死亡,在威脅患者安全的同時,也成為醫(yī)務人員開展院內血糖管理的重大障礙[2],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建議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應接受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DSME)[3],糖尿病??谱o士(Diabetes Specialist Nurse,DSN)是指在糖尿病領域進行系統(tǒng)化的理論和實踐培訓,能熟練運用糖尿病??谱o理知識和技術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專業(yè)化服務,經考核合格獲得??瀑Y格證書的注冊護士口[4],為加強醫(yī)院內低血糖管理,本研究通過??谱o士主導健康教育模式對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管理及糖尿病知識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內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36例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的糖尿病診斷標準[5];有低血糖史(血糖≤3.9 mmol/L)[6]。其中2017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6例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61例,女55例,平均年齡(48.45±14.09)歲,平均病程(13.45±9.15),1型糖尿病6例,2型糖尿病110例,入組前發(fā)生低血糖127次;2017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者為觀察組,其中男64例,女56例,平均年齡(47.15±13.23)歲,平均病程(14.71±6.23),1型糖尿病7例,2型糖尿病113例,入組前發(fā)生低血糖130次。所有入組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及應激性高血糖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輕、病程及病情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按常規(guī)入院治療護理。對照組出現低血糖時,責任護士詢問病情,立即給與測血糖,如符合低血糖診斷時報告醫(yī)師,根據醫(yī)囑給予進食含糖食物或根據患者自己喜好給予進食食物,具體食物種類不限制,15 min后復測血糖,責任護士給予相關低血糖知識宣教。觀察組干預方法如下。
1.2.2.1 建立健康檔案:??谱o士負責對研究對象建立健康檔案,內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資料、低血糖風險評估、監(jiān)測血糖頻率、發(fā)生低血糖的原因及進食食物種類、復測血糖次數、低血糖的自我癥狀及低血糖管理知識等,通過回顧性信息查找原因進行分析。
1.2.2.2 科室成立以??谱o士為主導的健康教育團隊。健康教育團隊人員包含??谱o士2名,(均獲得??谱o士資格證書),責任護士4名,??漆t(yī)師2名。團隊成員分工:??谱o士負責為患者建立檔案,統(tǒng)計低血糖發(fā)生率,對患者進行低血糖風險及自我管理行為的評估,對患者低血糖發(fā)生進行原因分析,并根據結果為患者制定學習計劃及重點學習內容;負責對一些病程長而行為改變困難、病程短自我管理特別差的病人進行一對一個體化教育,組織患者一周2次的小組教育,同時制定護士培訓計劃,制定優(yōu)化低血糖處理流程具體措施,并負責培訓和考核臨床護士,內容包括:糖尿病五架馬車治療、低血糖的風險因素的識別及預防,低血糖處理流程15:15原則,如何處理飲食、運動及降糖藥物分管對血糖的影響關系等相關知識;責任護士負責對患者和家屬進行低血糖知識教育和基礎糖尿病相關知識教育,每天檢查患者飲食、運動及用藥行為,及時給與督導,對行為難以改變的、自我管理行為特別差的患者預約專科護士一對一教育;??漆t(yī)師負責患者整體治療方案的制定,以及回答??谱o士及責任護士有關患者健康問題、健康教育的疑問。具體教育:①開展多種健康教育方式:視頻播放糖尿病知識1 h/d,病房內粘貼低血糖癥狀及處理流程以及15 g含糖食物,運用食物磨具進行食物交換份宣教、圖文并茂給與運動指導,使用磨具操作體驗進行胰島素注射培訓、幻燈片知識授課等;床邊一對一的個體宣教和集體課堂教育及小組討論。②優(yōu)化低血糖處理流程:對發(fā)生低血糖患者進行原因分析、查找原因,評估患者風險因素,加強血糖監(jiān)測頻率,規(guī)定低血糖處理進食食物種類和量,嚴格遵守15:15原則(15 g含糖食物及15 min后復測血糖),加測低血糖恢復后1 h血糖,并根據患者血糖值進行飲食宣教,同時根據患者低血糖發(fā)生原因和存在問題重點宣教,比如是飲食、運動原因造成者給與食物的選擇、食物交換份、定時定量等飲食指導和運動時間、運動方式、運動時注意事項等宣教。③護士培訓,專科護士利用一周時間強化培訓責任護士,內容包括低血糖識別、低血糖的處理流程、血糖監(jiān)測意義及如何處理飲食、運動、藥物對血糖影響。利用晨間提問(每周2次)及業(yè)務學習(每個月2次)對臨床護理人員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培訓,每周定期組織召開團隊小組會議,對疑難病例進行討論分析,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識和低血糖相關性指標。①低血糖相關指標包括:低血糖發(fā)生后15 min及時復測率和1 h復測率,嚴重低血糖發(fā)生率及處理后血糖達標率(安全值血糖≥4.4 mmol/L)。②干預前(入院時)后(出院前1天)采用密西根糖尿病中心研制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識測試問卷(DKT)[6-7]測試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識水平。該問卷內容包括飲食、運動、藥物治療,血糖監(jiān)測,并發(fā)癥五個部分內容,23個選擇題,每題1分,其中飲食治療6分,運動治療2分,藥物治療5分,血糖監(jiān)測2分,并發(fā)癥防治8分,每道題系數在0.70以上,效度在0.60以上。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觀察組低血糖例數、15 min及時復測率、1 h及時復測率及復測血糖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嚴重低血糖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低血糖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自我管理知識評分均有提高(P<0.05),且觀察組自我管理知識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識得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識得分比較(±s,分)
時間 組別 n 自我管理知識得分 t P干預前 對照組 116 11.45±3.79 10.235 <0.05觀察組 120 10.73±4.12 12.102 <0.05干預后 對照組 116 14.06±3.72 11.342 <0.05觀察組 120 18.05±3.05 13.208 <0.05
低血糖事件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不容忽視,據報道頻繁的低血糖發(fā)生會提高嚴重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或腦卒中的發(fā)生率[7],國外文獻[8]報道,一次嚴重的醫(yī)源性低血糖或者是由此引發(fā)的心血管疾病時間將有可能抵消一生維持血糖在正常范圍所帶來的益處,對于臨床工作中應予其避免,護理工作要求更加細致,專業(yè)性更強,糖尿病專科護士接受過專業(yè)的糖尿病理論知識學習和專門的護理操作培訓,對患者的提問能夠給予專業(yè)的詳細的回答[9],通過??谱o士在患者住院期間詳細評估分析患者低血糖原因,為患者實施一對一的評估和教育指導,詳細分析患者低血糖發(fā)生原因,針對患者低血糖發(fā)生誘因給與更具體的宣教,告知患者低血糖發(fā)生誘因及癥狀和防治措施,指導患者定時定量進餐,掌握運動的時間、方法和強度,正確注射胰島素及降糖口服藥等,同時開展內容豐富和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在住院期間學習糖尿病知識,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知識,增加患者治療依從性[10],同時提高糖尿病患者對低血糖認識和重視,讓患者通過參與糖尿病血糖管理認知低血糖表現及發(fā)生規(guī)律,提高認知和處理低血糖能力[11]。同時臨床護理中,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時有發(fā)生,要求護士護理糖尿病患者時需要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正確分析患者低血糖發(fā)生誘因及防治措施,掌握低血糖規(guī)范處理流程。通過??谱o士對制定低血糖處理流程,加強對責任護士糖尿病相關知識培訓,改善臨床護士業(yè)務能力和溝通宣教能力。史小英[12]等人研究表明,糖尿病專科護士能提高護士糖尿病知識和溝通宣教能力,提升糖尿病護理質量。本研究中,觀察組低血糖例數、15 min及時復測率、1 h及時復測率及復測血糖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嚴重低血糖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糖尿病??谱o士主導的教育模式與一般的護理模式相比,更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加強血糖監(jiān)測頻率,及時發(fā)現并預防處理,降低低血糖發(fā)生率,減少嚴重低血糖的發(fā)生,減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糖尿病專科護士是經過了一系列專業(yè)化的培訓,具備充分的專業(yè)技術知識儲備,在臨床上針對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工作中擔任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糖尿病是一種治療漫長終生疾病,需要患者時時刻刻加強對自我的控制和管理。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糖尿病??谱o士可以在某個時間段將患者集中起來,更加詳細全面評估患者知識欠缺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循序漸進、實施系統(tǒng)化健康教育,開展形象生動健康教育方式,促進患者理解掌握知識。本文研究中,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識得分無顯著差別(P>0.05),治療后觀察組自我管理知識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通過表2的統(tǒng)計數據可以看出。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干預之后的自我管理知識評分均有所上升,但是觀察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了糖尿病??谱o士主導的教育模式能夠幫助患者快速掌握自我管理知識,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糖尿病專科護士主導的教育模式能夠對患者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目的性的健康宣教。在本研究中發(fā)現,給予一般護理教育模式干預的對照組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識宣教缺乏程序化的評估,非糖尿病??谱o士的護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且普遍比較低,不能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教育,在臨床工作中都非常需要糖尿病??谱o士利用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教育經驗的傳授,提高臨床護士健康宣教能力和糖尿病專業(yè)知識,因此,糖尿病??谱o士主導的教育模式是一個專業(yè)化的存在,能夠更好的開展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識教育。
綜上所述,專科護士主導的系統(tǒng)化教育模式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護理方式,和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相比,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于自我管理知識的認知程度,使患者能夠更加積極的配合治療。這種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2]陸 熠,張 寧.規(guī)范化培訓糖尿病聯絡護士優(yōu)化病區(qū)低血糖管理[J].護理學雜志,2016,31(3):9-12.
[3]Funnell MM, Brown TL, Ghilds BP, et al. National standards for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J]. Diabetes Gare,2008,31(Suppl 1):97-104.
[4]尤黎明.??谱o士在護理專業(yè)中的角色和地位[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2):85-88.
[5]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8):2-42.
[6]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6(7):447-498.
[7]李光偉.糖尿病達標治療中的低血糖不容忽視[J].中華內科雜志,2009,48(1):2-3.
[8]Gryer PE, Dawis SN, Shamoon H. Hy poglycemia in Diabetes[J].Diabetes Gare,2003,26(6):1902-1912.
[9]梁新蕊,張玲娟,李建萍,等.我國??谱o士培養(yǎng)和管理文獻計量學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3,28(24):9-11.
[10]袁曉丹,姚 平,劉 超,等.個體化行為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1年效果評價[J].護理與康復,2017,16(3):212-216.
[11]劉建麗,厲 紅,王蘭英.兒童1型糖尿病發(fā)生低血糖情況的分析[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6,27(5):457-459.
[12]史小英,韓玉霞,何文秀,等.合理使用糖尿病專科護士提升醫(yī)院專項護理水平[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4,33(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