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軍
(內蒙古包頭市蒙醫(yī)中醫(yī)醫(yī)院神經內科,內蒙古 包頭 014040)
在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中,腦梗死屬于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腦動脈中有血栓形成以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導致血管出現(xiàn)狹窄的情況,最終引起腦部動脈供血不足,出現(xiàn)腦組織壞死的情況,患者在患有該疾病時會出現(xiàn)偏癱、語言障礙等,而發(fā)病的主要人群為中老年人,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治療,則會危及患者生命[1],而此次研究旨在討論氯吡格雷聯(lián)合氟伐他汀對腦梗死治療的效果,特選擇88例患者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此次研究入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將上述患者88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44例,男和女比例為30:14,年齡47~82歲,平均年齡(64.28±3.92)歲,對照組44例,男和女比例31:13,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65.46±3.26)歲,上述所有患者均符合腦梗死的臨床診斷標準,經頭顱CT確診,無出血性腦血管疾病,上述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較小,可進行試驗。
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首先對患者進行活血化瘀、腦保護治療,對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控制血糖,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氯吡格雷聯(lián)合氟伐他汀進行治療,氯吡格雷服用劑量為每日睡前口服一次,每次服用75 mg,氟伐他汀每日睡前口服藥物一次,每次服用20 mg,在治療期間,確?;颊叩望}低脂飲食,同時藥物的用量可以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適當調節(jié)。
觀察上述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總膽固醇(TC)、C-反應蛋白(CRP)、甘油三酯(TG)以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LDLC)等進行分析。
治療效果分為三個等級,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顯效指患者治療后意識恢復正常,肌力在Ⅳ級之上,并且生活方面能自理,無病灶;有效指患者在治療后的意識基本正常,肌力在Ⅱ級之上,生活方面不具有自理能力,有輕度病灶;無效指患者在治療后意識無變化,甚至癥狀出現(xiàn)加重情況[2]。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上述患者的療效,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比對照組的高29.55%(P<0.05)。見表1。
比較上述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指標變化情況,治療后所有患者的臨床指標均明顯改善,但是觀察組患者的指標明顯比對照組優(yōu)(P<0.05)。見表2。
表1 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療效 [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變化情況(±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變化情況(±s)
組別 TC CRP TG HDL-C LDL-C研究組 治療前 6.01±0.79 5.39±2.19 1.92±0.91 1.38±0.49 3.64±1.03治療后 3.85±0.89 1.08±0.77 1.39±0.79 2.09±0.49 1.74±0.66對照組 治療前 6.06±0.94 5.58±1.09 1.89±1.00 1.37±0.45 3.59±1.02治療后 5.79±0.99 4.61±0.22 1.91±1.89 1.72±0.30 3.65±1.04
腦梗死的發(fā)病率較高,致殘率也較高,患者的腦動脈中有血栓形成以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使患者的動脈血管出現(xiàn)狹窄或是閉塞,嚴重影響患者腦組織的供氧和供血,最終導致患者腦部動脈供血處的組織出現(xiàn)壞死的狀況,屬于較為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由于該疾病的發(fā)病人群多集中在中老年人,其基礎疾病也較多,因此對于患有該疾病的患者,臨床應積極的實施治療,常見的治療方式為活血化瘀、腦保護、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以及對癥治療等[3]。
而在此次研究中,我們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入了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治療,氯吡格雷屬于血小板聚集抑制劑,可以有效的阻礙血小板的凝聚,防止糖蛋白和纖維蛋白的結合,同時通過阻止吞噬細胞的生成,增加患者平滑肌的數(shù)量,進而減少細胞的破裂[4],而氟伐他汀屬于他汀類藥物,對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能有效的進行治療。同時該藥物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血脂,藥物中含有HMG-Co A還原酶抑制劑,可控制還原酶,使血漿膽固醇和脂蛋白下降,采用氯吡格雷聯(lián)合氟伐他汀進行治療,可以使治療的時間減少,藥力也可以得到最大的發(fā)揮,使效果達到最佳[5],另外,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都有各自的特點,在進行治療的時候不易產生不良反應。而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以使藥效發(fā)揮出最大程度,加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同時安全性較高[6]。
通過此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比對照組的高29.55%,同時治療后所有患者的臨床指標均明顯改善,但是觀察組患者的指標明顯比對照組優(yōu)(P<0.05)。進一步說明,應用氯吡格雷聯(lián)合氟伐他汀對腦梗死的治療效果較為理想,可以快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使臨床指標盡快恢復正常,保證患者的健康,預后較好,同時不良反應較低,臨床意義較為深遠。
[1] 林佳慶.氯吡格雷聯(lián)合氟伐他汀治療腦梗塞的臨床效果[J].中外醫(yī)療,2015,01(22):245-246.
[2] 張偉萍,王艷玲,耿銀龍.氯吡格雷聯(lián)合氟伐他汀治療腦梗塞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12(13):1638-1639.
[3] 王 芳.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腦梗塞的臨床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24(6):232-233.
[4] 肖 群,劉守山.用氯吡格雷治療進展性腦梗塞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9(3):208-209.
[5] 盛立霞,歐陽桂芳,王 怡.伊曲康唑注射液在防治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繼發(fā)真菌感染中的作用探討[J].海峽藥學,2012,21(05):52.
[6] 呂蘇花,鞠德峰,王聰聰,等.氯吡格雷聯(lián)合氟伐他汀在腦梗塞治療中的臨床療效研究[J].醫(yī)藥前沿,2011,1(24):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