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軍輝
(河北省定州市人民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河北 保定 07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有氣流阻塞特征的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多與有害氣體及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寒冷季節(jié)發(fā)病較多且易反復發(fā)作,常見病癥為慢性咳嗽、咳痰、氣短或呼吸困難,喘息和胸悶等。COPD穩(wěn)定期常采用小劑量羅紅霉素治療,以減輕呼吸道阻塞。用其治療方法指數寬泛,不良反應少,臨床限制少。本文研究了小劑量羅紅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治療中的臨床應用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本文選擇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1月就診的94例COPD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為39~73歲,平均年齡(61.25±3.4)歲,男62例,女32例。其中高血壓12例、冠心病 11例、糖尿病16例,兩組患者均符合COPD診斷標準,且符合納入及排除標準,入選患者均處于穩(wěn)定期。隨機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n=47,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低流量吸氧、祛痰、抗感染、β2受體激動劑,允許給予100 mL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穩(wěn)定量茶堿/次,1次/天輔助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入羅紅霉素(浙江亞太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03281)。療程均為7天,治療過程中避免使用影響茶堿代謝、吸收、排泄、激素類的藥物。治療前后檢查肺功能,臨床表現情況等進行比較分析。
療效評判標準按照COPD診療指南修訂版(2005)制定標準:Ⅰ顯效:癥狀緩解或明顯減輕,哮鳴音消失或減少,未影響日?;顒樱虎蚝棉D:癥狀減輕,哮鳴音減少,可耐受;Ⅲ無效:癥狀基本未改善,哮鳴音范圍、強度稍減輕或無變化。肺功能指標: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0%)及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6分鐘步行距離(6MWD)測定及急性發(fā)作頻率。有效=顯效+有效。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觀察發(fā)現,研究組患者治療效果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n(%)]
研究組:急性發(fā)作11例,急性發(fā)作次數21次,急性加重2例。對照組:急性發(fā)作26例,急性發(fā)作次數45次,急性加重9例(2例住院≥1次)。研究組急性發(fā)作次數明顯減少對照組(P<0.05)。
研究組肺功能FEV1、FEV1.0%及6MWD等指標經治療都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但對照組治療前后觀察指標無明顯變化,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及6MWD變化比較
呼吸道通氣受阻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疾∑陂g,患者肺細胞被體內的淋巴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等炎性細胞侵入損害,氣管長時間陷入“損害-修復”循環(huán)當中。將羅紅霉素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作為反應調節(jié)劑,對改善病癥預后效果明顯,有效降低氣道炎癥反應,減少黏液分泌。
[1] 陳志華,沈華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激素抵抗機制[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1,30(11):824一829.
[2] 徐永芳,黃玲玲,孫維羅.長期小劑量紅霉素對中重度COPD的影響. 海峽藥學,2010,22(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