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路橋公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寧夏銀川 750200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我國公路工程的建設數(shù)量和里程不斷增長;較高的工程建設指標要求人們進行施工技術的現(xiàn)代化更新?;诖?,冷再生技術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以廣泛應用;與傳統(tǒng)施工方式相比,冷再生技術有效的提升了公路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質量,確保了建設企業(y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實現(xiàn)。其以逐步成為公路工程施工工藝發(fā)展的主要趨勢;故進行冷再生技術的實際應用研究具有較強的社會實踐價值,本文就此展開分析。
冷再生技術是現(xiàn)代公路工程建設的一種主要工藝。其在常溫狀態(tài)下,通過冷再生專用機械的應用,使得面層和部分基層的再生材料拌和、攤鋪和碾壓得以實現(xiàn),有效的保證了路面結構的基礎承載能力。具體而言,冷再生技術是對舊路面的廢棄材料進行循環(huán)使用的一種現(xiàn)代施工方式,其在實現(xiàn)廢舊材料應用的基礎上,有效的避免了新材料采購成本的增加。并且利用冷再生施工技術建設的公路具有較強的環(huán)保效益和抗水損特征,加之柔性路面的設計使得公路的防滲性能進一步提升,有效保證了公路工程的耐久性。目前,冷再生技術在公路工程中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瀝青混凝土路面中,冷再生技術的工程效益、環(huán)保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加突出。(圖1)
圖1 冷再生技術施工現(xiàn)場
通過冷再生技術進行瀝青混凝土施工是當前公路工程建設的主要方式,其對于公路社會服務職能的發(fā)揮深刻影響。要確保冷再生技術應用水平的提升,實現(xiàn)瀝青混凝土施工效率化、質量化,就必須在施工過程中做好其應用條件的準備。其具體條件要求如下:
施工過程中,要實現(xiàn)瀝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術的充分應用,首先就應對路面的結構狀況進行勘察,從而為施工技術的應用奠定基礎[1]。具體而言,瀝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術以現(xiàn)有的舊路為基礎,在對其基層破碎的基礎上,加入適量水泥進行均勻拌和;然后在科學控制拌和料水分的要求下,進行規(guī)范化的碾壓,從而得到半剛性結構的瀝青混凝土新路面。一般情況下,這種前期的施工勘測準備包含了舊路材料種類、基層厚度、基礎土質、添加劑用量等多項內容。并且,在勘察分析過程中,冷再生技術及冷再生專用機械是其破碎材料取樣的基本途徑。
現(xiàn)代化公路建設中,實現(xiàn)施工生產的機械化是其發(fā)展的重要趨勢;基于此,人們必須注重極具設備的高效化調集。以瀝青混凝土冷再生施工過程而言,冷再生機、平地機、灑水車、水泥運輸車、單鋼輪振動壓路機及推土機等都是其重要的設備類型,只有在確保這些設備噸位合理的狀況下,進行高效化的設備調集和應用,才能為冷再生施工技術的特升奠定基礎。
冷再生施工技術應用過程中,其材料的成分比較復雜,既有舊公路的廢棄瀝青混凝土面料,又包含了新澆筑的水泥、瀝青和混凝土。因此在施工條件把控中,進行材料配比的選擇至關重要。譬如,就冷再生結構的骨料而言,4.75mm以上骨料,其應用范圍應保持在47%~67%,一旦實際的施工與此有所差別,應進行必要的用量增減。同時,確保水泥為硅酸鹽水泥,且強度等級達到32.5[2]。另外通過日常應用水進行混合料的拌和,并確?;旌狭纤趾亢侠?。
規(guī)范化的應用流程有助于冷再生技術在公路工程整體應用水平的提升。從實踐過程來看,其具體的應用流程包含了以下環(huán)節(jié):
路面清理是冷再生技術工程應用的前提。在清理過程中,工程建設人員應注重以下兩個方面的技術保證:其一,保證路面雜物清理的干凈,全面,并且當雜物清理結束受,施工人員應及時的拆除路面的側石,從而為后期施工奠定基礎;其二,在公路工程施工設計的基礎上,對舊路面的高程進行測量,并對照擬建標準,進行銑刨寬度與深度的規(guī)范,然后細致的做好舊路面銑刨工作。
拌和運輸是冷再生技術工程應用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施工過程中,混合料的拌和通過電子計量的方式進行,在其規(guī)范下,混合料的級配、含水量和水泥含量得到了高精度控制,為高質量的公路建設提了材料保證。就配料含水量而言,在電子計量系統(tǒng)下,施工人員將混合料的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的0.5%~1%,有效的避免了攤鋪、碾壓過程的水分流失。自卸車是公路工程建設拌和料運輸?shù)闹饕ぞ?。其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具體要求:其一,在材質要求上,自卸車應具有金屬地板的基礎保證,同時確保車槽內部、車輛底部及兩邊整潔、干凈。其二,按照前、后、中的順序進行車輛裝料,并確保裝料運輸?shù)倪B續(xù)性。其三,通過篷布進行混合料遮擋,避免運輸過程中的水分流失。
拌和料攤鋪是冷再生技術公路工程應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3]。在攤鋪現(xiàn),施工人員應對下承層進行必要的清理和掃水操作,然后在確保方格網(wǎng)法應用合理的基礎上,進行澆筑施工。一般情況下,拌和料攤鋪過程中的水泥劑量應保持在5%,并且工程人員應保證混合料攤鋪的寬度、厚度合理。需要注意的是,拌和料攤鋪厚度受公路等級的限制,等級不一,其再生層厚度就會存在差異,從而影響材料的攤鋪厚度。具體如下表1:
表1 不同等級公路再生層厚度標準
作為公路工程質量把控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公路整平碾壓的過程對冷再生技術應用及工程整體質量提升具有深刻影響。一般情況下,平地機是攤鋪材料整平的主要設備,對于部分拐角及邊緣地區(qū),應通過人工輔助的方式進行整平處理。待整平處理技術后,施工人員應按照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必要的碾壓處理:第一,在先輕厚重原則的指導下,通過振動壓路機進行首次穩(wěn)壓,確保穩(wěn)壓的速度控制在1.5~1.7km/h,同時碾壓次數(shù)不得超過兩次。第二,通過振動壓路機進行4次的帶震碾壓。第三,選用三輪壓路機進行3~4h的成型碾壓,并確保最終的密實度達到95%以上。
公路工程建設中,冷再生機相鄰兩幅的搭接長度為20~30cm,為進一步提升混合料的拌勻質量,人們經常采用搭接拌和的方式對橫向工作段連接位置進行施工。在拌和整形前段后,其碾壓剩余部分的長度一般控制在3~5m。在后段施工中,施工人員需將水泥添加到前段沒有碾壓的位置后,在進行碾壓處理,確保接縫未知的平整性。需要注意的是,待工程施工結束后,應對其進行必要的養(yǎng)護保證處理。譬如在冷再生公路路面基層上進行土工布覆蓋,同時進行灑水保養(yǎng)、設置保護路障等。通常,公路工程的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7d。
作為當前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的重要技術,冷再生技術的應用至關重要。施工過程中,工程建設人員只有充分的做好冷再生技術的應用條件保證,并規(guī)范化的控制每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其應用水平的提升,推動公路工程的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