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 劉光秀 吳佳敏 吳妞 周華祥
高度近視是低視力和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高度近視隨著病情進展,常出現后鞏膜葡萄腫、視盤改變、黃斑病變、視網膜脫離等多種眼底并發(fā)癥。其中黃斑病變包括黃斑萎縮性病灶,漆裂紋樣改變,Fuchs斑、黃斑出血及黃斑脈絡膜新生血管等。黃斑部病變是眼底損害中最嚴重的一種,患者黃斑區(qū)有無病變及病變程度,直接決定視功能的好壞[1]。高度近視患者,受到視覺功能、心理、外觀和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生存質量明顯受損。高度近視人群與視覺相關的生存質量明顯低于正視及輕、 中度近視人群,甚至降低至與嚴重角膜病患者相似的水平[2]。因其自身的危害性和復雜性,現代醫(yī)學尚無一種比較理想確切的治療方案。幾十年來,中醫(yī)通過辨證論治,在改善高度近視患者癥狀與體質、控制近視度數發(fā)展、提高視功能、治療高度近視并發(fā)癥、改善生存質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有關中醫(yī)辨證論治高度近視的報道較多,但對高度近視的中醫(yī)證型的論述、分型方法、分型依據等不統(tǒng)一。為了進一步探討高度近視的中醫(yī)辨證分型客觀規(guī)律,本文就近二十年來中醫(yī)治療高度近視所涉及到的證型的文獻做了整理、比較和分析。
查閱1988~2016年12月收錄在CNKI數據庫、維普期刊、萬方信息資源系統(tǒng)中涉及到中醫(yī)藥及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度近視全文文獻,檢索詞為“高度近視”及二次檢索詞“辨證”或“中醫(yī)藥治療”或“中西醫(yī)治療”。
剔除單方或單法治療多種眼科疾病(包括高度近視)、個案報道、多例典型病例分析、籠統(tǒng)闡述病機者,剩余明確提出高度近視辨證分型的有28篇[3]-[30]。28篇文獻作者所在地包括14個省、市,涉及研究單位均屬于省市級研究單位。
28篇文獻中高度近視證型分類數不一,最少的只提及1個證型,最多的分8型,不同的證型名稱有43種,將43種證型按異名同類及主癥、次癥、舌脈的描述進行歸納[31]。具體如下:(將籠統(tǒng)的證型提法如虛證、實證、虛實夾雜刪除。(將未明確中醫(yī)證型例數者刪除;(名稱不同,但實質為同一種證型的歸為一型。如:脾氣虛、脾氣虧虛、脾氣虛弱統(tǒng)一歸為脾氣虛證;脾不統(tǒng)血、氣不攝血、氣虛不攝統(tǒng)一歸為脾不統(tǒng)血證;濕熱蘊脾、脾胃濕熱統(tǒng)一歸為脾胃濕熱證;氣血兩虛、氣虛血虧、氣血不足統(tǒng)一歸為氣血兩虛證;肝腎陰虛、肝腎虧虛、肝腎兩虧、肝腎不足統(tǒng)一歸為肝腎虧虛證;陰虛火旺、陰虧火旺、虛火上炎、虛火傷絡統(tǒng)一歸為陰虛火旺證;肝郁化火、肝郁化熱統(tǒng)一歸為肝郁化火證;心陽不足、心陽虛衰統(tǒng)一歸為心陽不足證;腎虧血滯、精虧痰滯、精虧痰瘀、瘀血阻滯型、肝腎虧虛夾瘀血證,均是肝腎精血虧虛,精血不足,致血液循行滯澀不暢,血液瘀滯,血不循經,逸出目絡,統(tǒng)一歸為腎虧血滯型。④不同證型按其所述的辨證要點,實質相同或相似的歸為一型。如:脾氣虛、脾不統(tǒng)血均是脾氣虛證進一步發(fā)展而來,統(tǒng)一歸為脾虛證。將以上證型分為虛證、實證、虛實夾雜證3類。其中虛證中偏于虛寒的為脾虛證、脾腎陽虛、心陽不足證;偏于虛熱的有陰虛火旺證,復合證型的有氣血兩虛、氣陰兩虛、肝腎虧虛證。實證中有肝郁化火、脾胃濕熱、氣滯血瘀、寒濕困脾證。虛實夾雜證中有腎虧血滯證。具體見表1。
表1
高度近視中醫(yī)辨證分型頻次累計位于前六位的依次是是脾虛型、肝腎虧虛型、陰虛火旺型、腎虧血滯型、肝郁化火型、氣陰兩虛及氣血兩虛型。具體見表2。
在1041例高度近視中,證型例數構成比位于前六位的依次是肝腎虧虛型、腎虧血滯型、脾虛型、陰虛火旺型、氣陰兩虛型、肝郁化火型,其他的如心陽不足型等例數較少甚至偶見,故不作為常見證型比較,具體見表3。
表2
表3
通過分析28篇文獻,可以看出在報道的頻次和例數上都較統(tǒng)一地認為肝腎虧虛型、腎虧血滯型、脾虛型、陰虛火旺型、氣陰兩虛型、肝郁化火型是高度近視的常見證型。上述統(tǒng)計結果顯示高度近視常見證型主要以虛證為主,而肝脾腎三臟的虛損貫穿疾病的始終。隨著近視程度的不斷加深、眼底病變的疊次出現及眼底損害不斷加重,脾氣虛損、肝腎虧虛的程度也在不斷的遞進。高度近視隨病程的發(fā)展,在各階段表現出的癥候具有動態(tài)性,且符合中醫(yī)“久病必虛”、“久病必淤”、“久病及腎”的理論。
以上結果可以看出高度近視以虛證為主,虛證中又以脾腎虧虛占主導,脾虛可致血虛及氣血兩虛,肝腎虧虛致目失濡養(yǎng),陰虛火旺,淤血阻滯。氣陰兩虛、心陽不足也占一定比例。實證中以肝郁化火占大部分比例,脾胃濕熱、氣滯血瘀、寒濕困脾所占比例極少。虛實夾雜證以腎虧血瘀型為主。
28篇文獻的中醫(yī)辨證以臟腑辨證及氣血陰陽辨證為主,辨證所分類型無完全一致,且大部分文獻采用的辨證標準未標明出處,只有2篇文獻明確提出辨證參考標準的出處,均參考鄧鐵濤主編的《中醫(yī)癥候規(guī)范》。文獻中的辨證,對患者的觀察多采用固定的證型,而疾病是在發(fā)展的,高度近視是一個長期發(fā)展的疾病過程。應在明確疾病病機本質的同時,動態(tài)把握癥候演變的規(guī)律。同時由于眼底病病位的特殊性,應遵循整體辨證和局部辨證相結合的原則,整體辨證時兼顧眼底病的特點,局部辨證時注意全身狀態(tài)。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中醫(yī)藥的研究還需進一步加強,應采用嚴格的多中心大樣本的臨床試驗,進一步觀察和分析高度近視中醫(yī)證型的分布規(guī)律、兼夾組合規(guī)律及演變轉化規(guī)律,從而進一步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診療體系。我國是近視眼患病大國,高度近視比例逐年增高,日漸增多的高度近視眼人群對社會和家庭產生的負擔越來越重,近視的預防性醫(yī)療保健工作關系到我國國民的健康素質,“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思想在近視醫(yī)療保健工作中尤為重要。高度近視是一個漸進的病變過程,通過中醫(yī)辨證論治,適時合理地進行干預,若能中斷、延緩,甚至逆轉這個過程,則能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1] 方嚴,石一寧.病理性近視眼眼底改變[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2013,14-103.
[2] 閆瑾,王莉,楊揚.近視的危險因素及流行病學研究進展[M].眼科新進展,2015,35(9):896-900.
[3] 莫亞,王明芳.167例高度近視患者中醫(yī)證候分析[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10,20(4):201-204.
[4] 李翔,謝釗,張敏.補腎活血法治療高度近視120例[J].陜西中醫(yī),2009,30(7):842-843.
[5] 莫亞,王萬杰,王明芳.淺談補虛化瘀治療高度近視[J].新中醫(yī),2011,43(4):124-125.
[6] 彭耀崧,王幼生,詹敏.黃小瑛.高度近視辨證分型與眼部病變的關系探要[J].中醫(yī)藥學刊,2004,22(12):2233-2234.
[7] 夏紅.運用補虛祛瘀法治療高度近視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的體會[J].中醫(yī)研究,2006,19(10):45-46.
[8] 雍林曉.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高度近視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9,36(4):599.
[9] 鄭軍.鄒菊生教授從肝脾腎論治高度近視黃斑病變經驗[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1,32(7)7-9.
[10]郭繼援.辨證論治高度近視性黃斑出血42例[J].甘肅中醫(yī),2009,22(3):26-27.
[11]劉艷莉,陳國孝.辨證治療單純性高度近視黃斑出血臨床觀察[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1,46(8):594-595.
[12]任征,張玨.辨證治療高度近視黃斑出血46例[J].河南中醫(yī),2003,23(7):55-56.
[13]任征,張玨,韓紅波.中醫(yī)治療高度近視性黃斑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7,17(2):71-72.
[14]許慧蕾,陳國孝.陳國孝辨治高度近視黃斑出血的經驗[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2(12):950-951.
[15]顧文彬.辨證治療高度近視黃斑出血32例[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1992,2(2):89-90.
[16]霍潤林,魏承樸.滕維城.楊淑煥.辨證治療高度近視黃斑出32例[J].陜西中醫(yī),1993,14(5):204.
[17]趙亞濱.四物湯加味治療高度近視并發(fā)黃斑出血41例[J].浙江中醫(yī)雜志,1988(1):21.
[18]張紅莊,曾淵.高度近視黃斑出血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改變與辨證論治關系的初步研究[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7,17(4):193-196.
[19]肖家翔.護網明目湯治療眼底出血[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15(17):2383-2384.
[20]朱麗惠.眼底黃斑病變的中醫(yī)癥型分析與中藥分類治療[J].中醫(yī)中藥,2011,18(8):102-103.
[21]吳云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度近視黃斑出血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5(21):2345-2346.
[22]張仁俊,席興華,趙永旺,周云燕,胡順生,唐福成.中藥配合后鞏膜加固術治療高度近視伴黃斑出血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6,16(3):145-147.
[23]姜尚萍,謝文軍,康怡.補脾益氣湯治療高度近視黃斑出血的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31(11):57-58.
[24]張津京.中醫(yī)藥治療高度近視黃斑出血的臨床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0.
[25]龔明福,任征,肖前峰,梁艷,黃曉蕓.中醫(yī)治療高度近視黃斑出血的臨床研究[J].國際眼科雜志,2015,15(7):1263-1265.
[26]林穎,張永杰.駐景丸加減治療高度近視性黃斑出血25例[J].福建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22(5):4-6.
[27]蔡紹佗,蔡禮麗.抗高近丸治療高度近視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1991,1(1):19-21.
[28]張紅莊,曾淵.基于“病證結合”探討高度近視黃斑出血的病因病機[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1(4):207-209.
[29]劉彥江,張月.亢澤峰.田楠楠.張慶.李滿.侯靜梅.高娜.沈志華.加減駐景方聯(lián)合雷珠單抗治療高度近視性黃斑出血[J].國際眼科雜志,2014,14(2):313-315.
[30]劉艾明.高度近視患者生存質量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
[31]鄧鐵濤.中醫(yī)證候規(guī)范[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0.6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