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君蘭
摘要:《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明確指出:“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tǒng)計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等基本能力”?!皬臄祵W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師;核心素養(yǎng)
一、提高數學教師對核心素養(yǎng)重要性的認識
當今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對教師的從教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無論在教學技能、還是在專業(yè)知識上。這些雖是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同時也是對數學教師數學能力的要求。作為數學教師應當具有比學生數學能力培養(yǎng)目標更高的能力水平。
二、如何培養(yǎng)小學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
主要是通過職前培養(yǎng),小學教師在從教前,都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數學學習,可以在數學學習中培養(yǎng)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1、可以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未來的小學教師)感受和了解這些知識的發(fā)生和發(fā)現的過程,從而萌發(fā)一種關于數學知識發(fā)生和發(fā)現、模仿和追求的興趣。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沒有興趣、模仿和追求的學習,特別是數學學習,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成效的。一個數學老師,首要的成功,在于使自己的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而且終生不忘。2、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應加強以下幾點:(1)通過數學告訴學生數學與周圍的現實具有廣泛的聯(lián)系,要求他們在學習數學的同時主動去觀察這些聯(lián)系,培養(yǎng)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2)引導學生在解題時注意分析問題的要求和條件,從而考慮用什么方法可以解決,而不是看它屬于哪一類型。3、在教學中注重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1)觀察、嘗試、合情推理、猜想和實驗。(2)抽象概括、劃歸、數學模型、數形結合等。(3)邏輯的思想方法,如分類、類比、完全歸納、反證法、演繹法等。(4)技巧型的思想方法,如換元法和待定系數法等。在目前的數學教學法中只對演繹法和一些技巧型的思想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視,而對其他方法的重視則不夠。我們今后必須大力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這是因為,數學思想方法不僅是獲取知識的手段,而且它比知識具有更強的穩(wěn)定性和更普遍的適用性,學生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就能更快地獲取知識、更透地理解知識,使他終生受益,同時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之一。
三、提升小學數學教師核心素養(yǎng)的途徑
(一) 通過案例分析,讓教師意識到高核心素養(yǎng)對一名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的極端重要性。體現數學教師良好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案例很多,有的從數學史的角度讓學生受到良好的數學文化熏陶,有的從數學思想方法的角度讓學生體會數學思想的奇妙,我們可以通過對這些案例的研究,讓教師意識到提高自身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
(二)聯(lián)系教學實踐學習相關內容??紤]到小學數學教師的工作特點,提升其核心素養(yǎng)只能結合其平常的教學實踐進行。比如準備教學小數的意義與認識時,要求教師了解一下小數的發(fā)展歷史。在準備教學旋轉與平移時,學習相關幾何變換的基本知識。在準備教學圓錐的體積時,學習祖暅原理或積分的思想,在準備教學加法交換律的時候,學習運算的一般意義及不完全歸納的思想方法。這樣堅持從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出發(fā),不斷深化,不斷拓展,并逐步深入相應內容的廣闊背景,并不斷挖掘其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及人文內涵。長此以往,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四、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數學教學語言
準確、科學的數學教學語言能夠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嚴謹性。數學課堂教學過程體現了數學知識與其語言形式的統(tǒng)一,數學知識的科學性決定了數學課堂教學語言的科學性、準確性。數學中的每一個概念都有確切的含義,每一個定理都有確切的條件。因此,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必須清楚、準確、科學,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正確地掌握概念、定理,并逐步養(yǎng)成嚴謹、縝密、富有條理的思維習慣。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青年數學教師可能會由于經驗的不足從而導致一些問題發(fā)生。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的組織一定要講求順序,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設計好講課程序。青年數學教師必須認真分析教材內容,吃透教材,把握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的重難點,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對于每一節(jié)課上的教學語言如何組織應該做到心中有數。課后盡量多進行教學反思,多多反思自己的教學語言的不足之處。
五、懂得交流
(一)交流,要注意調節(jié)語言的表達方式。一方面,教師的語言要注意善于引導。富有啟發(fā)性,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具有引導點撥之功用。同時,教師的語言也有激情又不失親切感。一堂課,當你用自己飽滿生動的語言去引導、去溝通時,必然會贏得學生的共鳴,很難想象得出,一個有氣無力或者語言平平的教師能夠吸引有思想、尋求挑戰(zhàn)的孩子。在數學課堂中,數學教師既需要理性的思維,也需要豐富的有激情的語言去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用智慧點燃智慧,用情感激發(fā)情感。
(二)交流,要注意耐心傾聽.在向學生傾聽的過程中,教師才會真正了解到孩子們到底在想什么,到底需要什么,才會努力解讀學生,深入了解學生的思維活動,積極捕捉學生的各種想法。有時還要憑借“教學敏感”幫助學生把“口欲言而不能”的內容表達出來。這樣,學生才會被“喚醒”、“激發(fā)”和“升華”,從而把他們從被動世界中解放出來,實現自身主動的建構--獲得知識技能,提高智慧能力,完善主體人格。傾聽,還可以是向同事傾聽。聽同事的長處,聽同事對你的不同見解,聽他人的教學思想,感受他人的教學藝術:走進研討現場,聽獨特見解,思考別人的真知灼見:、人生感悟……包括對你的過分挑剔,甚至對你提出的批評。今天的爭鳴、今天的意見建議就是為了讓你明天思考得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