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梅
高質(zhì)量的閱讀教學對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課堂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探索,如何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同時引入一種新的教學理念,真正的提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我認為,閱讀教學必須要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為寫作積累素材,同時還應該讓學生領略文明發(fā)展的核心和脈絡,讓學生真正地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樣對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從這樣一些方面去改革創(chuàng)新。
更新觀念,強化主體很有必要,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因此,教師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并落實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一是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平等、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大膽參與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善于學習、樂于學習。二是嘗試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
自能閱讀教學的所追求的目標是讓學生自主性閱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是發(fā)揮出引導性的作用,鼓勵和指導學生開展自主的閱讀方式,讓學生在閱讀中處于主體地位,轉(zhuǎn)變以往學生被動性閱讀的模式。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轉(zhuǎn)變以往單一而枯燥的教學模式,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學習情況,來開展自能閱讀等多種教學方式,以興趣與愛好為導引,提高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給學生足夠的閱讀空間,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能閱讀的能力。
開展有效的自能閱讀教學活動,就要給予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和領悟閱讀的意義與價值。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完成基礎性語文教學工作后,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閱讀,來培養(yǎng)學生自能閱讀的能力。其中,教師應減少閱讀提問,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使學生有機會“進入”書中,理解和領悟“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奧秘,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達到最佳的閱讀效果。此外,教師要注重引導,激發(f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挖掘語文課程資源,如何讓學生自覺行動起來,關鍵是能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要想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必須先激發(fā)起他們的閱讀興趣。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介紹作家作品,設置懸念來引導閱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引起他們閱讀的積極性。譬如在介紹歐·亨利的小說《警察與贊美詩》時,我向?qū)W生講述了前面的情節(jié),留下結尾不講,并告訴學生:“小說的結尾出人意料并耐人尋味,讓人帶著含笑的眼淚?!币私饩唧w故事情節(jié),同學們課后自行去閱讀。也可以聯(lián)系其他作品導入。譬如,在教學《赤壁賦》時,可以這樣導入,張若虛面對長江和明月,發(fā)出了“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這樣的感慨。蘇軾由于烏臺詩案,差點丟了性命,被貶黃州,在清風吹拂、明月朗照的夜晚,泛舟于長江之上,又會激起怎樣的情感呢?就讓我們走進文本,走近蘇軾。還可以用講故事導入。無論怎樣導入,都要求教師的語言要藝術化,要清楚、明白、準確、生動,要聲情并茂、抑揚頓挫、詼諧幽默、富有情趣,要善于誘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要想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就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語感。所以,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有效地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使學生在閱讀中既能夠理解優(yōu)美的語句,并且也能夠熟練的掌握寫作的技巧和方法,以此來加強學生閱讀的主動性、針對性及目標性,同時,教師也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寫日記或文摘,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和寫作技巧的掌握。
近年來,隨著辦學條件的改善,多媒體已經(jīng)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必備工具,其在現(xiàn)代教學中的巨大作用已經(jīng)得到一致認可和廣泛關注。用多媒體手段來進行教學往往能夠增強教學形象效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影音展示功能不僅對于補充課堂教學容量具有促進作用,而且在營造氛圍、活躍氣氛方面效果非同一般。教師要正確地認識這一手段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注重改良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適當嵌入多媒體教學方式,用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輔助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動人。要使語文閱讀教學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應當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動人。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情境。教師可以借助虛擬情境的手段和方式,利用聲情并茂的語言,虛擬情境,讓學生在理解、領悟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再現(xiàn)文章意境,獲得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譬如,在學習唐宋詩詞時,可以適當播放相關作者的一些視頻;在學習戲劇時,可以讓學生表演課本劇等。以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自覺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結束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積極優(yōu)化教學方式和方法,轉(zhuǎn)變單一的教學模式,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學習的情況,采取多種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來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學會通過閱讀獲取知識的技能,從而來培養(yǎng)學生自能閱讀的能力,豐富文化底蘊。
[1]朱作仁.語文教學心理學[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0.
[2]于亞中.李.家珍著.中學語文教學概論[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蔣成.閱讀藝術系統(tǒng)[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