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榮
(湘潭市群眾藝術館,湖南 湘潭 411100)
歌聲隨著時代的跨越式前進、人類文明的飛速發(fā)展,其緊跟著的也是與時俱進。
什么是歌唱?就是人通過以自己的嗓音,對歌曲進行一種再現(xiàn),或稱之歌曲的演唱。
什么是歌曲?由歌詞和曲譜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詞與曲是一一對應的。歌曲是被人聲照本宣科來表現(xiàn)的一種音樂藝術形式及載體。
任何一首歌曲的演釋,必須依托“詞”來表達。歌詞雖說是詩歌中的一種,如果一旦譜上旋律,故已稱其為歌曲。那些沒有譜曲的詩或詞仍舊叫詩或詞。由此可見,歌詞是歌曲旋律產(chǎn)生的依據(jù),演唱中還是一種通過咬字吐字來承載和抒發(fā)情意的工具。
在歌唱中,人們往往是特別注重人的嗓音。在聲樂專業(yè)的學習中,一旦涉及歌唱,女聲都將希望自己能有一副似“百靈”、“翠微”般的歌喉,而男聲則渴盼有一副渾厚如鐘、磁性雄聲或者高亢、明透柱的嗓音。有大多數(shù)人認為:一個歌手如果有了好歌喉,就有了歌唱的一切。他們在歌唱中,時時盲目追求音質(zhì)的飽滿,音色的韻美動聽,旋律的流暢起伏,動律的豐富“電”人;還有的人認為:只要把美好的嗓音、起伏地旋律送給了聽眾,就以為圓滿地完成了歌唱。應該說這種錯誤的觀念只會給正確的歌唱帶來長期的危害。殊不知,歌唱的構成:人聲、旋律、歌詞三者交織,作為人聲的‘聲音’確實重要、旋律的‘聲音’也重要,但是,還有更為重要的一種‘聲音’,那就是歌詞的‘聲音’。因為歌詞是旋律的源。假如把歌曲的詞拿掉,那么,這個歌曲就不是歌曲了,就成其為純音樂作品了。所以說:我們?nèi)绻迅枨械那{(diào)視為歌的生命的話,那么,歌詞就是歌曲生命中的靈魂。人的聲音也就是一個歌曲再現(xiàn)的工具而己。以上就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在歌唱的時候,普遍存在著一種不良的現(xiàn)象,即:重“聲”輕“詞”。
很多情況下,歌唱者,常常只注重嗓音音色的優(yōu)美,旋律音的流暢和動律韻味十足,卻根本不在乎歌詞的重要性。以至,歌手在歌唱時,是“音清”而“字濁”。此處所講的“音 ”是指旋律之“音”,人的嗓子之“音”;“字”指的就咬字吐字之“聲”。試想,由于演唱者在歌唱中歌詞吐不清晰,其結果將會使聽眾茫然,或無動于衷,或開小差去“走私”,將演出現(xiàn)場,變成菜市場,又怎么能夠達到歌唱的初衷和目的呢?!
記得前些年,中國京劇界做了一件匪夷所思而大膽的實驗:那就是為了要把中國的國粹京劇推向世界,走上國際舞臺,居然把中國京戲的臺詞和唱腔全都改成了英語,赴美國和歐洲各國進行了廣場性巡徊演出。由于語言曲調(diào)風格的“差異”,縱然,你是用上了“標準”英語,其結果,外國人還是聽不懂一句臺詞和唱腔。當隨團的中國記者頻頻采訪老外時,外國人的回答是:“你們表演的是什么,根本就聽不懂,看不懂,只是覺得猴子表演比較好玩”。他們把我們的國粹,當做圍觀看“猴把戲”,比做小朋友過“家家”了。 可見,如果你的歌詞讓人聽不懂,無論你的藝術是陽春白雪,還是下泥巴人,豈不是“悲慘世界”嗎!
很多聲樂愛好者和學子,經(jīng)?;ù罅康臅r間去訓練發(fā)聲,苛求達到聲音上的最完美,只要是談論交流發(fā)聲,他們就特別興奮地展示自己的聲音有多么的“亮”、“厚”、“渾”,音域有多么的寬,氣息支撐又是多么多么的好;發(fā)音的位置是前又是后的,什么“關閉法”、“面罩音”、“聲區(qū)過渡音”,在美聲唱法上的“通”、“透”、“松”……哇!不得了啦。那本應關心到的很重要的咬字吐字和對歌詞的語境理解探幽,以及對歌詞的輕重和邏輯的把控,都將至于腦后或者輕描淡寫或者含糊其詞。由于他們很少對歌詞的理解,很少認真訓練歌詞的咬字吐字的“過程”,以至在歌唱時,字不能正,腔不能圓,讓聽眾聽之后,不知道他在唱些什么。
為什么有些人的歌唱,娓娓動聽反而不感人?而有些所謂的“煙酒”嗓音,似乎有“吸星”大法一樣緊緊吸著聽眾跟他隨情所動。前者就是那種有“聲”而無“情”,求“聲”不求“情”的歌唱之軀殼。后者屬于那種以“情”帶“聲”,以“聲”促“情”,以“情”促“聲”的聲情并茂?!奥暋笔切问?,“情”是目的?!扒椤笨渴裁醋鳛檩d體?可以肯定回答說,靠的是“詞”??梢?,再一次證明“詞”在歌曲中的重要性。歌詞既是歌的故事、人物的情感,亦是歌曲作品的內(nèi)涵與靈魂。常言說:“活著的人沒有了靈魂就如同行尸走肉?!边@種比喻就是對歌唱時沒有感情,沒有靈魂的評定。有人說“歌唱”是聲音的藝術,這話沒有錯,在歌唱中“聲音”肯定是第一位的?!盁o聲不歌”、“無聲不語”,但是這個“聲”,不僅只是指人的嗓音的“聲”、旋律的“聲”,千萬別忘了這個“歌”和“語”的“聲”,都是“情”的聲,是“情”依托歌詞這個載體通過人聲來表達。在歌唱時歌手光有了動聽的人“聲”,而沒有動聽的詞的“情”聲,那么,可以完全把這個歌唱視為在無心練聲或在“無病呻吟”。
所以說歌唱時的歌詞之“聲”,尤為重要,嚴格地說,“歌唱”就是通過歌唱者把詞、曲作者的情感真切地唱出來。
要想通過歌唱來傳情達“意”,或唱出歌曲中的感情,那么,就必須對詞“意”進行分析研究,深挖詞意的真實所在,靈魂所在。歌詞是作者對事物感觸、感動、感悟之后的表達,是創(chuàng)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思情。詞“意”中裝滿著歌曲里的意境和情趣的。但凡好的詞“意”都是反映民眾社會,民眾生活,民眾感情,而且還能引起普遍民眾共鳴。它概括有以下特點:
1.它有真實性。人生一場戲——舞臺小天地,天天有故事,事事皆感情。社會大舞臺,風情千萬種,百態(tài)縱橫,無奇不有。歌詞反映的就是這場戲,就是那些生活的錯綜復雜、酸甜苦辣、恩愛情仇。
2.有畫面感。歌詞,一般都是有畫面感的,因為歌詞無論是直言其意或是立象盡意的詩情畫意的描繪,這本身就是“畫面”的主要構成?!敖饺绠?、事事如圖”,而且“詞”所構織的畫面都是我們生活中最真實、最真情的那些生活瑣小事情,把這些一個個很小的期望、訴求和寫照組成起來就成為了一串串人生的追求和展現(xiàn)的“蒙太奇”,使它們能折射大情懷、大哲理。換言之,歌唱就是通過詞“意”唱出社會、唱出人生、唱出感情、唱出“畫面”。
3.表明人生態(tài)度。歌詞就是作者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歌詞中寫的點點滴滴,就是詞作者對生活提出了眾多人的思想和闡明了自己的觀點。
4.歌詞里的社會功能。當然,前提是詞“意”,必須是大眾的心理和感情,并且能得到大眾的認同。哪怕它反映的只是社會面貌的某個層面,或“冰山一角”。
5.歌詞技法。為誰寫,寫什么,怎么寫,寫給誰唱?(1)為誰寫?是寫給工人的《我為祖國獻石油》;還是寫解放軍的《一、二、三、四歌》、《打把歸來》;是歌頌我們黨的在不同時期的幾位關鍵性的領導人《在爛燦的陽光下》;還是兒歌《魯冰花》?由于對象不同,內(nèi)容不同,以致說話的語氣和情感的表達方法自然也就會不同了。(2)寫什么?雖然歌詞本身作了回答,但那只是一些表象。在字里行間,充滿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這就需要去挖掘其詞“意”的“潛臺詞”與真實的內(nèi)涵。(3)怎么寫?分層次、明主題、述語境、突重點。(4)寫給誰唱?是寫群眾性唱的通俗歌,還是寫給專業(yè)歌唱家唱的藝術歌,這些在情感的表述上、手法上也是有區(qū)別的。群眾性歌曲的歌詞,具有普遍性,《天上太陽紅彤彤》、《學習雷鋒好榜樣》,事件單一、情感單一,詞語朗朗上口;如果是給專業(yè)的歌唱家寫,即使事件單一,但是,在情感上、手法上,層次多、表述也多,比較富豐,如:《孟姜女》、《斑竹淚》、《清粼的水藍瑩瑩的天》、《斷橋遺夢》。
從詞“意”創(chuàng)作的來源,一定是跟民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作品極其富有生活中的人性化和人情味。
這是歌曲“情”的表白與傳遞,也是“詞”的“意”,“字”的“聲”,是歌唱的最終目的。如果想要較好地做到這一點,除了有“聲”的訓練基礎,還必須攻克“咬字與吐字”的這個難關。否則,“詞”吐不清,是無法把一首歌唱好,甚至還會讓聽眾由于聽錯字而產(chǎn)生歧意。(不過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由于演唱風格不同,確實存在著它的咬字吐字不能嚴格遵循漢語的發(fā)聲,比如,美聲唱法的吐字“父”(fu)唇齒音就得歸韻到(f-o)“喔”韻音上。還有中國各地方戲的地方語言等,均存在著這些特殊現(xiàn)象。)
“詞清字正”中的“字正”指的就是咬字與吐字準確性,發(fā)音是否清晰,語音是否準確,咬字與吐字是否優(yōu)美動聽,這些都將關系到歌唱的成功與否。哪怕是歌者有著“風情萬種”、“情深意切”或“恨海情仇”的“走心”表演,但終究,失于咬字不正、吐字不清,使觀眾聽眾聽不清,故不能“聽真切”,也不能“隨之動”。如此這般,歌者的“用情走心”都將付之東流。當然,如果要做到“詞清字正”,還應認真學習歌唱中的咬字吐字的規(guī)則——“咬字”、“出字”、“歸韻”。即:“咬準字頭,延長字腹,收清字尾”,認真完成好咬字吐字的“過程”,認真做到每一個字的準確清晰和詞意的傳遞。
綜上所述,歌唱中不可重“聲”輕“詞”,只有在歌詞的“詞清字正”的前提下,歌唱者的歌聲才會動聽、才會詞情達意、才會感染人、才會震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