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年齡一般在十四到十八歲之間,這一階段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意志、情感、判斷也都正在成長。但他們還缺乏判斷和獨立思考能力,善惡是非觀念也較淡薄。一旦管理不力或放任自流,出現(xiàn)的問題往往更為嚴重。本文旨在探究高中留守學生的管理策略,試圖改變高中留守學生管理的現(xiàn)狀。
建立留守高中生專項檔案。每個班主任通過認真調查摸底,掌握學生信息,摸清本班留守高中生的數(shù)量和基本情況。做到五個清楚:1.學生基本情況清楚(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健康狀況等);2.臨時監(jiān)護人情況清楚 (姓名、地址、聯(lián)系電話);3.外出家長情況清楚(姓名、務工地址、聯(lián)系電話);4.教育管理對策清楚 (班主任要分析問題行為的成因、制定策略、選擇方法、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5.班主任工作目標清楚(要求班主任努力做到:留守高中生學習不掉隊、心理人格健康成長)。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留守高中生一般存在兩種極端情況:首先,過度疏離導致學生缺乏足夠的管理,放任自流,缺乏安全感與關愛意識;其次,過度溺愛導致學生過度自我,缺乏與人相處交流的經(jīng)驗,唯我獨尊。以上兩種情況是由于留守高中生寄居或者隔代教育導致的。因此,客觀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無法改變,但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從學校教育的角度考慮如何實現(xiàn)留守高中生的心理正?;?/p>
指導監(jiān)護人認識留守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和不足,有針對性的對待不同學生,對監(jiān)護人進行指導,糾正不良教育習慣,提高家庭教育的效率,改善學生家庭教育環(huán)境。
一方面,要指導隔代監(jiān)護人弱化溺愛教育,進行常規(guī)化教育,加強學校與監(jiān)護人的溝通,及時針對學生的不同心理階段進行教育調整,進行嚴管化教育指導,在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化時,指導監(jiān)護人加強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指導交流溝通的方式與方法;另一方面,加強學校與寄居監(jiān)護人的交流,進行思想指導,指出監(jiān)護人教育對留守高中生心理成長的重要作用,加強寄居監(jiān)護人的教育管理意識,防止學生產(chǎn)生被放棄的想法。
高中生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因此,學校成為高中生生活的主陣地,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長輩,教師更多的關愛可以填補因父母親情的部分不足而導致的心理問題。教師接受過系統(tǒng)的教育理論學習,從事專業(yè)人文教育的職業(yè),在指導學生成長方面有著專業(yè)化的特點。因此,教師更多有意識的關愛,是創(chuàng)設留守高中生溫暖成長環(huán)境最重要的一部分。
教師是介于學生與家長之間最重要的媒介,教師與雙方的及時溝通,可以營造更好的兒女親情,留守高中生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父母遠離子女,導致部分親情的缺失,教師通過提醒、指導、促進等各種方式,可以實現(xiàn)父母對子女遠距離的和諧關愛。如,在留守高中生情緒低落時,教師及時與學生父母聯(lián)系,父母通過電話、郵寄信件等方式關心學生,將起到很大的作用。又如,在開學之初或者學期期末,指導父母寫一封《給子女的一封信》等。各種及時的細節(jié)關愛都將對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成長產(chǎn)生重要的作用。
同學關系是留守高中生最重要的一種人際關系,融洽的同學關系可以彌補許多親情的缺失,也可以促進留守高中生心理傷痕的愈合。教師需要更多地關注留守高中生的交流環(huán)境,通過各種方式促進同學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如談話、指導、組織活動、課堂教育等各種方式,為留守高中生創(chuàng)設和諧的生生關系。
現(xiàn)在,溫州市各重點高中都設有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他們在大學時受過系統(tǒng)的心理教育理論教育,有著專業(yè)認證的資格證書,對學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心理特點有著專業(yè)認識。因此,對有心理問題的留守高中生進行心理輔導有很大的必要性。心理教師通過心理健康課程,一對一心理輔導,心理健康團體組建等工作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和輔導,是一種有效、合理的教育。
班主任是普通高中學校中學生的第一位教師,學生的各項生活與學習關系都與班主任息息相關。因此,隨著學生心理問題變得突出,許多問題需要班主任直接面對,留守高中生的心理問題便是其中之一。浙江省在這方面就比較重視,我校幾乎所有在任班主任都具有《浙江省心理咨詢C證》證書,作為留守高中生心理問題的研究者,筆者對此頗為認同,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指導過程,所學理論確實具有很大作用。
校團委學生會和社團是學生組織,是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德智體各方面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組織,也是促進學生和諧關系發(fā)展的重要媒介。參與學生會組織可以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極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如果積極培養(yǎng)留守高中生參與學生會,成為學生會干部,將對學生的成長產(chǎn)生重大的積極作用。社團活動的參與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為枯燥的課余生活注入快樂的血液。因此,教師指導留守高中生多多參與學生會與社團活動,將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chǎn)生重大作用。
高中的課程設置理念更加自由化,教師的教學應更加注重人文性,學校在設置教學要求時,應該考慮到對“留守高中生”心理問題的關注。尤其是對于語文教師、政治教師而言,他們有更大的學科優(yōu)勢,他們可通過寫隨筆、課堂討論等方式為留守高中生構建心理疏通渠道,讓學生有地方傾訴,解開心中的結。
我校作為省一級重點高中,學生總量不大,班級設置合理,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留守學生不是很多。因此,建立師生之間的一對一的關懷機制具有可行性,我們可以建立“代理家長”隊伍。班主任、課任教師與留守學生“結對子”,當起學生的“代管家長”。目前,這種機制尚未實現(xiàn),但從目前大學輔導員一對一關懷機制的實施效果而言,在高中進行實踐,同樣具有可行性,也將產(chǎn)生明顯的效果。
針對留守高中生的關懷問題,需要進行各種嘗試,有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建立專業(yè)心理問題解決機構;有些需要專業(yè)團隊的成員,如心理輔導教師的專業(yè)化;有些需要教育硬件的提高,如學校寄宿制的普及;有些需要學校領導對留守高中生這一隱性群體加強重視,如樹立留守高中生成功典型等。
通過各種有效的指導和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只要我們對留守高中生這一群體有足夠的重視,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是可以實現(xiàn)的,同時,在思考中我們發(fā)現(xiàn),針對這一群體的許多教育策略尚未進入執(zhí)行階段,有待各方面的重視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