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曉立
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靈魂,它致力于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著學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貫穿德、智、體、美教育實踐的各個方面,統(tǒng)領著整個學校教育。近年來,我們以“落實、落小、落細”為德育工作思路,抓住德育關鍵,突出德育主體,優(yōu)化德育載體,積極倡導并實踐“三級六段”德育模式,即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身體心理特點,分年級分學段制定德育發(fā)展目標,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鍛煉和教育。
一、完善德育機制,讓學生在制度中“蘊德”
制度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保障。我們結合實際制定了《清姜小學班級量化管理細則》《清姜小學學生自主管理細則》等有關德育管理制度,進一步促進了德育工作的制度化、常態(tài)化,使學校的德育工作有了強有力的制度保證。同時實行了學校德育工作網格化管理(德育常規(guī)管理與包抓領導相結合,班級考核與年級考核、包抓領導績效考核相結合),分級落實,齊抓共管,德育工作人員做到分工不分家,既團結協(xié)作,又能獨立地開展工作。在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的同時,學校狠抓制度的落實與執(zhí)行,每天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檢查評比,做到每天檢查登記通報,每周一小結公布,每月一考核,并把考核結果納入班級量化考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讓學生在活動中“養(yǎng)德”
學校文化是一種語言,也是一種傳遞信息的形式,蘊含著巨大而潛在的教育意義。我們結合建校110年的歷史,確立了“百年清小,魅力名?!钡陌l(fā)展目標和“為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目標,全力打造校園文化建設,相繼建起了奮斗雕塑、勵志亭、百花苑、種植園等標志性建筑,并在校園內開辟閱讀長廊、張貼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把學生浸潤在書香中;校園內制作了“笑臉墻”、家長寄語牌、明星少年事跡光榮榜等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間,通過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廣大師生的閱讀意識。
建立健全讀書制度。制定并啟動“晨誦午讀暮省”制度。學生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固定時間、規(guī)定內容、靈活形式地讀書寫作,日積月累,讓習慣成就素養(yǎng),讓素質奠基人生。組織專人編印了《清姜小學學生讀書手冊》,分年級為學生推薦了閱讀篇目,并將讀書手冊作為常規(guī)考核,在校園建立了開放性書吧兩處,班級建立了讀書角24處。購置電子閱覽設備20臺。
積極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召開讀書主題班會,提倡師生共讀和親子共讀。教師與學生共讀一本書,做一個忠實的讀者,一起圍繞書中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閱讀感受及方法,一起成長。開展家庭讀書活動,提倡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共議一本書,共寫讀書隨筆。我們讓學生在誦讀中帶動家長,共同感受中華文化的精髓,在誦讀的音韻美中去感悟古圣先賢文章的境界、詩詞的美感,并結合生活實踐,由語言感知到情感融入。如今《弟子規(guī)》《論語》等名篇已成為學校開展德育工作很好的輔助教材。一位家長感慨地對教師說:“真沒想到,這么長的《弟子規(guī)》孩子們竟能背下來,學校能組織這項活動太好了,孩子們既積累了知識又明白了很多事理。”同時通過建立評選讀書小明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定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等評價機制,使廣大師生、家長自覺加入到“讀好書好讀書”活動中來。
三、豐富活動載體,讓學生在體驗中“弘德”
實踐是道德教育最好的課堂,體驗是道德教育最好的方式。我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各類活動,相繼開展“國旗下榜樣”“小手拉大手,共向文明走”等系列德育實踐活動,同時在寶天烈士紀念館、寶雞氣象局、寶雞市社會福利院、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建立德育實踐基地,定期組織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成長。特別是我們專門在寶雞西山地區(qū)的固川小學建立了“城鄉(xiāng)手拉手”教育基地,通過互送愛心聯(lián)系卡、學生誠信買飯、與農村留守孩子一同游戲等活動,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每年五月份我們專門組織開展清姜小學“素質教育開放周”系列活動,圍繞“彰顯學校辦學特色,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活動主題,專門邀請家長參與分年級德育活動,低年級進行了以穿衣疊被為主題的生活自理能力展示,中年級開展了以講故事、讀書交流為主題的口語能力展示,高年級開展了以廚藝大賽和辯論賽為主題的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展示,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
實踐中我們認識到: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這就決定了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障。今后我們將緊緊圍繞“為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目標,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注重實踐,進一步打造德育特色品牌,讓素質教育之花在清姜小學開得更加鮮艷美麗。
作者單位寶雞市渭濱區(qū)清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