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濤
(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064000)
在公路建設中,填石路基是較為特殊的路基形式,對公路質(zhì)量將產(chǎn)生較大影響,所以在進行填石路基地基處理時,要嚴格按照國家公路施工技術標準進行施工,以免路基出現(xiàn)因承載力不足而發(fā)生沉降或變形等問題。因此,相關人員還應加強對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地基處理技術要求的研究,以便更好的完成公路路基建設工作。
我們知道,填石路基被廣泛應用在一些地形特殊的地方,常常地勢險峻,溝壑縱橫,因為地形的特殊限制,路基的建筑高度就會比較高,填方量很大,再加上填石的密度本來就比較大,就會給路基造成很重的負載,施工難度比較大。填石料的結構種類會關系到路基的緊密性。對于堅硬的巖石而言,小粒徑的石料就會較少。在路基開挖時,破碎率低的容易使路基形成孔隙結構。其中大粒徑石料的填充起路基的骨架作用,再向孔隙中填充小粒徑的石料,這樣會使路基更緊實。但是應用大粒徑的石料,均勻性就不好,很容易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從而導致路基的緊實度和密度出現(xiàn)問題。在之后的壓實過程中,就會將石料進行不同程度的碾碎,改變了其原有粒徑,使路基的質(zhì)量出現(xiàn)問題。另外,在施工時,還需要盡量保證石料的吸水性和抗風化性能相同,以便施工的順利進行。
由于填石路基的特殊性,它的施工難度系數(shù)比較大,需要注意的規(guī)定也比較多。就填充的石料來說,不應該選用易溶性的、崩解性的、鹽化性和膨脹性的巖石材料,此類材料會導致路基的質(zhì)量和使用效率降低,甚至還會存在安全隱患。并且填充巖石的的石料強度應在15MPa以上,石料的最大粒徑應該小于路基層厚度的2/3,這樣才能保證路基的基本形態(tài)和質(zhì)量。還要注意強度不相同的石料應該分別采取不同的層厚控制標準和填筑壓實的方法。另外,在選好材料,進行路基填充時,相關的施工技術工作必須要過關。端面、結構和排水等方面的設計要符合常理和實際情況,來保證路基的穩(wěn)定性和堅實性。在選擇機械時,應該選用功率較大的重型壓實機器和推土機,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在進行填石路基的施工工作之前,相關工作人員要進行相關的資料和工具的準備工作,為之后的施工做基礎。準備工作做好之后,需要施工人員進行現(xiàn)場測量放線,再將路面的表土清除,使之后的填石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填石之前還需要進行機器碾壓,碾壓過后,填石之前的路面清理平整工作就完畢了。接下來要將填料運輸?shù)绞┕さ攸c,開始進行填石工作,填石工作過后需要用推土機進行粗平。粗平是將填料可以大致整理的符合路基的邊緣,之后需要人工加上機械一起合作來給填石路基進行精平,精平過后,填料整體就與路基完美地貼合好了,接下來就需要人工將道路的邊緣及存在坡度的地方碼好砌好,結合機械再次碾壓。最后一步,用機械壓實路面,整個路基的填石工作就完成了。
填石路基工作的性質(zhì)較為特殊,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對技術、材料的要求都較高,通過技術的改進調(diào)整,有效提升填石路基的施工作用,從而使公路施工的整體質(zhì)量得到保證。
作為能夠承受建筑物荷載的地層,地基應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才能確保上面建筑物能夠穩(wěn)固和耐久。目前,公路地基主要有兩種,即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天然地基擁有良好地質(zhì)條件,所以承載力較強,無需進行加固處理。人工地基是在土層無法起到足夠承載作用時采用人工加固處理技術得到的地基,需達到一定的承載力要求。實際施工時,應盡量選擇石質(zhì)地基,從而使路基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力得到提高。但是,該類地基的銜接性較差,容易出現(xiàn)承載力不均勻的情況,還要采取措施進行承載力調(diào)整。在填石料地基施工中,采用不同填筑高度,對地基承載力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填筑高度超過10m,地基應達到150kPa以上的承載力;高度在10~20m范圍內(nèi),地基承載力應不小于200kPa;如高度超過20m,需在巖石基面上建立路基。在實際施工時,還應在完成地基清理后進行地基承載力檢驗,確保能夠達到施工技術要求。針對非巖石地基,還要提前完成路基填筑,并進行過渡層的設置。針對擁有較大橫坡、縱坡的地基,應挖好臺階。
在路基填筑前,按照要求需要完成地基表面的清理。具體來說,就是要將表面腐殖土和樹根草坪等清理干凈,并完成洞和低洼處的土料回填。完成回填后,應按照公路施工規(guī)范進行壓實作業(yè)。針對耕植地段,應達到150mm的表土清除深度。結合不同地基類型,需完成不同程度的加固處理。目前,常用的不良地基處理方法有換土添層法、深層夯實法和排水固結法。具體進行加固措施選擇時,要結合地基特點和形式進行加固措施的確認,以確保地基的承載力能夠得到提高,并使不均勻的土質(zhì)條件能夠得到改善。比如在土質(zhì)為淤泥且表層較薄時,應采取措施避免淤泥受到擾動。在地基為松散土的條件下,應達到90%以上的重型壓實度。如果地基擁有良好密實度和均勻性,可直接作為持力層。如原土不符合要求,應進行換填,并達到至少30cm的換填深度。此外,在路基填筑高度不超過80cm時,應確?;貕簩嵍冗_到95%以上。
在同一路段完成的填石路基工作,材料在填石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性質(zhì)變化,在結合材料的性質(zhì)要求基礎上,可以對其類別進行歸納,更加科學的選擇填筑形式。一般情況下,填筑形式可劃分為交替填筑與分層填筑,若是選取了不科學的填筑形式,則會造成填實路基工作沒有確切依據(jù)。在初期的填筑工作中,黏土層通常會是表面路基出現(xiàn)的普遍情況,容易讓工程在使用過程中排水不暢、進而使路基表面出現(xiàn)沉降,在填料的標準基礎上,一般不能采取土方填筑的形式。若是土方與石頭在一個路段的填筑工作中同時出現(xiàn),就可把土方填筑與石方填筑按一定比例進行配合,并將其填制在相應路段,使施工結果滿足要求。
填石路基擁有較大粒徑,雨水和液體容易從路面滲透,并進入地基。如果地基附近有地下水存在,地基將同時受到雨水和地下水的沖擊。經(jīng)過反復侵濕,地基將喪失穩(wěn)定性,并導致路基和路面遭到破壞。因此,在地基處理過程中,需要達到一定的排水要求。在施工中,應利用砂礫石或片石進行透水層的建設,并達到30cm的高度,從而使路基透水性得到提高。透水層能夠起到攔截雨水和引排的作用,能夠使水量得到及時排泄和疏散,因此能夠避免地基遭到破壞。
路基填石技術中重要的石方材料,在邊坡處理工作中有相應要求,應在具體的處理工作中考慮整體的路基穩(wěn)定性能,進而對形式的處理進行評估,這種工程技術大概可分為兩種,即先填后碼與先碼后填。一般狀態(tài)下的路基施工作業(yè)中,應在施工階段就保證坡度的縱橫滿足具體的標準,并能設置規(guī)定距離的伸縮縫,進而使基底的轉(zhuǎn)換情況更好解決,并具有鮮明的緩沖效果。其中伸縮縫的距離應嚴格按照階段性指標的標準,保證伸縮縫的質(zhì)量達到最好。填實路基的邊坡處理技術又對材料質(zhì)量要求較高,若是材料的強度大于30MPa,就會減少分化狀況的發(fā)生,這同時要求石料的粒徑控制在30cm以內(nèi)。
一般來說,在攤鋪之前需要對基底進行再次檢查,盡可能保證基底的平整性,為后期的攤鋪和壓實做準備。在石料攤鋪過程中,避免產(chǎn)生路基中間凹陷的情況影響公路的排水,正常情況下應當對之前的路拱進行適當保留,一般控制在4%以下。當攤鋪工作完成后,技術人員以及工程質(zhì)量控制人員應當對路基施工的成果進行再次檢查,根據(jù)施工經(jīng)驗來看物料攤鋪的厚度保證在500mm左右最穩(wěn)定。當發(fā)現(xiàn)有不均勻的地方要及時進行補救,避免后期造成嚴重后果。最后,在攤鋪過程中,如果土石混合料中有70%以上的含石量,就要選擇人工的方式來進行攤鋪;如果在70%以下,那么就可以通過推土機來進行攤鋪,同時將厚度控制在500mm以內(nèi),而且還必須確保填料在推移過程中之間的距離不要超過3m,并且還要確保路面的平整,以便能夠確保施工人員攤鋪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進行石料壓實之前,最好在填石路基當中加少量水,使填充材料浸濕,減少巖石材料之間的摩擦,使石料中間的細碎土石得以沉降,就可以使壓實過程進行得更順利。在填石路基壓實時,必須選用重型振動的壓實工具來克服巖石之間的摩擦阻力。一般來說,選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和重錘夯擊的方法可以造成巨大的沖擊力和振動力,進而使石料擁有產(chǎn)生振動和位移的動力,向緊密的咬合狀態(tài)變形。然而,靜載光輪壓路機很難產(chǎn)生并達到這種效果。按常理來說,在實際工程當中,需要采用40t的重型振動式壓路機進行填石路基壓實,并壓實6~8遍。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公路建設中,填石路基可以獲得更多的優(yōu)勢,但對地基處理也有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做好地基處理工作,很容易導致路面塌陷。因此,施工單位應加強對填石地基處理要求的分析,以便更好地完成地基處理,從而保證公路施工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萬占明.填石路基施工技術及質(zhì)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6,(34):32-33.
[2]王永強.分析填石路基施工技術在公路施工中的應用[J].建設科技,2016,(23):121-122.
[3]彭朝發(fā).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技術運用及質(zhì)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7,(03):128-129.
[4]張勇.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6,(16):32-33.
[5]李明珠.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應用探討[J].交通世界,2016,(25):48-49.
[6]李偉.大粒徑填石路基施工技術探討[J].華東公路,2015,(0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