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惠州市惠城區(qū)馬安鎮(zhèn)中心小學 陳美霞
習作的學習始終是語文教學的難點。 “怕作文”依然是許多學生的通病。作文教學應如何結(jié)合實際生活,從內(nèi)容入手,指導學生選擇有意義的內(nèi)容和恰當?shù)男问?,寫自己熟悉的事物,表達真情實感呢?
真實的事物是寫作的來源,為學生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因為是真實的事物,才有可能耳聞、目睹、鼻嗅、手觸,才能全面感知它們,熟悉它們,進而表達它們。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試想一下,一個從未看過大海的人又怎么能夠?qū)懗龃蠛5膲验熍c深沉呢?
強調(diào)內(nèi)容的真實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注意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從實實在在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去尋求寫作的源泉。 “發(fā)現(xiàn)才是作文的頭等大事”!生活中有許多感人之事,發(fā)人深省,只是沒有被 “挖掘”出來而已民,只要能使學生養(yǎng)成平時多觀察、多積累的良好習慣,就不會覺得沒話可說,沒材料可寫。
內(nèi)容真實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寫作風格和人生觀。人們常說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人正其文正。引導學生作文,更重要的是 “做人”,真的才是美的。作文應當要學生在習作中描述真實的物,表達真摯的情,不是讓學生用漂亮的辭藻去掩蓋真實的思想,去掩蓋事物的真象。認真對待作文,對待生活,對做人是有裨益的。
葉圣陶先生說: “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空口念著是沒有用的,應該去尋找它的源頭,有了源頭才會不息地傾注出真實的水來?!睂W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作文取之不竭的源泉。要做到內(nèi)容真實,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廣泛接觸自然和社會,讓他們親自去體驗美,獲得美的感受。在指導學生寫一處景物一文時,我選擇早晨時帶領(lǐng)學生觀察自己的校園,先讓學生在教學樓上俯視校園全貌,再讓學生選取最美的一角仔細觀察:看綠葉上晶瑩的露珠;聽那枝頭上鳥兒的歡唱;聞那含苞欲放的花兒發(fā)出的清香;感受一下晨風拂面的愜意......從整體到局部,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從視覺到心靈,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受大自然的氣息,領(lǐng)悟大自然 的勃勃生機......這樣的觀察,學生獲得的關(guān)于事物的印象是清晰的,記憶是持久的。觀察后,還要組織學生理清思路,學生動起筆來就有話可說了。在指導學生觀察時,首先要選取有代表性的目標,其次要安排好合理的觀察順序,最后要使用好啟發(fā)語。否則,學生像無頭蒼蠅一樣東看看,西逛逛,是沒什么收獲的。
要使學生的作文有話說,說實話,最佳方式是采用活動體驗式。如在指導學生進行心理片段描寫時,我采用了這樣的方式:一下課我就宣布,下一節(jié)課進行單元測試,孩子們一聽,異口同聲地喊出“??!”的一聲。我笑了笑,轉(zhuǎn)身離開了教室。第二節(jié)課,我一走進課室,孩子們個個嚴陣以待,眼睛齊刷刷地望著我。當我宣布:測試取消。 “耶!”有的孩子歡呼起來;有的孩子一臉的擔憂頓時煙消云散,長吁了一口氣; “老師也會騙人的?!庇械暮⒆雍傲似饋?.....課室一下子熱鬧起來,孩子們都在七嘴八舌地談?wù)撟约旱男那槠鸱?。五分鐘后,我請幾個孩子發(fā)言,繼續(xù)暢談從聽到要測試到測試取消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接著布置作業(yè):把自己的心理變化寫一寫,越詳細越好。剛一說完,孩子就刷刷地動起筆來,連平時害怕寫作文的幾個孩子也能寫上好幾行。此刻的寫作,只是把自己內(nèi)心所想用文字呈現(xiàn)而已,大大降低的作文的難度,孩子們自然就不怕作文無話可寫了。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寫作素材,我常常在寫作之前組織孩子們參加相關(guān)的活動,如練習寫一個場面,我就組織孩子們進行一次拔河比賽或者籃球比賽;如練習寫喜愛的小動物,就布置孩子們跟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玩一個星期......讓他們親自去體驗,親自去感受,把自己所做所見所思所想記下來。
大力提倡學生寫作文時要 “說實話、寫真事”,提倡寫實,不是僅是就物寫物,就事論事,寫作方法也不是只能平鋪直敘。老師要加強訓練,訓練孩子們把實事寫得生動,有血有肉。訓練學生能 “把一句話變成一段話!”如指導孩子們把 “我貼對聯(lián)。”寫成一段話。我問:貼對聯(lián)前還會做什么? (刷漿糊)怎么刷? (手拿刷子,蘸上漿糊,刷漿糊)貼的時候你會想什么? (要貼平整,粘牢……)貼好后你又會干什么? (看看貼得是否平整.....)會說什么?當學生把句子加上連續(xù)的動作,補上自己的心里話,添加上人物語言等。一句話就能變成具體生動的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