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豐順縣湯坑鎮(zhèn)第一中心小學 馮靈忠
《新課程標準》指出: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弊鳛閿?shù)學老師我們必須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進和轉變,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而學生的學則成為主動參與、樂于探索、交流合作。
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導入,是上好每一節(jié)課的前提。在多年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我很重視數(shù)學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實踐,使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新課導入中,以導為主,為學生創(chuàng)設 “問題情境”,使課堂教學真正地活起來。例如教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中,在學生遇到不能通過數(shù)方格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該如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通過讓學生用課前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卡片和剪刀進行動手實踐操作,能不能把平行四邊形轉換成一個與它面積相等的圖形來計算它的面積?通過剪拼后組成什么圖形呢?來導入新課,通過具體實踐操作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使學生憑借實踐操作的經(jīng)驗找到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方法及樂趣。
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導入新課中,適當引入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寓言、典故、謎語、趣聞等,可以幫助學生開展思維,豐富聯(lián)想,變好 奇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 “容積”這一內容時,首先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 《烏鴉喝水》的動畫故事,通過把石子放入瓶中水位就會上升,烏鴉才能喝到水的道理,引出“容積”這一概念,從而為學習容積的相關知識作好鋪墊,巧妙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抓住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巧設懸念,促使學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識,引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學 《比的應用》時,我設計了這樣的一道題:一個公司的董事長有甲乙兩個助手,每月兩人工資總額是12000元,甲助手工作量占3份,乙助手工作量占2份,董事長按平均分的方法發(fā)工資,你認為合理嗎?生:不合理。師:你想知道怎么分才合理嗎?生:想知道。這時學生情緒高漲,疑問產(chǎn)生了好奇,好奇又轉化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指出:等你們學習了今天的內容后就迎刃而解了,這樣從學習一開始,就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主體地位上,學習本節(jié)課知識,再讓學生解答去懸念,讓學生在解答中獲取成功的喜悅。
課堂教學是師生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將對學生的愛帶進課堂里、融入教學中,為學生營造和諧氛圍,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教學 《圓的周長》時,上課伊始,我微笑著對同學們說: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玩,分幾個回合,請大家暢所欲言,不論對錯,敢于表現(xiàn)自己那就是最棒的?!边@樣輕松的話語使得學習氛圍變得更加活躍。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學生們積極動手實驗,測量圓片的周長、直徑,快樂地和其他同學合作交流,探究規(guī)律,當進行到猜一猜、估一估、算一算時,同學們整節(jié)課都在歡樂、和諧的氛圍中展開著,我也樂在其中,與他們真誠地交流,一起動手發(fā)現(xiàn)、探討有關圓周率的奧秘,驗證得到圓的周長公式。
在教學中就要敢于 “放手”,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主動積極地學。例如:在學習 《圓的面積》時,我出示一個圓,然后以圓半徑作為正方形的邊長,以圓心為頂點畫一個小正方形,讓學生猜測一下,圓的面積大概是小正方形面積的幾倍?有的猜2倍多一些,有的猜3倍多一些……學生眾說紛紜。然后組織學生討論:你能不能想個辦法來說明你的猜想是合理的?有的學生用這個小正方形來量已知圓,得不到結果就失敗了,有的學生把圓平均剪成4塊,再拼成近似平行四邊形,還是不行。有的學生想出剪的份數(shù)多一些,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就更接近,減少了重合與空隙部分等等,教師給學生用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小組合作,從而使學生獲得探究的樂趣、認知的樂趣、創(chuàng)新的樂趣。
當實現(xiàn)了角色的徹底轉變后,教師上課輕松、學生學習快樂。只有這樣的課堂,學生才會真正地喜歡,才能真正實現(xiàn)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