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梁
摘 要?興趣是學生高質量的參與語文學習活動的重要條件,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組織開展豐富的、趣味性的語文學習實踐。本文主要分析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不足原因,以及改進教學活動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分析;策略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3-0065-01
小學語文教學應當構建完善的體系,強調尊重學生的語文興趣需要,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從而達到高質量的開展語文教學的目標。本文主要分析影響學生語文興趣的因素,以及調動學生興趣的策略。
一、小學語文學習興趣不足原因
(一)課堂教學枯燥
有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主要采用理論講述法,學生被動的接受來自教師講授的語文知識,教學語言的生動性不足,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新性較低,學生對語文學習內容理解不足,有限課堂時間沒能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機會,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語文教學的質量,不利于達到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目標。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影響了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二)教學難度較高
還有的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時沒能從學生興趣出發(fā),不能開展層次性和差異性的語文學習興趣,語文教學活動的難度較高,語文教學練習項目較為復雜,有些語文問題超出學生的理解范圍,教師呈現(xiàn)的視頻、音頻、圖片資源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沒能在教師布置的教學活動中獲得樂趣,教師無法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語文課堂活動環(huán)節(jié),這使得很多學生沒能參與到語文學習當中來,因此影響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二、提高語文學習興趣必要元素
(一)幽默風趣的語言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必須能夠有效的調節(jié)課堂教學的氛圍,注重真正地放松學生的精神,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和拘束感,促進學生把注意力集到中文本上來,這樣才能改變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弊端,生動有效的進行語文課文的講解,達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目標。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語文興趣,注重運用生動的語言吸引的注意力,能夠以經常變化的語言表達方式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語文學習主動性的目標。教師應當優(yōu)化教學氛圍,給學生帶來新鮮感,達到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效果。
(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提高小學語言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應當采用多元化的語文教學方式,為了達到預期的語文教學目標,教師應當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師應當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合理的選擇教學方式,達到降低教學成本,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有效性目標。其次,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的融合,切實把陳述式、啟發(fā)式和互動式的教學方式融合起來,巧妙的設置課堂教學環(huán)境,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目標。
三、小學語文激發(fā)學生興趣策略
(一)課堂導入策略
課堂導入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性,抓住學生的語文學習好奇心,促進學生快速的進入語文課堂學習狀態(tài)有重要的價值。教師應當設置有趣味性的課堂導入,達到挖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的目標。首先,可以采用直觀導入的方法,基于學生的直觀形象性的思維特征,給學生提供視頻、圖片等直觀性較強的教學載體,引導學生把學習興趣轉移到生動的學習內容上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例如,在《秋天》教學時,可以展示秋天的場景,把大雁、落葉、秋風等影像展示給學生,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目標。其次,還可以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設置懸念,教師可以基于小學生的好奇心理設置導入懸念,基于課文內容提出疑問,達到提高學生好奇心,發(fā)揮學生主動性,促進學生主動投入語文學習。第三,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運用故事導入法,圍繞學生喜歡聽的故事,設置良好的故事情境氛圍,達到寓教于樂和激發(fā)學生興趣目標。教師還可以聯(lián)系舊知識引入新知識,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避免學生存在語文學習畏難心理。
(二)信息化教學
信息化教學是當代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教學可以提高語文教學活動質量,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活躍性,促進學生主動投入到語文學習實踐活動當中。首先,語文教師可以開發(fā)微課資源體系,基于語文課堂教學內容開發(fā)微課,發(fā)揮微課的課前導入、課中提示和課后復習作用,促進學生基于微課在課下自主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背景資料,向學生展示語文教學的重點,基于微課趣味性的語言,豐富的視頻信息,以及多樣的教學元素達到提高語文教學趣味性。其次,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使用課件教學方式,基于課件設置情境氛圍,達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促進學生主動投入語文實踐,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目標。例如,在《游園不值》教學時,可以事先準備動畫視頻資源,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由此激發(fā)學生的景物觀察意識,促進這生河邊青草、柳樹搖曳等意象中感受詩歌,從而幫助學生感受春天景色魅力,引導學生自主感受詩歌意境,達到有效進行詩篇教學,滿足學生語文學習需要的目標。
四、結論
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需要從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出發(fā)以,圍繞著學生的語文學習需要,構建完善的語文學習體系,達到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豐富語文學習實踐活動,達到滿足學生語文學習需要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金蓉.微探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課程(中),2017(07):194.
[2]魏軍超.淺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0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