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宇
秦皇島市第七中學 河北秦皇島 066000
說到忍讓,不如說是忍受,承受或是茍同。但在此并沒有上升到那些層面,便只好用妥協(xié)了。在生活中嘛,總會有一些與自己意愿相矛盾的人和事,早起在隔壁喧鬧的鄰居,公路上與你搶道的司機,又或是課堂中干擾你的調皮同學。這些小小的摩擦與不快總會纏繞著我們,本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心理,我們也許也不必反擊什么,就只好小小的妥協(xié)了。
與人為善,和諧相處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且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但有些事卻不能是忍讓就可以解決的,或是說,有時候忍讓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在一個與往常一樣的早晨,我乘公交車上學,我一如既往地在公交站下排隊,這時有一位不速之客卻打破了我在平日里內心的愉快。一個貌似比我大五六歲的社會青年竟然一邊玩手機一邊旁若無人的強行插隊,這與周圍文明和諧的氛圍格格不入,大家雖對他抱有不滿,但都未理會這位素質不高的“新時代青年”。早晨車上的人并不是太多,所以座位還算寬裕,我也像往常一樣坐到一個臨窗的位置。我正準備欣賞上學路上的美好春色呢,這位青年卻再次打破和諧的氛圍。他竟然直徑向我走過來,又是一邊低頭擺弄手機一邊用一種不屑一顧、滿不在乎的語氣從喉嚨中擠出字來“喂,你去那邊坐,我要坐這”他的聲音毫無生氣而言,像一位病人,讓人聽起來渾身不舒服。我正猶豫他是不是暈車準備起來讓座時,瞬間他低頭擺弄手機的樣子讓我覺得他并不是暈車,他確實是一位病人,是一位道德上的病人。我并沒有給予理睬,也不想再次聽到他那陰沉的聲音,我望向窗外,卻早已沒有之前的心情。那位青年也并沒有做下一步舉動,只是靜靜地站在原地,死死地盯著我好像等待我的讓步。過了一會兒,他又重復一遍讓我挪開座位,我有些不安,面對一個大我?guī)讱q的年輕人,我也會本能的退縮,我轉過頭來,也面向他,我的腿正慢慢用力試圖離開這個臨窗的座位,但另一種力量卻將我釘在椅子上,我終于緩緩的開口“這位兄長,您要是不舒服暈車的話,我可以給您讓座,如果不是暈車,您也知道這是公共汽車的座位,不是自家的沙發(fā),既然有人坐在了這里,你也不能要求別人非要離開你坐這里,這不是你的權利,大家都是講理的人,你看其他地方還有空位,你還是坐別的座位上去吧。”說完我仍然注視著他,從他驚訝的眼神中感到他瞬間沒得逞的那種尷尬。他楞一會兒也還是站在那里又繼續(xù)低頭擺弄手機,只是再也沒有提出無理的要求或作出不道德的事。
生活中的人和事總會有這樣或那樣不和諧的情況發(fā)生,但無論怎樣,我們都應堅守最基本的處事原則,秉承最基本的做人道德。過分忍讓,只會讓無規(guī)則的人更加肆無忌憚。忍讓可以提倡,但忍讓并不是完整的美德。事實往往是:一味的忍讓,無原則無道理的忍讓,它會縱容錯誤乃至罪惡。欺辱了正義和真理。對此我們所做的不應是忍讓,而應是拒絕,制止甚至是反抗。一個人如此,一個社會,單位如此,一個國家也是如此。而這一次,我也終沒有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