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云歡
蕉嶺華僑農(nóng)場田家炳小學 廣東梅州 514150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教師若是能夠迎合人本位教育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優(yōu)化其課堂教學,可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及其語文能力。而以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作為一個切入點來探究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并在這個基礎(chǔ)上,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yīng)該積極依托于教材,合理地組織具有趣味性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
在新課開始前,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性的導入方法來成功導入新課,在這個過程中初步激起小學生對接下來的課文的學習興趣,還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1]。比如在小學語文s版五年級上冊《我是貓》這篇課文的導入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如果你是一只貓,若是肚子餓了,你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這個問題很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探索興趣,通過換位思考的方法,站在貓的角度,揣摩貓的肚子餓的時候,究竟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心理活動。每個學生的思維都不同,意味著他們對待問題的切入點也不同,有的學生認為貓會等待著主人喂貓糧,所以它的心理活動就是希望主人可以快點往它的貓盤子里倒貓糧;有的學生認為貓很有靈性和活力,會自己抓老鼠吃,心里肯定會想哪里有老鼠,若是遇見了老鼠,肯定會想著:“啊,你別跑,我要把你吃掉!”還有的學生則想到了:“如果我是貓,既沒有貓糧,又沒有抓老鼠的情況下,恰好看到不遠處有一只饅頭,而肚子又極餓,可能會想著究竟吃不吃這個饅頭。”由此可見,小學生的思維已經(jīng)開始活躍,此時教師就可以抓住時機引入新課,讓小學生能夠不排斥這篇站在貓的視角進行描寫的文章,還能抱著更濃的興趣走進文本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尤其是文本內(nèi)容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能夠讓學生主動探究其中的文本內(nèi)涵和思想情感。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方法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2]。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shù)來輔助教學,通過生動的畫面來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感興趣。比如在小學語文s版五年級上冊《武松打虎》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來呈放一組“武松打虎”的漫畫,吸引小學生的目光。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漫畫抱有較濃的興趣,而且武松打虎這個故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增強這一教學過程的趣味性。教師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漫畫來組織語言,說出其中表達的故事內(nèi)容。又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課文之后,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進行角色扮演,體會武松打虎時的動作和打虎時的心理,感悟武松打虎的勇猛、智慧和信念,有利于小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與情感,還能有效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教師也可以截取武松打虎的電視劇精彩片段,呈放給小學生觀看,盡可能地還原這一打虎的過程,從而讓小學生更加深入地剖析武松這個人物形象,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實效性。
當前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拓展自身的閱讀面,提升閱讀的興趣,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因此,語文教師應(yīng)該在課堂上積極貫徹課外閱讀的指導教學,從課內(nèi)教學延伸到課外閱讀中去。比如在小學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老人與?!愤@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引導小學生在課外時間自主閱讀整部名著,全面地剖析桑提亞哥的人物形象與性格特征,并且從整體上掌握小說的寫作手法。通過課內(nèi)向課外的延伸閱讀教學策略,可以有效增強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感受到文學名著的文字魅力,讓小學生能夠在享受閱讀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自身的自主閱讀興趣,進而擴展自身的閱讀知識量和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除了閱讀整本名著,語文教師也可以為小學生推薦同類型的課文或者書籍,讓小學生可以拓寬自己的眼界,投身到充滿樂趣的閱讀過程中去,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綜上所述,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研究課題,教師可以引進新時期的各種先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營造快樂和諧的語文學習氛圍,使其在快樂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喜悅感,在獲取知識及技能后,還可產(chǎn)生成就感。在這樣的語文教學中,可有效達到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