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繡
溧陽市新昌初級中學 江蘇常州 213300
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落實素質教育,以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是21世紀我國學校體育發(fā)展的趨勢。所以,學校體育和教師必然要主動地適應社會變化的這種要求。因此,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更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是我們體育教師共同探討的一個問題。在如何重視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問題上,本人進行過許多有益的嘗試,提供給大家共同探討。
心理學上告訴我們,興趣與一個人的追求有關,追求是人們用積極行動經過努力爭取達到的某種目的,練習有明確的需要,具體的需要指標,使學生懂得經過努力會產生所需達到的效果,才會對練習有濃厚的興趣,產生進取行為。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有所追求的目標,練習興趣就產生了,那么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也就大大加強了。
教師在選擇和設計課堂內容時要注意教材的科學性、趣味性、難度性。
1.科學性。在教學上做到難易合理,新舊教材搭配得當,應把新授內容和運動負荷較小的教材以及靈敏、速度、柔韌和協(xié)調性的練習內容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把競爭性較強的游戲、比賽、測試、力量性、耐力性的教材安排在課的后半部分。
2.趣味性。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是認識的興趣,人們在滿懷興趣的狀態(tài)下所學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且牢固。采用多媒體這一新生事物在學生的眼中是新鮮好奇的象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實質上是給學生一種新異的刺激,目的在于誘導學生對新異刺激的探究反射,換句話說,就是采用新穎的教法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難度性。有關研究表明:人們從語言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而利用視覺加聽覺獲得的知識可接受65%。采用多媒體課件可利用二維、三維等空間的設計,全方位地剖析難點、化難為易,使看不見,摸不著的生理現(xiàn)象變得生動形象,加快了學習速度,提高了學習效率。
1.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通過用感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和利用特定的教學情景,化理為情融情入理,用真情實感感染學生,才能觸及其靈魂。震撼其心魂,達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之目的。
2.開設游戲情景教學。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fā),通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廣泛收集體育學科最新技術,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包裝隆重地介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平時多利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游戲的興趣,使學生情緒倍增,效果良好。
1.充分利用電教媒介體進行示范動作:體育教學過程中有些技術動作很難用言語來描述清楚,尤其是高難動作的一些技術細節(jié),講解的難度大,示范的效果也不能盡如人意。多媒體課件就能十分輕松地解決這些疑難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動作,形成概念,記住結構,并在腦中建立清晰的動作表象。
2.生動的講解:由于體育課的時間有限,任務重不可能也不應該長篇大論,滔滔不絕地光由教師講,所以教師講話務必力求簡明扼要、條理清楚、重點突出。講解分析要形象生動,新鮮活潑富有鼓動性和幽默感。
學生能否快樂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對學生參與活動的先行設計。體育課的教學設計就應該讓體育課成為學生們渴望參與其中的空間,成為學生們運動的樂園,多增設一些體育比賽氛圍,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這樣,學生們親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和滿足,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逐漸把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轉化為自覺自愿的運動習慣。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技術教學外,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認識能力,使學生真正懂得體育鍛煉的意義、作用和有關的體育知識,充分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自覺性。同時,在體育教學中要特別培養(yǎng)學生能在獨立鍛煉過程中,對練習的次數、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動作的自我糾正等有較好的自我調控能力,主動積極的鍛煉,從而使學生自我鍛煉成為自己的自主活動。這也符合現(xiàn)階段“體育與健康”所提倡的:學生能夠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學會學習體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和習慣,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體驗鍛煉身體的樂趣,從而提高對體育的關心、意欲、態(tài)度和興趣,擁有健康的體魄。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學生明確學習體育的目的。學校體育教育是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的關鍵,是潛移默化地,它不僅是為學生終身體育打好體質基礎,更重要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習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