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獻華
(喀左縣凌河保護區(qū)工程建設管理處,遼寧 喀左 122300)
目前,河道防洪治理還存在著四個方面的顯著問題,這些問題對于防洪效果的影響顯著,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全面地分析問題十分必要。
規(guī)劃的全面性差是目前的河道防洪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所謂的規(guī)劃全面性差指的是在河道的防洪治理中,規(guī)劃僅僅考慮了河道整治一個方面,對于其防洪的綜合基礎設施建設規(guī)劃沒有全面的認識。舉個簡單的例子,某河道的防洪治理中,該地的相關機構主要從河道疏浚這個方面進行了規(guī)劃,沒有考慮河道洪水峰值時期的洪峰分流以及河道堰塞等突發(fā)問題的具體解決方案,這樣的規(guī)劃單從河道的行洪能力提升來講沒有問題,但是從河道防洪綜合安全的角度來看,其片面性比較顯著。正是因為在目前的河道防洪治理中存在著諸多這樣的片面化考慮,所以河道的防洪治理效果遲遲得不到顯著的突破和提升。
責任分管問題是目前河道防洪治理中存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具體來看,雖然河道的防洪治理有統一的部門在規(guī)劃,但是在具體的責任落實方面卻存在著模糊不清的情況。北方的河道網相對較為稀疏,河道防洪整治的壓力不大,但是南方縱橫交錯的河道網存在著巨大的防洪壓力,尤其是到了每年的雨季,防洪成了整個南方社會共同關注的重點問題。簡言之,河道防洪治理具有社會性,所以在具體的責任落實方面,由社會管理部門的相關領導進行責任擔負,只有河道防洪治理的責任人明確,具體的防洪指導以及措施利用效果才會更加的顯著。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河長制”的實行效果不錯,所以在責任分管方面可以積極的推行“河長制”。
措施落實不到位是目前河道防洪治理中存在的第三個顯著問題。出現此問題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責任的落實不清。因為沒有明確的責任落實,所以在河道防洪治理中,措施怎么采取、如何分配資源等無法實現具體的規(guī)劃,措施執(zhí)行的效率會大受影響。第二,在河道防洪治理中,監(jiān)管不到位比較顯著。具體的來看,在河道治理的過程中,沒有相應的監(jiān)管部門進行措施落實的監(jiān)督工作以及對具體執(zhí)行措施的質量監(jiān)管,這就造成了措施執(zhí)行的隨意性現象。第三,在措施落實過程中,標準的劃定不夠清晰,所以措施實行會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使得河道防洪治理的統一性和標準性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簡單來講,措施落實的不到位影響了河道防洪治理的具體效果,造成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河道整治針對性差在目前的河道防洪治理中表現也比較普遍。從具體的情況來看,不同區(qū)域的河道防洪會存在不同的特征,針對這樣的情況,需要對具體特征進行分析,然后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只有這樣,措施利用的地區(qū)實踐性才會提升,效果才會顯著。但是目前的河道治理大都采用的是統一的方法和手段,對于區(qū)域的特征分析較弱,這就導致了措施利用無法滿足河道實際需求,出現了河道治理效果不理想和資源浪費的現象[1]。簡言之,河道整治的針對性差嚴重影響了工作效果的提升。
河道的防洪治理問題要從根本上進行解決,需要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針對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才會提高河道防洪設施綜合利用效率,河道防洪的效果也會更加的顯著。
有效解決河道防洪問題第一個顯著的措施是進行全面的規(guī)劃,實現防洪布置的有效性。就全面的規(guī)劃來講,主要有兩項重要的措施:第一,全面分析河道的情況,做出針對性的規(guī)劃。比如,在分析中發(fā)現河道的河床泥沙淤積比較嚴重,行洪能力不夠,或者是河道兩岸的植被生長雜亂,生產資料堆積情況顯著,河道泄洪的能力受到了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河道防洪一方面需要做好淤積泥沙的清理,另一方面需要對河岸環(huán)境進行整治,雙管齊下,河道行洪泄洪能力才會提升。第二,要對河道治理做整體性的規(guī)劃。比如在防洪治理中,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的綜合利用既保證了防洪的效果,又維持了河道環(huán)境。簡言之,在河道治理的過程中,做好綜合的規(guī)劃和布置,改變單一手段的利用情況,河道防洪整治的效果才會更加的突出。
明確責任,增加管理的有效性也是河道防洪治理中需要采取的重要措施。就責任的明確來看,可以實施“河長制”。所謂的“河長制”指的是由區(qū)域領導擔任河湖治理的長期責任人,使河道治理的具體問題可以由長期責任人進行直接的敦促和解決。實行“河長制”有兩個突出的優(yōu)勢:第一,可以將治理中的河道責任進行明確的劃分,有效避免河道治理存在的責任混亂,權責不清情況。第二,執(zhí)行“河長制”,河道防洪治理措施的長效推行可以維持下去,能夠保證長期治理措施的效果顯著。簡言之,河道防洪的治理效果和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河長制”的實行將河道治理的責任進行明確,治理中的具體責任落實以及追責效果都會明顯的提升,河道治理的長效性效果會明顯的加強。
確定標準,督促措施執(zhí)行是河道防洪治理當中問題解決的第三個有效利用措施。所謂的確定標準指的是在具體河道治理工作中,河道治理要達到什么樣的等級標準,工程質量須要實現幾級安全認證,這些內容必須要明確。首先,明確標準可以為措施的執(zhí)行提供具體的指導方向,可以為措施的執(zhí)行提供動力,可以讓措施的落實更加的有效果。其次,標準的執(zhí)行有利于實現河道治理措施的規(guī)范性和統一性,這對于解決河道治理亂象和工程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具有突出的效果。簡言之,在河道防洪治理的過程中,確定明確的標準,然后由相應的監(jiān)管部門進行監(jiān)督,督促措施的實施和標準的執(zhí)行,使措施落實的到位性顯著增加,其發(fā)揮的具體效果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整個河道治理的綜合性效果實現了提升。
針對性解決河道問題在河流防洪治理中也有著突出的作用。所謂的針對性解決河流問題,主要指的是針對河道的現狀做好防洪整治。比如,有的河道行洪能力弱,一方面與河道本身的淤積有關,另一方面與河道水利設施的年久失修有關。所以,在解決具體問題時,須要在河道疏浚的基礎上對水利設施做好維修和保養(yǎng),保證其作用的發(fā)揮。還有的河道本身的行洪能力比較強,但是因為河道環(huán)境當中的堆積物影響了實際行洪能力的發(fā)揮,面對這樣的問題,清理堆積物并落實河道管理策略是重要的措施。簡言之,不同的河道,其行洪能力弱的原因各有不同,所以分析具體的原因然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問題的解決才會更加的徹底。再者,針對性的措施利用,可以避免整治資源的浪費,這對于河道整治的成本控制效果顯著[2]。
從目前的河道治理資料分析來看,我國未來的河道防洪治理會有兩個顯著的趨勢:第一,河道治理與區(qū)域發(fā)展的綜合性規(guī)劃加強。很多區(qū)域都將河湖治理納入到了經濟發(fā)展的整體規(guī)劃中,從這個角度來看,河道安全會成為影響區(qū)域經濟綜合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河道防洪的治理會和城市綜合布局有更加密切的關系。第二,河道治理的區(qū)域聯動性在不斷的加強[3]。河道防洪問題是關系我國整體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問題,所以在認識加深的情況下,區(qū)域河道防洪治理的聯合性正在不斷加強,實現了區(qū)域資源的合理分配和部門合作的聯動,對于整體河流安全保障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
河道防洪治理的有效性一方面影響著具體的治理效果,另一方面影響著治理成本的控制。分析目前河道治理過程中存在的比較顯著的問題,然后就問題的針對性解決進行分析,這樣可以更加深入的發(fā)現我國目前河道治理中的不足。在不足的補充中理解和認識我國河道防洪治理的具體發(fā)展趨勢,把握趨勢然后執(zhí)行和落實防洪治理措施,防洪的效果會更加的突出。
參考文獻:
[1]王鑫.遼寧省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東北水利水電,2015,33(4):22-23.
[2]李冬梅.城市河道防洪現狀與治理規(guī)劃措施探討[J].水利規(guī)劃與設計,2016(9):12-13.
[3]賀恒麗.河道防洪治理規(guī)劃工作探討[J].山西水利科技,2003(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