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來源于生活,與說話一樣,是生活的必需品。有生活體驗的作文,內容豐富有趣,語言生動鮮活,情感真摯感人,可以說生活是作文教學的精髓靈魂,是作文教學的源頭活水。因此,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體驗生活,在生活中積累作文素材,旨在尋找作文教學的“源頭活水”,探尋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細心觀察;體驗生活;源頭活水
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如泉流,文章如溪流,泉流豐富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歇?!庇纱丝梢姡魑呐c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脫離了生活的作文,就成了無源之水,枯竭之日也就不久遠了。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生活,關注生活,體驗生活,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觸動學生的內心,讓他們把內心真實的體驗、感動,用作文的形式表達出來。
一、 觀察生活,要關注細節(jié)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隨著現(xiàn)代化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但這并沒有改變學生“提筆無話寫”的現(xiàn)狀,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學生的作文脫離了生活,沒有生活作支撐,學生寫出來的作文自然也就空洞乏味。為了避免這樣的寫作誤區(qū),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去尋找素材,利用素材。我們常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風聲雨聲;校園生活中的同學相處,活動游戲;家人之間的言談舉止,家務勞動……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生活給予我們寫作的豐富素材,有了這些生活累積,作文就有了源頭活水,寫作的靈感也就源源不斷了。
作家李準曾說:“沒有細節(jié)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睂懽饕嗍侨绱耍挥屑氈氯胛⒌挠^察,才能明確事物的特征。除卻細節(jié)之外,觀察事物還要注意順序。例如在教授“運用象聲詞寫作”這一課時,我提前要求孩子們注意留心生活中的聲音,通過幾天的觀察和傾聽,在教授這一習作時,就變得尤為輕松,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與我分享:家中廚房里的聲音最多,媽媽洗菜時,自來水的“嘩嘩”聲,炒菜時菜油的“滋滋”聲,電飯煲煮好飯的“滴滴”聲……你看,通過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傾聽,學生很好地完成了此次的作文任務并且樂在其中。
二、 體驗生活,要走近心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習寫作要做到“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要想寫好一篇文章,僅僅靠觀察生活還不夠,還要注重體驗生活,抒發(fā)內心的感受。但體驗生活,不能走馬觀花,流于形式,而要真真切切地走進生活,用心去體會。
如剛過去不久的冬季運動會上,我班上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從報名到正式比賽之間的短短一個星期,通過不斷練習,從最初的只能踢上一個毽子,到能完完整整地踢上九個,進步著實太大了。于是我給他獎勵了兩塊我親手制作的手工巧克力,孩子開心得不得了。在當晚的日記中寫道:“我接過老師獎勵給我的兩塊巧克力,哇,我最喜歡的小豬佩奇和小雪人造型,太漂亮了!我高興壞了,小心翼翼地把它攥在手里,細細地聞了一聞,真甜真香呀,一定很好吃!放學回到家后,我把兩塊巧克力小心地擺在了的書桌上,做作業(yè)時我總是不由自主地看向它們。過了半小時,我實在沒忍住,便小心地撕開了巧克力的包裝,輕輕地舔了一下小雪人的帽子,真甜真好吃呀,我開心地跳了起來,頓時覺得前段時間的辛苦訓練,都是值得的?!蹦憧?,孩子通過一段真實的生活體驗,抓住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寫出了自己內心最真摯的感受。
生活就像是一本無字書,只有認真觀察,用心體會,才會發(fā)現(xiàn)這本無字書上處處是可以書寫的文章,處處都有作文教學的源頭活水。作文教學的苦工應細化到生活的各處,培養(yǎng)學生留心生活的點點滴滴,關注內心的真實感受?!帮L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只有打破閉門造車的寫作誤區(qū),回歸生活,才能掘開作文習作的源頭活水。
三、 結語
世事洞明皆學問,生活處處即文章。作為一個新時代的語文老師,我們更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抓住生活的細微之處,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都積累起來,當作作文的素材。在平常的作文教學中,更要注重引導學生將生活與寫作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
參考文獻:
[1]代啟清.找到作文的活水源頭[J].作文與考試:小學版,2015,(22):29.
[2]付召林.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
作者簡介:
蔣青云,江蘇省溧陽市,溧陽市上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