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萍
摘 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重整行裝再出發(fā),以永遠在路上的執(zhí)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延伸到基層,只有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才能有效解決反腐敗"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才能提高基層組織的堡壘作用。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深入;延伸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重整行裝再出發(fā),以永遠在路上的執(zhí)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延伸到基層,這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堅定不移反對腐敗的決心沒有變,堅決遏制腐敗現象蔓延勢頭的目標沒有變?;鶎狱h組織是我們黨的執(zhí)政根基,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黨員合格,黨的組織才堅強有力。雖然基層目前的情況總體是好的,但也不同程度存在著黨風問題、腐敗問題、社會風氣問題、基層矛盾復雜與社會穩(wěn)定問題。民眾往往是通過身邊黨員干部的言行來衡量和評判我們黨,基層黨員干部如若行為不廉不端,對黨的影響最大、危害最深。只有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才能有效解決反腐敗“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在新時代新思想情況下需要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量,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著力增強黨的組織優(yōu)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政治功能是黨組織的第一位的功能,提升組織力要突出政治功能,著力增強黨的意識、黨員意識、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chuàng)新,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同時必須高度重視發(fā)揮基層組織作用,堅持把基層組織建設作為最重要的基本建設,認真落實“三會一課”等基層組織生活制度。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健全黨和國家監(jiān)督體系等都作出重大部署,各級黨組織要認真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每名黨員干部要肩負起愛黨、憂黨、興黨、護黨的政治責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一、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性
一是向基層延伸是樹立和維護黨的形象和威信、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全面從嚴不僅要體現在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的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的方方面面,還要體現在黨的各級組織、各級領導干部,上級要嚴,下級也要嚴?;鶎狱h組織必須充分認識到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重要性、艱巨性,把主體責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各項日常工作。
二是向基層延伸表明了中央對形勢判斷的冷靜、清醒和成熟。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正在形成,但依然嚴峻復雜,存在上面重視,基層重視不夠的狀況,反腐敗的基礎并不牢固,“四風”有所收斂,但并沒有絕跡。
三是向基層延伸順應了民心。群眾的切身感受將直接影響到群眾對從嚴治黨、對反腐敗成效的客觀評價,向基層延伸、解決群眾身邊的作風和腐敗問題,有利于提升群眾的獲得感,也有利于提升群眾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四是向基層延伸體現了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的清晰思路。在從嚴治黨上要解決的問題很多,由上到下、由點到面,體現的是科學的治理腐敗方法,展示的是我們黨的決心和力度,就是中央所提出的“力度不減”“尺度不松”,就是中央紀委所說的“不停步”“無止境”“在路上”。向基層延伸,人民群眾拍手,基層干部支持。
二、當前基層全面從嚴治黨存在的突出問題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要著力解決基層存在的突出問題,要緊盯著問題去。當前在基層工作中,全面從嚴治黨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管黨治黨認識上邊緣化、推進落實上虛化?!包h建黨務工作非中心工作”的錯誤思想竟然成為一種思維定式,抓經濟、抓業(yè)務重要、有地位,黨務工作就是搞搞活動、發(fā)發(fā)福利,真正的黨建工作沒人愿意做,做了也不能大張旗鼓。一段時期以來認識上雖有提高,但缺乏有效抓手,領導干部不懂不熟黨建黨務,面對管黨治黨責任,普遍存在推不動、抓不起、不會抓的問題。
二是制度基礎相當薄弱,制度的籠子尚未有效建立。長期的管黨治黨責任不落實,導致在基層單位執(zhí)行和操作層面的制度機制不完善、不健全,“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制度缺失或形同虛設,風險防控、內部制約機制停留在紙上、掛在墻上。從巡視或審查發(fā)現的問題來看,在村改居社區(qū)等基層單位隨意挪用、列支等違反決策程序、財經紀律、損害集體利益的情況不在少數。
三是基層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有待消化。正是由于過去在國企改革、村企改制、征土拆遷中的不規(guī)范、不嚴格、不公開,造成了群眾不滿意而集體訪、越級訪、赴京去省上訪,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矛盾表現,這些矛盾問題背后存在著不少群眾身邊的腐敗隱患和風險。
四是責任壓力傳導不夠。壓力傳導存在層層衰減的現象,面對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問題,一些護著、捂著、不以為然的聲音還有相當市場。從嚴治黨的責任體系不健全,責任清單有了,還只是初步的、形式上的,還沒有通過正常工作機制有效運轉,考核評價機制也不完善,認識還未真正樹立,行動上尚未自覺。
五是不健康的社會文化仍然大行其道。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交織,“明規(guī)矩”敵不過“潛規(guī)則”,辦事找關系、沒關系難辦事成為一種常態(tài),滲透到了人與人交往的方方面面,即使是剛剛有所好轉的黨員干部作風也面臨著不良風氣的拉攏、侵蝕和反攻,一些原本清凈的地方如校園、醫(yī)院竟也不再是凈土。
三、解決突出問題的對策
針對基層在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們要從五個方面努力:
一是層層傳導壓力,推動主體責任落實。進一步細化完善各級領導班子及成員的責任,嚴格責任落實“雙報告”制度、述責述廉“雙述”制度、廉政責任“雙談”制度,構建閉合、完整的責任落實檢查、考核、追究鏈條。對各級領導干部不能等出了事再來問責,而是在具體工作推進中就把問題及時點出來、就把責任掛上去,真正把壓力層層傳導到基層、傳導到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對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不落實的,該追究嚴格追究,推動各級把責任真正與各項改革舉措同步推進落實。
二是嚴肅執(zhí)紀問責,認真解決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存量不消不會少,漏洞不補還會增。嚴格執(zhí)行《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進一步加大紀律審查力度,運用好執(zhí)紀監(jiān)督“四種形態(tài)”,盯住“微腐敗”,堅持“零容忍”,針對群眾長期反映、問題較為集中的要組織力量深挖細查,切實解決在征地拆遷、扶貧幫困、集體“三資”管理等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大專項整治和源頭治理力度。
三是強化監(jiān)督檢查,督促推動制度機制完善。找準職責定位,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主動監(jiān)督,強化監(jiān)察,全面履行黨內紀律監(jiān)督職能,推動主責部門創(chuàng)新完善監(jiān)督管理機制,同時加大監(jiān)察力度,加強對職能部門履行職責情況的監(jiān)督檢查,確保政令暢通,尤其要嚴肅查糾基層執(zhí)法不公、干部“為官不為”等問題,保護引導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
四是堅持文化引領,弘揚崇德尚廉社會文化。文化最有生命力、滲透力和感召力,社會大眾離不開引領,人民群眾最需要文化,挖掘單位、企業(yè)、學校等特色文化,整合廉潔文化、地方文化底蘊,整理名人家風家規(guī)家訓,推動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活動,開展面向全社會的廉潔文化宣傳和教育工作,講好清廉故事,凝聚社會正能量,營造濃厚社會氛圍。
五是持續(xù)深化“三轉”,努力打造挺紀在前的干部隊伍。適應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對執(zhí)紀監(jiān)督工作的新要求,查找不足,轉換觀念,進一步推動基層黨組織的建高,持續(xù)探索完善科學高效的紀律檢查治理體系。在落實“三轉”、聚焦主業(yè)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紀法分開、挺紀在前的有效方法。加強紀檢履職能力建設,提高基層黨員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執(zhí)紀監(jiān)督能力,重視科學管理手段和信息技術運用,使基層黨組織更加全面打造熟練、敢于擔當的基層組織干部隊伍。
參考文獻:
[1]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 2017年10月第1版。
[2]《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2015年11月第3次印刷,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