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軍
摘要:教師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情境,改變以往教師重復知識點,學生進入題海的枯燥無味的復習課形式,用微課將自主復習、互動復習、延伸復習三個環(huán)節(jié)緊緊相扣,真正構建高效的復習課堂。
關鍵詞:復習課;自主;互動;延伸;高效
文章編號:1008-0546(2017)12-0050-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12.016
高效的中考化學復習課堂,是每一個化學老師關注的焦點和重點,如何構建高效復習課堂,是所有化學老師的追求和目標?,F(xiàn)階段,大多數(shù)中考化學復習課還是針對某個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進行鞏固消化,強化訓練。沒有了實驗,當初的學習激情也所剩無幾,復習課猶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機,結果是教師講得累,學生學得苦,復習效果很不盡如人意。微課的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的特征符合復習課的特點,另外它短小精悍、情境真實、資源豐富多彩,在復習課上用微課創(chuàng)設情境,能將系統(tǒng)歸納和探究活動結合起來,采取學生個人小結、小組討論、大組交流、教師點評、解惑釋疑和學習競賽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復習積極性,提高復習質量和效率。
一、復習課的流程
基于微課情境下的初中化學復習課的環(huán)節(jié)和程序如下(圖1):
1.借微課使復習實現(xiàn)自主
教師在布置學生自主復習的時候,首先要明確復習的內容、要求和方法。要讓學生知道他們本節(jié)課自主復習什么、怎樣復習、要達到的復習要求等,以便按照一定的方向調控自己的學習活動。這樣學生才會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自主復習。明確本節(jié)課的復習目標后,學生觀看微課,完成導學稿中的自主復習題。學生通過觀看微課,進行自主復習,并完成導學稿上面的自主復習題,這是自主復習環(huán)節(jié)最基本的要求。教師應鼓勵學生認真地自主復習,如果學生在自主復習的過程中能發(fā)現(xiàn)問題或產(chǎn)生新的問題,應該大力表揚,并做記載,稍后解決。教師讓學生通過微課資源的觀看,鼓勵學生深入思考。教師在行問巡視,及時提醒和指導學生自主復習,并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復習要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和時間,鼓勵學生自主復習出自己的問題和思考,讓學生在導學稿上寫下來,這樣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復習習慣和掌握自主復習方法。
2.用微課讓復習形成互動
(1)小組互學交流
每個學習小組,由組長主持,交流自己在自主復習中的成果,主要是老師布置的自學思考題,其次是自學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或者困惑,如果有不同的見解,可以在本學習小組內,甚至可以到別的學習小組進行討論、研究、解決。老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播放一個復習難點或者一道題目解法的微課,讓學生圍繞微課展開互學交流,教師一定要讓學習小組內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參與、與他人分享自學成果,這樣既能培養(yǎng)尖子生的能力,又能提高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能使每個小組你追我趕,營造積極向上的化學學習氛圍。教師還要注意傾聽每個小組的交流情況,了解互學過程中的狀況,以便更有針對性的對后面的環(huán)節(jié)指導。
(2)班級探討展示
小組互學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由各小組的組長推薦一名成員,在全班范圍內展示本小組成果,教師可以將他們的導學稿進行投影展示,進行分析探討;或者說出本小組在互學交流過程中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或者存在困惑的地方,由老師或者其他小組的成員進行解答。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不能只是簡單地提供導學稿上自學思考題的答案,而是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復習和傳授解決這一類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這一環(huán)節(jié)特別提倡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
(3)師生歸納小結
①學生是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應該以學生為本,課堂歸納這一環(huán)節(jié)應以學生自主歸納為主。學生自主歸納的過程就是他們建構知識體系,形成能力積累,內化學習經(jīng)驗,實現(xiàn)遷移目標的重要一環(huán)。在復習課中,老師要適時安排學生進行歸納,對歸納的方式方法等提出明確要求,對學生歸納的情況及時掌控、調整。如果學生歸納不全面、不到位,教師有必要進行補充、拓展、完善;如果有些問題學生無法歸納出來,那么教師就必須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歸納。
②課堂歸納應該從三維目標展開,比如,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點是哪些,注意點是什么,認識的方法是什么,推導的過程是什么,分析的思路是什么,記憶的技巧是什么,積累的經(jīng)驗是什么,有什么思想認識、情感態(tài)度等,甚至可以反思一下課堂上自己的學習表現(xiàn)如何。
③歸納可以在某一知識點學習結束時對這一知識點學習的小結,也可以在一節(jié)課新授完成時對所有內容和整節(jié)課的總結,這應該具有靈活性,不應該簡單機械。
④歸納的形式和方法,可以是多樣的、豐富的,它可以是隱性的默默地在心里歸納,也可以是外顯的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歸納;可以是口頭的即時歸納,也可以是筆頭的書面歸納;可以是條文式的歸納,也可以是圖表式的歸納;可以是較長的語段,也可以是三言兩語、片言只字,甚至是符號圖形;可以是老師提問式、練習式的歸納,也可以是學生之間的互問互答。
⑤最后的歸納小結可以將本節(jié)課的復習要點串聯(lián)起來制作成微課,學生觀看,使學生印象深刻,脈絡清晰。
3.以微課促復習得以延伸
課堂復習之后,教師應提醒學生掃描導學稿上的二維碼或將微課上傳至班級QQ群、微信群等,讓學生針對自己這一節(jié)課的復習情況,觀看微課,進行查漏補缺。布置的作業(yè),難題可以將解題過程制成微課,學生無法解決的時候,可以觀看微課尋求幫助,提高作業(yè)效率。這樣,就使復習從課堂向課外得到了延伸。
二、復習課的實例
1.自主復習:
【師】觀看微課“解物質推斷題的題眼”,完成預學作業(yè)。
【生】觀看,并完成預學作業(yè)。
【師】投影部分學生成果。
【生】指出錯誤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師】投影展示正確規(guī)范的答案。endprint
【師】下面找一個同學到前面來講解一下預學作業(yè)中的“牛刀小試”。
【生】學生代表講解。
【師】點撥。
2.互動復習:
【師】提出問題一:解推斷題一般有哪些思路和方法?
【生】活動1:分析下面的例題1,思一思推斷題的解題思路;
A~H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其中A、E為氧化物且E為常見的液體,B、D為堿,H、G為單質,C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xiàn)為胃酸的主要成分;反應①為光合作用。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如圖所示,其中“→”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之間能發(fā)生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省略)。請回答下列問題:
(1)C的化學式為________;E的化學式為________。
(2)B物質的一種用途為________;反應③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
(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生】獨立思考例題。
【生】活動2:觀看微課分析的過程,悟一悟推斷題的解題思路。
【師】提出問題二:怎樣快速有效地找到解答推斷題的突破口?
【生】活動1:利用下面的例題2,小組交流討論,比比看哪一組找的突破點多。
A、B、C、D、E、F、x、Y都是初中化學的常見物質,已知X是一種混合物,A、B、Y是單質;通常情況下,c是一種具有刺激I生氣味且相對分子質量為17的氣體,D、E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氧化物。它們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X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
(2)B與Y反應的條件是____________。
(3)E+氧化鐵→D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4)C+D+飽和食鹽水→F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小組互動交流,討論。
【生】每小組的代表描述該題的突破口。
【師】歸納小結推斷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圖4)。
【生】當堂完成“牛刀再試”兩道題目。
【生】學生代表到前面講解這兩道題目。
【師】適當點撥。
3.延伸復習:
布置課后作業(yè),其中設置一道挑戰(zhàn)題,提醒學生若做不出來,可以掃描導學稿上的二維碼,或者到班級QQ群、微信群觀看微課,尋求幫助。
三、復習課的反思
本節(jié)復習課,以學案為引導,用微課創(chuàng)設情境,能真正實現(xiàn)學生在復習課堂中的自主復習,既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復習目標,又對學生終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大有裨益。用微課創(chuàng)設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復習欲望和興趣,通過自主復習,學生和教師都了解了本節(jié)課復習的目標和重難點、考點是什么。不同的環(huán)節(jié)中穿插不同類型的微課,增加了課堂中的師生、生生互動交流,使復習課上老師輕松、學生愉悅。總之,化學課堂上應用微課,切實改變了以復習知識點、做題目為主、缺少互動、枯燥無聊的復習方式,運用微課,將“自主、互動、延伸”三個環(huán)節(jié)有效穿插、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復習化學的積極性被喚醒,好奇心再度被點燃,復習的高效得以落實,同時學生化學思維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真正得以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