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軍麗,江立行,陳慧軍,張 杰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yī)院,福建 福州 350003)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是當今外科微創(chuàng)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流手術。膀胱痙攣與術后出血則是TURP術后近期常見的兩大并發(fā)癥。膀胱痙攣常表現為膀胱區(qū)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性脹痛,伴有二便急迫感,膀胱痙攣使得內部壓力升高致沖洗不暢以及管周尿液外溢[1]。有研究報道,TURP術后膀胱痙攣發(fā)生率在40%~50%,該病發(fā)作時易導致繼發(fā)性出血,使得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延長[2]。中醫(yī)定向透藥療法是經衛(wèi)生部認定的一項具有中醫(yī)特色的理療方法,借助微孔技術對人體局部皮膚進行定向靶位透藥治療,具有定向、快速靶位精確給藥的優(yōu)勢[3]。本研究通過采用中醫(yī)定向透藥治療對前列腺電切術后患者進行輔助治療,觀察其對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與出血事件的影響情況。
1.1 診斷標準 良性前列腺增生診斷標準參照2017年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男科專業(yè)委員會擬定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指南(試行版)》[4]。
1.2 納入標準 ① 符合診斷標準,術前檢查明確為良性前列腺增生;② 無神經源性膀胱病史;③ 術前凝血功能正常;④在腰硬聯合麻醉下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⑤術后常規(guī)留置F20三腔大氣囊導尿管進行持續(xù)膀胱沖洗。
1.3 排除標準 ① 以往有經膀胱手術史;② 語言意識障礙者;③術后經病理證實為前列腺惡性腫瘤者;④ 術后出現重度感染、大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者;⑤ 因各種原因需要進行二次手術者。
1.4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11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診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并接受TURP手術患者120例,采用電腦生成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年齡48~84歲,平均(71.1±6.6)歲;觀察組年齡 47~85 歲,平均(71.3±6.2)歲。2組年齡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 術后予常規(guī)護理,使用同種型號的導尿管、引流管和沖洗管,將1 L生理鹽水與F20大氣囊導尿管連接,進行持續(xù)膀胱沖洗,于術后第1天早晨停止沖洗。如出現膀胱痙攣不適,給予常規(guī)止痛對癥處理。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聯合中醫(yī)定向透藥治療,將中醫(yī)定向透藥治療儀(南京炮苑,npd-4bs)的電極連接電極片,正電極(紅色)固定在關元穴、氣海穴,負電極(黑色)固定在足三里穴位。儀器設定:① 時間:25 min;② 熱度:1檔或 2檔(夏天),5檔(冬天);③ 強度:在8~15檔范圍內,以患者能夠耐受來設定輸出強度大??;④ 頻次:每日1次,共治療3 d;⑤ 注意事項:準確定位穴位,電極緊密地接觸皮膚,避免尖端放電引起皮膚灼痛。
2.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術后當天和術后3天膀胱痙攣和出血情況。膀胱痙攣程度評分標準參照文獻[1],① 輕度(1分):沖洗液顏色無太大變化,膀胱痙攣出現5~6次/d;② 中度(2分):膀胱區(qū)脹痛,但不劇烈,尿道口外溢,膀胱內壓升高,沖洗液滴速減慢,膀胱痙攣1~2次/h;③ 重度(3分):膀胱區(qū)痙攣性劇烈疼痛,急迫排尿感,膀胱內壓明顯升高,沖洗液無法下注,沖出液顏色加深,膀胱痙攣出現1次/5~10 min。術后出血量采用尿紅細胞定性進行檢測。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表示,采用t檢驗。
3.1 2組術后膀胱痙攣程度評分比較 見表1。
3.2 2組術后出血情況比較 見表2。
TURP術后常采用硬膜外自控鎮(zhèn)痛,其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患者術后下腹部疼痛不適,但總體止痛效果欠佳[5]。中醫(yī)理論認為“膀胱為州都之官”,TURP術后患者膀胱痙攣主要是由于術后血絡損傷,氣化不利,濕熱阻滯膀胱所致[6]。本研究通過對TURP術后患者額外給予中醫(yī)定向透藥治療,發(fā)現與對照組相比,中醫(yī)透藥治療其能夠顯著降低患者術后膀胱痙攣引起的膀胱區(qū)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性脹痛等不適,緩解尿意、便意急迫感,減少術后出血,加快手術創(chuàng)面愈合速度。
表1 2組術后膀胱痙攣程度評分比較() 分
表1 2組術后膀胱痙攣程度評分比較()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1) P<0.05。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n 60 60手術日2.78±0.50 2.78±0.50術后第1天2.74±0.50 2.77±0.50術后第2天1.53±0.50 1.39±0.491)術后第3天1.63±0.49 1.12±0.331)
表2 2組術后出血情況比較() 個/每個視野
表2 2組術后出血情況比較() 個/每個視野
注:與對照組比較,1) P<0.05。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n 60 60手術日2.13±0.62 2.29±0.58術后第1天2.03±0.79 1.79±0.95術后第2天2.18±0.77 1.047±1.08術后第3天2.32±0.76 1.06±1.071)
中醫(yī)定向透藥療法是綜合中頻藥物導入、熱磁、中頻仿生按摩三種技術為一體的中醫(yī)特色治療,可利用非對稱的中頻電流降低皮膚電阻的方式,實現患者微小血管的有效擴張,從而促進局部血運循環(huán)。同時,利用電場促使藥物分子自皮膚定向滲入患病部位,實現鎮(zhèn)痛、消炎、疏經通絡、調節(jié)與改善局部循環(huán)的目的[7]。多項研究發(fā)現,中醫(yī)透藥治療能夠顯著緩解肛腸手術術后不同程度的痙攣性疼痛、腫脹等臨床癥狀,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7]。
關元穴是人體三大穴位在任脈的交會點,包括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又名精宮、丹田,是元陰元陽之氣閉藏之門戶,男子藏精、統(tǒng)攝元氣之所,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8]。氣海穴能鼓舞臟腑經絡氣血的新陳代謝,使氣血流轉循環(huán)不息,故又稱“性命之祖”[9]。足三里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最終起到調節(jié)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的功效[10]。本研究采用在關元、氣海、足三里穴位進行中醫(yī)定向透藥治療,發(fā)現其能夠明顯緩解膀胱痙攣疼痛等前列腺電切術后不適癥狀,進而減少電切術后出血。
綜上所述,由于關元、氣海、足三里等穴位與膀胱生理功能具有特殊相關性,因此,采用中醫(yī)定向透藥治療以上穴位,不僅可補益腎氣、疏通經絡,而且能夠起到對膀胱針刺與按摩的雙重功效,最終有效緩解前列腺電切術后患者膀胱痙攣癥狀及減少術后出血。
[1] 解丹,鄭瑾,蘇蘭若.兩種膀胱沖洗液溫度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除術后出血和膀胱痙攣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4):334-336.
[2] 李雪梅,宋波.膀胱及前列腺術后膀胱痙攣的治療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2):111-112.
[3] 李淑玲,唐霞珠,熊佳.中醫(yī)定向透藥療法聯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效果的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19):109-110.
[4]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男科專業(yè)委員會.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指南(試行版)[J].中華男科學雜志,2017,23(3):280-285.
[5] 戚維芬.鎮(zhèn)痛泵前列腺電切術后緩解膀胱痙攣的臨床觀察[J].健康研究,2014,34(3):330-332.
[6] 鄧嵐,周英,陳文英,等.盒灸護理對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痙攣影響的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yī),2013,31(10):142-145.
[7] 何倫婧,劉翚.中醫(yī)定向透藥療法治療肛腸術后疼痛90例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7,2(5):159,161.
[8] 劉常勝,馮玉山,何孟澤.針刺結合艾灸關元穴治療原發(fā)性痛經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7,9(13):40-41.
[9] 彭華華,尤炯鳴.艾灸關元和氣海穴用于骨科術后尿潴留療效觀察[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7,29(3):408-410.
[10]李禎祥,王志剛,殷志韜.小柴胡湯與足三里針刺聯合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療肛腸科術后尿潴留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6(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