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衛(wèi)
摘 要:小學數學是打基礎的階段,也是需要老師用有效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推開數學大門進行探索的重要階段。學好小學數學,可以做到在平時生活中的實際運用,也能幫助學生進入到初、高中后能更進一步。課堂是學習數學知識的主陣地,因此,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小學數學老師們需不斷探索的課題。立足于此,認真探討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以期為實際工作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策略
在小學的各門學科中,由于數學是今后參加中、高考的幾門主課之一,又有較強的實踐性,一直處于重要地位。由于小學數學的實用性較強,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各種相關的思維,因此,在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發(fā)展以及實際應用上都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到教學效果,所以,本文主要分析怎樣才能有效提高數學的課堂效率。
一、明確教學目標,提升學習興趣
教師首先需清楚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的方向性,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從應試轉變?yōu)樗刭|教育理念,并將打好基礎、掌握學習方法作為目標實施教學。并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多與之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所在,以引導、激發(fā)興趣為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尋找較為有趣的知識點,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以更適合學生的方式帶動課堂氣氛,讓學生愛上學數學。在教學中遇見問題時,教師也要耐心解答,盡可能用鼓勵的方式,以最大化保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二、豐富教學手段,調動學習情緒
教師在課堂中需摒棄以往過于單一的教學手段,避免一味由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而是需要加強和學生的互動。可以在講述完一個知識點后,用提問的方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并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同時也可以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理解程度。在提問時,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一步步帶領學生深入思考,也可與生活結合,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的運用能力。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近年來,教學也逐步和信息化接軌,出現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微課等方式。教師可以利用上述教學手段,納入圖片、視頻等教學元素,借助多媒體以更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對數學的理解,也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或者制作微課視頻當作教學輔助方法,加入答題游戲過關等較為有趣的元素,在短時間內強化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調動學習情緒,提高教學效率。
三、采用合作教學,鼓勵學生參與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特點,讓不同能力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或者僅僅根據鄰近座位劃分小組??梢栽诔浞值慕虒W講解后提出相關問題,讓小組進行討論,最后由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名代表作總結發(fā)言。這樣,一方面鼓勵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其思維能力,另一方面也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并能幫助內向害羞的學生逐步克服在人群面前發(fā)言的不適感。教師可以分階段對小組答題正確次數進行評比,并設置一定的獎勵,可為精神獎勵也可為物質獎勵,以提高每一名學生對自己所在小組的團體榮譽感,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勝心與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支持下,學生不僅在課堂上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在課下也會努力學習,并和小組內同學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四、合理布置作業(yè),促進消化吸收
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需擺脫以往“一刀切”方式讓所有學生都做一樣的作業(yè),而是根據班內學生的學習程度進行分層,按照不同層次設置不同難度的作業(yè),提高作業(yè)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而讓不一樣學習基礎及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通過課后作業(yè)獲得提高。并且,作業(yè)內容需對課堂教學內容相對應,或者是課堂教學內容一定程度上的延伸,以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消化吸收,以及進一步理解。老師也能適當加入實踐性的內容,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獲得正確答案,在獲得答案的過程中也進一步促進其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并建立對數學的自信。
總之,數學課堂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要場所,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數學教師們需認真分析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明確教學目標,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主要手段,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促進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共同提高,并通過合理的布置課后作業(yè),幫助學生在課堂教學后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進一步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梁朝慶.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A].2017年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成果集[C],2017:1.
[2]郭曉莉,徐敏.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問題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5):161,164.
[3]韓愛萍.增強數學興趣,構建高效課堂:例談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21):33.
[4]劉春清.淺析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12):32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