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樂奎
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在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新課改要求小學體育教學要嚴格執(zhí)行“健康第一”的原則,全面發(fā)展小學生個人素養(yǎng)。因此,探究了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創(chuàng)新性措施來適應新課改教學要求。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小學體育;創(chuàng)新性
隨著新課改的發(fā)展,傳統(tǒng)小學體育教學無法適應當今教學的發(fā)展,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何改進創(chuàng)新小學體育教學模式,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水平,成為當下小學體育教學要考慮的問題。
一、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落后,打擊學生學習主動性
教學方式落后、過于傳統(tǒng)是當今教學中存在的重要問題。許多教師受到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忽略學生自身發(fā)展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認為課堂的主體是教師而非學生,片面進行知識傳輸,導致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質量都十分低下。部分教師忽略了學生對于運動喜愛程度、接受程度都不同,將所有學生一概而論,這樣的教學方式遏制了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
2.任課教師缺乏職業(yè)素養(yǎng)與專業(yè)技能
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在新課改提出之前,對于體育教師的能力并沒有詳細要求,許多學校領導重視主科課程的地位而忽略小學體育的重要性,這就導致篩選體育教師的門檻比較低。因為缺乏專業(yè)性的體育教師,常會選擇其他科目的老師兼任,而這些科目的老師并不具備專業(yè)的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無法在體育教學中給予學生關鍵性的建議與指導,減少了學生在小學體育課中的樂趣,甚至一定程度還增加了鍛煉風險。
3.忽略體育器材的重要性,設施不夠全面
在新課標提出前,小學片面重視文化課設備以及大面積的創(chuàng)建理科實驗室,在經(jīng)費分配上并沒有進行合理劃分,這就造成了體育教學中所需的設備與器材長期無法更新,使得小學體育教學因為體育器材的匱乏而無法長遠發(fā)展。體育教學中所需教材與設備的匱乏使得小學體育教學沒有辦法正常開展,教師無法通過向學生展示器材而讓學生學習到相關體育知識,更沒有辦法利用教材進行體育練習。部分經(jīng)濟落后的地區(qū),學校更加缺少購置體育設備與器材的經(jīng)費,導致學校僅有的體育設備比較落后,在相應的體育場地沒有合適的體育教材,就無法滿足小學生日常體育需求,學生體育能力就逐漸落后。
二、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
小學體育教學需要對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進行改進,要讓小學體育教學更加適應學生需求。堅定地推進教學模式的改變是新課標的重要任務,這一改變也是提高學生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關鍵要素。
1.小學體育教學應該與健康教育相互融合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發(fā)展的基礎關鍵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的生理、心理素質都處于包容性強、開放程度高的狀態(tài)。體育教師應該向小學生傳達體育鍛煉、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號召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
2.創(chuàng)造新型體育教學模式
過去的體育教學方式大都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學,為了適應教學改革,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分層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式等教學方式。所謂分層教學方式,就是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的興趣與個人能力進行合理的劃分,及時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讓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生的體育需求與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創(chuàng)設情景式教學就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設立一些有趣的情景,讓學生通過做游戲等方式充分參與課堂,將體育教學與玩密切結合,充分利用游戲的趣味性增加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效率更高,學生適應性也更強,但是教師要掌握好玩與學之間的度。
3.重視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yǎng)
體育作為一門實踐性強的科目,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除去基本的理論知識,應該將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體育技能上,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后,能夠在體育活動中充分發(fā)揮應用理論知識。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地探究學科新知識,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創(chuàng)造。
4.完善體育設施,增強師資力量
小學體育教學建設建立在師資與基礎設施兩個方面。學校應該合理劃分資金,在安排主學科設施與體育設施之間取得平衡。部分學校應該加大在體育器材、設備等方面的投入,盡全力完善更新體育設備,創(chuàng)建全面的器材使用制度,讓小學生在進行小學體育學習的過程中有良好的物質基礎。除此之外,改善師資力量也是增強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必須措施。學校方面可以經(jīng)常性開展體育教師的專業(yè)培訓工作,定期對體育教師的能力進行抽查,讓教師在教學期間時刻保持教學知識的完善。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與器材設備的完善,雙管齊下,能夠最大限度避免體育活動中事故的發(fā)生,能夠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體驗體育學科的魅力。
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新課改要求,這就需要小學體育教師積極改進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觀念,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教師要明確認識到教學過程的主角是學生而非教師,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小學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的目標,達成新課改要求,從而推動我國小學體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杜德娟.試析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J].新課程(小學),2018(6):148.
[2]于冬.試析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J].中華少年,2018(13):242.
[3]張帆.試析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92-193.
[4]張紅偉.試析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J].納稅,2017(27):191.
[5]周志強.新課改背景下特殊學校小學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14):231-23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