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珍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門非常富于技巧而有難度的學科,也是教育工作者難以面對的老大難學科,它是整個語文教學的核心,集語文知識與思維邏輯的應用性綜合體。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提升學生駕馭語言的寫作能力。本文結(jié)合自身多年教學經(jīng)驗,探討如何有效指導并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以期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水平;提高策略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積累,語文教學內(nèi)容也相應的發(fā)生了變化,三年級的學生開始開設(shè)寫作課程。而寫作不同于以前的看圖寫話,它需要一定的條理性,要求寫作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需要積累豐富的素材,要求寫作文章內(nèi)容充實;需要一定的寫作技巧,要求寫作文章富有文采。對此,教師要變革以往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熱情,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
一、激發(fā)寫作興趣
要消除小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光靠大談作文的重要性是效果甚微的,講大道理只會增添他們的煩躁情緒和自卑感。教師一味地在后面“趕鴨子上架”是起不了多大、多長久作用的,最好的辦法是讓小學生自己走進作文大門,并興致勃勃地走下去。教師可以想方設(shè)法讓小學生自己體味作文成功的喜悅,激勵他們在自己原有的基礎(chǔ)上一次比一次好。采用多樣化的練筆方式、開辟多渠道的習作途徑,選擇多類型的寫作形式,提高寫作興趣,發(fā)揮想象力,促使他們寫作個性化的逐步形成。如上作文課前,讓小學生每人提前準備一個故事,當上課時開個“小小故事會”,在他們津津樂道之后,讓他們寫下來,加個封面,寫上自己的名字。教師稱贊他們棒極了,小小年紀就可以自己寫“書"了,期待家長們看到之后的反映。這樣在他們剛剛起步,連作文是什么都沒弄清,就會對它產(chǎn)生難以抵抗的興趣了。如展開想象寫話,根據(jù)原文續(xù)寫,即讓學生依據(jù)一個前提條件或情節(jié),順著這一思路進行想象練習,以朝鮮人民的身份改寫《再見了,親人》。如畫圖寫作文,先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表象,然后用筆畫出來,最后根據(jù)自己的圖畫,寫成一篇文章,畫畫10年后的自己,家庭,給學校規(guī)劃理想的設(shè)計藍圖。學生可以自由地想,自由地畫,自由地寫,感受寫作的自由與有趣。以此培養(yǎng)學生敢想、敢探索、敢寫的品質(zhì)。
二、在生活中積累素材
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自然也是難寫沒有素材的文章。盡管學生生活在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中,每時每刻身邊都發(fā)生著新鮮的事,接觸到更多的人,但是學生并不能將這些豐富的生活素材融入到寫作之中。為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與思考,能夠?qū)l(fā)生在身邊的人與事融入到寫作之中,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沒有內(nèi)容可寫的一大問題,在豐富的生活中來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文章所描寫的人物更加真實,情感更加真摯。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的眼睛。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觀察,用心來觀察身邊的人與事,讓學生學會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等觀察方法。這樣,學生所見所聞才能存儲于頭腦之中,充實到寫作中來。如在學生參加班級活動時,我們要告訴學生不能只是看熱鬧,而是讓學生從多個方面來展開觀察,讓學生能夠透過表象真切地感受到學生在參加活動中的奮力拼搏、團結(jié)一致。為此,我們要帶領(lǐng)學生多參加家庭活動、學校組織的各類文體活動,以豐富學生的生活,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產(chǎn)生更多的體會與感受。
三、教授寫作技巧
只教會小學生學會觀察,并不代表他們能夠?qū)懗鲆黄玫淖魑?。要想寫好一篇作文,除了要積累豐富、充足的寫作素材以外,還需要小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使其合理整合這些素材,將其有機嵌入到他們的作文中。寫作技巧會加快小學生摸索與掌握寫作規(guī)律的速度,是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一種捷徑。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習作三》中,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但是,大多數(shù)的小學生并不會寫說明文,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說明一個事物或現(xiàn)象,更何況是全面介紹。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我聯(lián)系本單元的《鯨》《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沒有灰塵》這幾篇課文,在作文課上將這些課文的共同點進行介紹,尤其是講解這些說明文所使用的列數(shù)字、打比方、舉例子等多種說明手法及其應用,還為學生介紹了說明文的寫作順序,然后讓學生參照說明文的模板進行仿寫練習。在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具備仿寫能力以后,我再讓學生展開全新的說明文創(chuàng)作,這保證了學生所寫的說明文是符合說明文特點的。
四、強化閱讀
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中增加個性化的語言材料。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對于兒童來說,在大量識字后,應廣泛閱讀適合于兒童接受的文學性強的課文,接觸多種語言風格的文章,了解個性化的語言,這對于作文有重要意義。它可以讓學生懂得教科書不是高不可及的,它來源于生活,是人寫出來的。學習教科書是為了打基礎(chǔ),而創(chuàng)造性地掌握語言工具,還得靠自己的悟性。
總之,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新課改下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這是一個復雜而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要從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積累語言素材、豐富的寫作訓練這幾個方面入手,這樣才能徹底改變以往學生不愛寫作、不會寫作的低效教學,讓學生愛上寫作,學會寫作,樂于寫作。
參考文獻:
[1]李婷.探討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J].情感讀本,2017(20).
[2]周玉虹.探討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作文水平[J].南北橋,2017(12):22-22.
[3]文慧.探討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J].魅力中國,2017(25).endprint